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空间形态学研究

时间:2022-10-16 07:07:52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空间形态学研究

【内容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博物馆展陈设计学科的新认定,提出博物馆是空间形态语言设计的观点,指出其是区别于建筑室内设计而存在的专业学科,并用大量的视觉实验与展陈设计案例予以阐述。

【关键词】博物馆展陈设计 空间形态 空间氛围

在我国艺术设计领域中,博物馆展陈创意设计起步较晚,甚至可以说是设计行业中最后登场的专业。随着我国博物馆发展机遇的快速到来,一个以研究博物馆展陈学科的必要性的课题已愈显突出。

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方法和工程的实施技术主要沿用建筑室内设计的学科方式,这一点与国际上创意创新的展陈设计水平仍有差距。目前展陈设计相关知识匮乏的局面成了困扰我国博物馆文化质量的设计瓶颈。

何谓博物馆展陈设计?是指室内设计、展板、展柜、展项的结合吗?回答是否定的。博物馆展陈设计就是空间的艺术设计。

一、博物馆语言就是空间语言

在解释博物馆展陈设计之前,我们先看看图1。可以看到,原本的建筑是没有表情的空间。当形态与空间结合之后就产生了空间的流动,于是不同于原有空间的新的空间阻隔和空间格局就会产生,我们习惯上称其为空间感。空间感是人们对于空间的流动想象力。它的存在让我们可以畅游其间,感受到空间带来的时间性,感受来自建筑对情绪的鼓动产生的影响。所谓空间感的物质存在,是指当形态与建筑空间的组合之后所产生的视觉作用原理。这个原理让我们认识了形体与空间结合就会产生视觉的空间语言和语言的表达方式。

当我们利用这个原理进行对空间表达时,就产生了空间叙事的主题性,各式各样的空间情绪被表现出来,空间想象被呈现出来(图2、图3)。

我们发现,其实决定空间感的要素只有一个,即形态。形态是关键,其如同可变的音乐一样,蕴藏着无限创造力。博物馆展陈设计正是利用这一视觉规律来进行创造的设计学科,而这个学科的基础就是空间形态学。

二、空间形态学是博物馆展陈专业的专业基础

空间形态学是让人们认识抽象美学的知识范畴。通过它可以让人们学习如何驾驭空间,知道空间是怎样被发现的,进而知道如何操纵空间的氛围语言。

形态学是博物馆展陈专业的专业基础,是当前国际博物馆展陈业界主流的设计趋势,即所谓“空间、主题”的创意性表达。博物馆展陈设计和电影一样,着重解决空间的主题叙事性在时间概念中的呈现,即所谓时间、空间的艺术。今天的博物馆展陈设计成为了具有完整表现力和时代文化精神的独立文化产品。

在形态的作用之下,空间产生了各种产生主题寓意性的表达,这种空间聚合的感染效果通常是通过+色彩+材质+灯光而实现的,即空间氛围语言。

空间氛围语言是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反复发现、创意并最终实现的设计成果。其是设计师的表达天地,也是设计师对表达内容的理解与升华。

三、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属性――创意空间设计的主题性表达

主题性与题材内容一直以来困扰着我们,我们弄不清主题与需求内容之间的区分。其实它们是两回事。对设计师来讲,题材与内容是设计需求,是客观的。而主题(形式感)是我们针对需求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主观的,是指我们对于题材与内容的理解基础上的表达。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任务就是在于此。形式感借于文学上的称谓为主题性,在视觉上称为形式感,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称谓而已。通过形态学的学习可以看到:不同的形态在作用于空间之后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空间氛围和情绪变化,主宰着空间的语言和情绪的形态就是形式感。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主题性(形式感)就是设计创意方向、立意、讲故事,博物馆展陈――讲故事――操纵空间使其变成叙事的空间艺术(图5)。

四、“发现”是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创作方法

不同的题材内容会产生不同的主题创意(形式感)。为此,面对不同题材内容的博物馆,我们不可能找到一种标准的设计模式以便面对众多的博物馆题材。为此,博物馆展陈设计更加凸现设计创意的特性。其要求从零出发去发现。在我们实际设计的作品当中,笔者把思维重点放在可以显现出来的空间上,而不应去依赖想象创造空间。面对将要设计的实际空间,读懂并分析它,从根本上探索它的可能性,下面用具体案例加以分析。

(一)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主题创意是“神秘”与“幽远”。设计着力打造迷雾一样的神秘,以及人与神共存的遥远古商代金沙人的生活方式。设计在建筑的空间中努力寻找形式感所需要营造的空间氛围语言,并使这种博物馆语言完整地实现。金沙遗址博物馆是笔者重要的作品之一,与传统的博物馆设计相比更富有现代感与感染力(图6)。

(二)北京天文馆

在有些建筑中,人们可以大量使用原来建筑的元素来加以延续,甚至与其共鸣共享,使整个建筑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体现形态学形体“相同”组合规律来加以表达,北京天文馆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图7)。

形态学的理论认为,形式感是最为重要的艺术语言,也是创作的出发点,是最具有创意成分的部分。

北京天文馆太阳厅(图8)是一个不到300平方米的小展厅,是个圆形的空间。设计的创意是实现一个飘浮在宇宙中的“太阳学家实验室”。广阔无垠的空间是设计主题的形式感。在这个空间里,设计反复发现空间的可能性,利用3DMAX设计平台终于发现使用球面和双曲面的形态组合可以创造一个无上无下、无左无右的宇宙空间感,形成一个曲面组合的交响空间。在此项目的设计中,正是运用了形态学有关空间感的塑造方式才创造出了一个浩瀚无垠的展示空间,这个空间在色彩和光影的相衬中更显得深邃和神秘。

(三)中国工业博物馆

中国工业博物馆有时可以因势利导地把主体导向转移到与现有空间相对立的方式上来,借以表达这种“相异”的语言流落;有时可以创造一个完全超脱的空间去显示独立空间的唯一性。以新与旧形态“对话”的方式对厂房空间进行重新组合,让厂房空间的属性改变成博物馆(图9)。

设计没有改变原有工厂的形态机理。设计创意是在老厂房的基础上建博物馆。首先改变的是一个原有铸造厂建筑的属性,将其厂房属性变为博物馆属性。这是一个如何保护性发掘和保护性开发利用工业文化遗存观念的课题。在设计创意中,我们将代表着现代的工业材料和工业形态的装置植入厂房建筑,与原有建筑结合,形成强烈的时间对比。以此寓意着博物馆特有的时间距离。这种对比形成一种形态的视觉对话以及视觉交流与融合。于是我们改变了原有工厂的建筑质感和形态空间。这种改变重新界定工厂车间的属性为博物馆。于是其空间、流向、交通以及所有的故事形成了博物馆的语言。

(四)乌兰察布博物馆(图10)

“来到草原,从高处会看到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这是笔者多次驱车草原站在越野车顶上环视草原时发现的。从那时起,笔者就坚定了设计中不能回避如此强烈的美感,且把对草原的感受锁在室内博物馆的决心。乌兰察布博物馆在表现角度上不能与其他博物馆如出一辙,其几乎所有的意义和价值都在于异域风情的特质上。如果不能表现其特有的魅力,即便是再有价值的文物展示都将是误导和错判。因为一个独特文化的表达是博物馆存在的最大理由。作为一个文化载体而存在的博物馆展陈设计,从根本来说就是要寻找准确艺术语言以及表达视角。这是博物馆展陈设计存在的价值。其和电影作品一样,要去寻找讲故事的方法和角度,用空间和时间的视觉语言把故事完美地叙述出来。

一个景观一样的博物馆展陈作品完成了,大量的风景信息交织了一个特有的空间氛围,它的成功实现,把一个有限的室内空间解放出来,通透的空间借景与视觉融映,使观众真正体验到走进乌兰察布的感怀,大量大地的描写创意,极大地创造了空间表达的可能性。从远古的地里地貌到考古发现的遗址,从风景连绵的变换到草原特写动漫的创意,一个个动人的风景画面拼贴出丰满的、近万年演绎沧桑的乌兰察布的瑰丽画卷。在这样的主题空间中,文物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与呈现。文物与环境融合一体,形成了时而跌宕起伏、时而娓娓道来的故事线,在曼妙的氛围烘托下呈现了一部美轮美奂的视觉交响。

五、设计是创造、是原创,是从无到有的生命

“发现”是创造力产生的灵感闸口,获得“发现”的要点在于抛开所有先入为主的意识干扰。我们所有的智慧、学识、专业经验、艺术修养、审美品位都应处在无所为之的“归零”状态。当“发现”来临之际,以上事物都会涌现出来并形成“情感冲动”。这种“情感冲动”则带领我们以第三者的审视立场、审视角度、审视状态完成“发现”的过程,这是获得所谓创作灵感的过程。灵感是发现与心灵碰撞的产物。

在当代的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形态学以科学性的角度揭示了形态设计中产生艺术审美效应基本原理。其理论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光芒。在体味与揣摩形态学基本理论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形态学是以十分科学的方法解释着一个未知和神秘的形态世界,然而在我们无数的体味与混沌的实验中,才真正体会走进这神秘世界的蒙醒与觉悟。在众多的设计实践与作品分析中,形态学以十分本质的逻辑形式解释着如此宽泛的设计领域中的艺术设计现象。

【注:本文为北京市教委项目: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博物馆设计与文化资源开发(市级)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PXM2014_014204_07_000050】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博物馆展陈设计与空间实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上一篇:浅析广胜寺内的莲花符号 下一篇: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大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