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

时间:2022-10-16 08:13:17

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

[摘要]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经济学5个不同学科的视野探讨图书馆全民服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阐述并总结知识自由获取、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普遍均等服务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相互关系,提出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的政府责任强化、普遍均等的基本图书馆服务发展阶段划分、不同图书馆在全民共享服务中的分化定位等系列观点,描述新时期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思路与和谐愿景。

[关键词]公平 效率 图书馆服务 全民共享

[分类号]G250

1 哲学视域:从本体论意义上把握知识的自由获取

从哲学终极关怀的角度来理解,公平表达了人类追求自由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它是人和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和谐状态,是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标服务的;效率则是主体人在改造客体(自然、人和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水平,是主体把自身的力量和愿望作用于客体中,使客体按照主体的需要而不断提高、不断主体化。这种观点从宏观视角来探讨公平与效率及其相互关系,把公平作为人类长期的价值理想和奋斗目标,认为人们在追求自由和公平理念的过程中把握效率,效率的不断提高是为公平服务的,公平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结合图书馆服务,人们追求知识的自由获取,这才是终极的图书馆公平。知识的自由获取是一种理想和愿望,绝对的自由获取并不存在。正如笔者在200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发言时提到,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社会化终端集聚体,不可能集聚所有的人类知识;读者分享知识总受到图书馆能力和方法的影响,读者到图书馆总有制约。因此图书馆公平服务的现实目标只能是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的自由获取。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效率问题:图书馆的知识获取自由度有多大?超越现有自由度的办法有多少?超越现有自由度的速度有多快?

如果从商代殷墟甲骨藏室算起,中国人用了3 000多年的时间,才从封闭藏书楼逐步走向开放的现代图书馆。而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来,图书馆蓬勃发展,图书馆服务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空间、从粗放到集约、从环境到人权等各方面都迅速解放了知识获取的众多限制,变化可谓深刻。但图书馆人还是没有放松脚步,继续追求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获得和利用知识与信息的权利保障,追求消灭知识差距,缩小数字鸿沟,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任何图书馆的任何知识资源。正是这种执著和强烈的追求,继续引导图书馆事业高效发展、迅速超越。为此,图书馆要时刻关注知识获取的自由度,不仅经常计算读者到馆人次、图书流通率,将来可能还要计算文献平均流动范围、通借通还流动率、平均办理借书时间、阅读环境舒适“星级”,甚至允许漂流图书比例等众多反映文献获取自由度的衡量指标。因为哲学视域的这个公平与效率最终统一在图书馆服务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大自由度的知识获取上。

2 政府视野: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中的图书馆公平与效率

从政治学角度看,效率是多元化的概念,不仅仅指经济效率,还包括制度效率、行政效率等。公平也是多角度的,应是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程序公平)、结果公平(分配公平)在内的规则统一体。这一规则的统一体既表现在规则本身是否公正,也体现在公正的规则在政治实践上能否公正实现。以上两者的推动器是政府,政府的有效干预和协调运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公平和效率动态平衡的内在机制的形成。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对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定位,已经把市场提供效率、政府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我国市场深化和政府转型的基本价值取向;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图书馆得到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公益性得到进一步突出,公民将得到更多的图书馆服务的政策保障。

然而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藏书目前只有5亿册,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员,尤其是作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的一员,当前,图书馆能从国家的再分配中得到多少、政府对图书馆的文化责任实际有多大、对图书馆事业的服务能力有多强、对图书馆政策制定有多么民主,这是当前维护图书馆公平、保障公民基本的知识获取权益的一个关键。

《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指出,到2010年城市中每10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达1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达98%以上,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达0.6册。从起点公平上看,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公益性质,有覆盖面和人均指标,初步确定了基本目标。但是政府的责任是不是就很明确了呢?人均0.6册是不是太低了?而从过程公平上看,这人均0.6册是如何开展服务的呢?公民能有什么样的服务保障呢?我们并不明确。再从结果公平上看,基本的图书馆服务要达到什么样的服务效果呢?也不明确。有些地方主观地为农村书屋配图书,结果这些图书被当地的居民作为废品卖掉了,农村的一些文化站、文化室变成了麻将屋。这深刻地提醒我们:基本的图书馆服务怎样才能贴近现实需求?目标确实有待细化,标准规范还需加强,也更需要图书馆界进行有效的推动,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让基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经费有保障、拿得足、拿得快、用得到、用在刀刃上、目标明确、公平公正、成效显著。

3 社会学立足点: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

社会公平是社会学探讨的核心问题。从社会学看来,公平不仅是政府的职责,而且是社会每个成员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维护。在社会学意义上,“公平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比较接近而不过分悬殊”(庞元正,2006年)。社会学也并不足完全忽视效率,但强调的是社会效益,即分配模式是否公平的问题。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深层理念不是别的,就是调节各社会成员问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

因为对社会学公平的研究,人们对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均衡性和便利性做了深入的探讨,实践并概括总结出一系列普遍服务、均等服务的社会公平方法和理念。结合图书馆服务,周明华等认为图书馆界要积极引入普遍服务的观念。公民有权通过方便途径获得非歧视性的图书馆方面的普遍服务,而且是普遍均等的图书馆公共服务。对图书馆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图书馆服务和许多公共服务一样面临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等不协调现象,一样面临社会弱势群体、没有话语权或话语权很少的群体问题。如何利用利益均衡机制,改进公民的图书馆服务福利水平,摆在了我们这一代图书馆人面前。

实现图书馆的普遍均等服务,一般要分几个阶段进行:①初级阶段目标可能要更侧重于区域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主要表现为区域内、区域间的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比如,积极缩小东西部地区、每个省的不同地市之间图书馆服务的差距),同时图书馆基

层业务辅导站、图书流动站得到强化,图书馆服务对社区、农村的流动服务得到大大增强,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服务频率明显提高;②中级阶段的目标可能要更多地侧重于城乡图书馆公共服务均等化;③高级阶段的目标则为实现全民图书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表现为基本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不分区域、城乡、身份、语种而实现全社会统筹,真正实现全民共享。

实现图书馆的普遍均等服务,除了政府和社会保障外,图书馆界是否迅速有效地改善图书馆服务也非常重要。当前取消对读者年龄的限制、取消职务和职称的限制、放开借书证的办理、取消公共图书馆的准入限制、调整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时间等许多从实际中总结的服务办法,都是非常有效的,社会效益是明显的。

4 伦理学思想:道德规范下迅速发展进步的专业化知识信息服务

当代伦理学认为公平不仅包括人与自然层面上的人类行为与环境相协调的传统公平,而且包括人与人层面上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人是最高的目的,每个人都要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效率是为公平服务的,是体现人的尊严和实现人的价值的前提条件。效率十分重要,伦理学要促进社会寻求建立新的道德规范,促进国内外政治经济秩序的合理调整,建立社会共同或普遍承认的有关公正和平等的价值观,从而达到人类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从传统的伦理学上看图书馆公平,图书馆服务首先要重视道德情操建设,找到适应当前社会转型发展的道德规范。其次图书馆服务要给予公民公平获取知识信息的机会。但是,在当前特别关注人的发展权的伦理面前,除了信息获取机会的公平,即无论谁都可以获取信息外,周明华等直接提出还有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公平、信息本身应用机会的公平。

图书馆要真正体现人的尊严和实现人的价值,光有公平、光有普遍均等服务是不够的。图书馆只有不断提高专业化知识信息服务的能力,才能客观上保证人的真正发展。由此可见,图书馆公平不是一般的均等,只有在道德规范下迅速发展图书馆的专业化的知识信息服务强势,并且不断推动高水平的知识信息服务的公众化,才是更有意义的公平。值得警醒的是,我国政府当前正在迅速发展社区图书馆、农村书屋等,如果这些建设没有一个具体考查用户对象、制定不同的图书馆服务策略、提供系统的图书馆服务,如果图书馆服务不能真正的吸引人、切实地促进人的发展,或者还只是一个“孤岛”性质的资料室服务,这样的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是非常浪费和危险的。

5 经济学视角:图书馆服务有层次有重点

经济学家们对于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的立足点是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最有效配置的状态。公平则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来理解的,在初次分配的过程中公平的含义是指根据要素(物质、资本、能力和技术)的投入量的多少合理分配产品,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调节,坚持以效率为主的分配原则;再次分配过程是指财政转移支付的社会产品的再分配,再分配中侧重公平,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平均和均等,是指通过社会再分配使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都有保障,尤其是弱势群体。如果太不公平,就会影响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观念与和谐…。

结合图书馆服务,从经济效率上看,我们要把最有效的知识信息资源和知识信息服务配置给政府部门、企业、教学科研单位等最容易提高经济效率、扩大经济利益和相对产生较大社会效益的地方,我们的资源建设与服务也要最贴合读者人群的知识信息需求。图书馆服务一定有经济效率问题。在许多图书馆领域,读者平等,但图书馆服务一定有重点。

从经济公平上看,我们要分化对待图书馆服务。一是要分化公共(公益)图书馆服务和非公共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侧重直接提供全民基本的普遍均等服务。二是要继续分化非公共图书馆服务,主要分两类:财政转移支付的非公共图书馆与非财政转移支付的图书馆。财政转移支付的非公共图书馆比如许多科研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根据“再分配中侧重公平”的原则,这类图书馆要进一步强化社会公平责任,不断扩大开放面,并密切与公共图书馆合作,推动区域和系统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的发展,特别是要积极参与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提供较高水平的知识信息服务。这类图书馆既为单位优化配置资源,又以相对优化配置的资源承担部分社会开放责任。三是进一步分化非财政转移支付的图书馆,主要分三类: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图书馆、私营企业图书馆、经营性图书情报机构。这些图书馆服务坚持以效率为主的分配原则,侧重为一定目标优化配置资源,并由市场调节,不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重在维护市场公平。特别是对经营性图书情报机构,政府要积极培育信息市场,做好产业化服务,让信息机构在公平竞争基础上做强做大,确实能为国内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市场服务,并有国际竞争力,参与国际信息市场竞争。

6 结论

6.1 知识信息服务是根本

根据哲学和伦理学的公平与效率原理,全社会都有自由获取知识的美好愿望,推动高水平的知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至高责任。

6.2 改变基本图书馆服务薄弱的现状

根据社会学和政治学的公平与效率原理,均衡不同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公民有权通过方便途径获得非歧视性的图书馆方面的普遍服务,而且是普遍均等的基本图书馆服务。虽然普遍均等的基本图书馆服务不足一步到位,而是按照阵地服务、流动服务、网络服务等多种形式,按照一般借阅、专题供给、讲座培训、参考咨询等多种方法,划分初、中、高多个发展阶段普遍开展,但政府一定要维护公平正义,迅速完善图书馆的公共服务体系,改变当前基本图书馆服务薄弱的现状。

6.3 切实关心人的平等与发展

根据伦理学的公平与效率,以人为本,消除贫富、城乡、国内外差距,关心人的平等与发展,尊重人,图书馆要找到适应当前社会转型发展的道德规范和找到适应当前社会前进的更普遍、更高水平的图书馆发展策略和方法,而不是低水平的普遍服务和全民共享。以现有的图书馆服务水平,我们决不能让社区图书馆、农村图书室等建设成“信息孤岛”,或者是无人问津的“农村书屋”。

6.4 公平并非绝对的平均和均等

根据“再分配中侧重公平”的经济原则,所有财政转移支付的图书馆,理论上都有向全体公民提供普遍均等图书馆服务的义务。然而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平均和均等,根据“基本公平原则”和当前的图书馆服务格局并未明显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现实情况,财政转移支付的图书馆可以适当考虑经济效率,普遍均等的基本图书馆服务可以先由公共图书馆主导,特别是由基层公共图书馆直接提供,并由财政转移支付的非公共图书馆和社会捐赠的公益图书馆配合。

6.5 及时调节社会办馆需求

政府在完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及时调节新时期办馆要求的同时,鼓励并帮助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建立图书馆,完善图书馆服务,与公共服务体系相辅相成,进一步调节社会的图书馆需求。

6.6 刺激知识信息资源和知识信息服务的有效配置

图书馆服务一定有经济效率问题。一方面,任何图书馆服务体系必须有效配置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允许并鼓励经营性、半经营性图书馆和其他经营性图书情报机构的存在与发展,与普遍均等的基本图书馆服务形成鲜明对比,形成多层次图书馆服务并存、合理竞争格局,刺激图书馆更有效配置知识信息资源和推动知识信息服务。这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建议学术界研究经营性图书馆问题,让政府放开经营性图书馆的审批与设立。

总之,考虑公平与效率,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不能也不可能是完全均等公益的,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存在,丰富了人们对知识信息的获取。但是基本的知识信息服务一定是普遍均等的,我们一定要保障公民的这一基本权利,并且不断推动更多普遍均等的知识信息服务。倡议在我国建立公民的“基本知识信息权利与服务”保障制度。

基本的图书馆服务为全民普遍均等无偿提供;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图书馆向社会公益开放、流动服务;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建立图书馆,调节了一定的团体需求;经营性图书情报机构为公民配置了最有效的知识资源和服务。图书馆和谐发展的明天已隐约可见。

上一篇:国内科学数据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下一篇: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