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间:2022-10-06 07:22:10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使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课堂效率才能提高,学生才能有所收获,素质教育的任务才能真正完成,新课程的理念才能切实贯彻到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以情待人,激发兴趣

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先降低要求,再逐步提高,并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每到课余时间,我便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摸索他们的心里,掌握他们在数学上还存在哪些数学问题,我便及时地加以解决,使他们在心灵中感到轻松、愉快,减少心理压力。与此同时,我又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在学习上更要关心、鼓励他们;在同学中我又建立了一帮一活动,助温暖了使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勇气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二、开展愉快教学,激发兴趣

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就要通过一些恰当的数学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秒的认识”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跳绳和击掌活动,再估算用了多少时间,第一次不够准确,而第二次就比较准确了,这就充分说明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对“秒”的认识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数学新课标所要发展和提高的。接着我又通过跳绳、写字、画画、做口算题等活动,让学生在简单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一分种能成功地做完一些事情,在实践中体验了数学知识就在生活、学习中,把一分钟变成了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既符合低年级的心理,又把课上活了,上实了,使学生在愉悦中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三、恰当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提出有吸引力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要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去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种好奇心又会转化为求知欲,进而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去。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会形成。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同发明德小学)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实现自主和高效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