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化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16 07:24:38

电教化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迅速的发展,电教媒体因其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幼儿园各科的教育教学领域,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利用合理的电化教学手段来促进日常实际各科教学活动、方便师幼教学资源的收集、促进教师、幼儿、家长三方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从而使幼儿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均能获得均衡性的提高。

关键词:电化教育;幼儿;教学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电教化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电教化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与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它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学改革新途径。下面我结合自己从事的电教化教学实践,谈谈电教化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电教化手段,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高

运用电教化教学手段,不仅是为了给幼儿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幼儿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我在开展《娃娃看天下》主题活动子主题《长城长》这一活动时,就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边播放录像,边放录音,让孩子们思考“长城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这样,孩子们看到长城雄伟壮观的画面,听到豪迈赞叹的声音,就会情绪高涨,踊跃发言。长城的特点“长而壮观,高大坚固”就会脱口而出。而且,“长城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能促使孩子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配以电教化手段,能使孩子们很快获得“最佳”的答案。同时,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起来。

二、运用电教化手段,促进幼儿理解能力的提高

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幼儿理解知识,使幼儿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幼儿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我在执教音乐活动《柳树姑娘》时,选择了情境式导入法,电视画面上呈现的是一派美好的景象:大地一片碧绿,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蝴蝶在花儿上起舞,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采蜜,并时而发出嗡嗡的声音,柳树姑娘在微风的轻拂下,摆动着碧绿的“长辫子”,小兔子在草地上快活地蹦来蹦去。这种生动、欢快的场景迅速感染了幼儿,他们一会儿学蝴蝶翩翩起舞,一会儿学蜜蜂嗡嗡叫,一会儿学小兔子蹦蹦跳。不知不觉中,活动的导入部分已经让幼儿掌握了本次活动中歌曲的内容,并获得了春天美、自然美的情感体验。

三、运用电教化手段,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均衡提高

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均衡提高是幼儿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学龄前幼儿年龄小,对平时常见的事物、现象不留意观察,因此认识也很笼统、模糊。电教化教学则能把生活中常见的或不易观察到的事物现象呈现在幼儿面前,指导幼儿细致地观察,使其从中发现问题,揭示现象或规律。

例如,我在开展数学《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活动中,采用多媒体放映出正方体、长方体的图像,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就能较深刻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我较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观察范围,帮助幼儿从具体现象中抽出事物的本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运用电教化手段,方便师幼教学资源的收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每节美术活动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在备课阶段,我利用光盘和网络查找了大量教辅的资料,还用计算机将课内让学生欣赏的图片复制下来,在实地考察时用照相机、摄像机进行资料收集,经扫描进入电脑存放,并配上音乐、解说词和画面文字提示,同时把做成的课件可长期存放在电脑内,随用随取,既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例如,在开展《娃娃看天下》子主题《京剧脸谱》这一活动时,我自制了课件。首先,我安排了京剧最具代表的人物关羽的脸谱作为课件的序曲,课题的书写也由计算机处理,这样既表达了本课的主题,又使人感到亲切。接着,我选择了京剧中具有代表性的窦尔敦和曹操、包公、穆桂英、佘太君、孙悟空等脸谱让孩子们一一进行浏览,伴随着古琴曲的背景音乐和我配上的解说词,孩子们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我就京剧的起源、京剧的特色及人物事件组织讨论。在设计课件时,我将孩子们讨论中可能提到的人物或事件场景缩小后放在屏幕一角,在讨论中孩子们提到时,我就用放大程序及时将它们进行全屏显示,形象清晰,人机配合,协调自然。本节课,由于课前教学资料准备得充分,操作简便,画面、文字、音乐、话外音等配合得浑然一体。教师在开展集体活动时情绪好,师生互相呼应,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对这一新的活动形式反响强烈,很多幼儿表示:“用计算机上课让我们的活动变得更好玩啦。”

五、运用电教化手段,促进了教师、幼儿、家长三方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现代社会倡导生态式教育:教与被教的关系被看成配合式对话式的关系,既在教学中吸取生态学的原理,顺其自然,尊重自然,人工控制,又促进师生互动,顺应学生的发展,有序地开发人的潜能。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心理、生理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本身也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倡导多元文化,因为只有不同的思想碰撞才会产生新的东西,才会有创造、有发展。幼儿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质量。这种师生互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所积极倡导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我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也让我在开展幼儿教育的途径中又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的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电教化教育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使孩子们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受到了美的熏陶,更好地掌握了知识。但也要引起警觉,电教化容易使人沉醉于色彩斑斓的画面和赏心悦目的乐海中,课堂绝不能以娱乐而告终。同时,也有可能使孩子们减少对抽象符号的兴趣,缺乏独立思考精神,从而产生“电教化手段依赖症”。利用电教化手段,旨在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幼儿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这样一来,才能使电教化教育发挥最佳功能。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教育局丁字桥幼儿园)

上一篇:激活有效语篇教学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下一篇:创设情境,追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