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对水资源供应的未来策略

时间:2022-10-16 06:37:30

浅谈应对水资源供应的未来策略

摘要:文章从水环境的现状出发,结合水资源的有效储量与未来前景,论证了水资源的认识革命,进一步探讨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针策略,为今后发展经济开拓了思路。

关键词:水;水污染;水环境容量;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水利

在自然界里,没有一种物体不含水。尤其生物体的构成,一半以上是水,蔬菜、水果里大约90%是水,鱼的身体里80%也是水,某些水藻含水90%以上。一个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占其体重的61.8%,而且每昼夜仍需2500ml水来补充消耗,维持生命活力。几十亿年前,生命首先诞生在水中。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基础资源,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是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 目前水环境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也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占有水量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约2220m3,居世界第121位。首都北京人均水量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7,世界城市罕见,天津人均水量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15,山东人均水量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6。人类对水环境的破坏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社会生产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由于工农业生产和农药使用即水资源的消耗损耗水;二、畜牧养殖业上每开采利用1方水、即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前者具有消耗性,后者具有污染性(扩散性)。

1.1水污染。

地下水的8%需经专门处理才能用于工业、12%不能饮用但可用于工农业、17%需处理后才能饮用、直接可以利用的只有63%,全世界有18亿人饮用过受到污染的水,每年有30%的人因此患病。全世界70%的人口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每年有450万人因此患得癌症而死亡,有1500万5岁以下的儿童因水污染患病而死亡,平均每天有2.5万人因水污染而得病死亡。

1.2水资源短缺。

目前,中国农村有7000万人、6000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中国669座城市,缺水城市550多个,严重缺水城市300余个,特别严重缺水城市136个,46座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下陷和裂缝、30多个城市出现比较严重的地面沉降、下陷和裂缝,沉降超过2米的有4个,中国有湿地6594 万hm2,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建国以来累计丧失海滨湿地219万 hm2,占海滨湿地的50%,江河断流、湖泊萎缩现象进一步加剧,水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总之,水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水源涵养能力退化,水生态环境已十分恶劣,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不抓紧进行根本性保护和治理,必将危及人类自身。

二、城市发展对水环境的破坏

2.1交通路网对水环境的破坏。

过多的修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路网,以及城镇化比例的提高、城区地面硬化等,使得地下水补给地表面积大大减少,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同时又破坏了水流的自然形态,人为约束水流走向,破坏水环境的自然平衡。

2.2城市发展扩大对养殖业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直观指标,就是“”的不断增长,成为保持东方生活方式的国家中肉食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猪肉消费占据世界第一。养殖业的泛滥,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2.3开发区热。90年代的“开发区”热、前几年的“工业园区”热、现在的“全民招商”热以及旅游美化环境等形象工程,造就了过多的“半拉子工程”,或开而不发、或园而无工、或招而不商,或无的放矢,浪费了大量的水土资源。

2.4房地产开发热中过分追求生活质量、造成铺张浪费。中国1999年楼房空置率为16.31%、2000年为21.5%、2001年为27.1%、而且还需要进行装修,中国有大中型装修建材企业8000多家,但年产量过5000t的不足10%,大多规模小、投资有限、分散、产品质量差,这就是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2.5过分追求城镇化率,造成资源的综合消耗和环境污染。过分追求城市化率与中国国情不符;城市化率的提高,还增加了疾病的传播机率,形成和扩大了城市热岛,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危机,产生了“信息终端综合症”和“办公室综合症”等现代文明病。

三、 水资源有效的储量与未来前景

3.1有效储量。

从现有资料看: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膨胀、消费标准的提高和膨胀,水资源会日趋于减少。在2030―2040年间、中国人口达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500―1600方,按世界水资源利用率40%计算、届时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约600方,成为少于人均1000方的严重水荒国,农业用水将年缺400亿方、城市工业与生活用水缺200亿方、共计600亿t。

3.2未来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灌溉面积的扩大和保证农产品丰收的需求,需要越来越多的水资源。一方面,共同扩大了水资源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同时也扩大了水污染的范围和程度,进而既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储存量、又减小了水环境容量,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程度。

四、 水革命

由于水的有限性,所以水资源是有限资源,随着社会经济财富的发展和积累,必然消耗水的有限储量,继续发展必将破坏水的供求平衡,因此必须限制地球上的人类数量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以求水的供求平衡。

因此对水认识的重新定位就是:水就是生命,它是一切生命的基本权利,任何人不得过多的占有和消耗。尽可能减少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既破坏了当地的水平衡,又剥夺和削弱了调出地的生命的基本权利,还纵容了调入地的水浪费,同时增加了两地的水污染比例。

五、 来战略对策

为了彻底解决缺水现象和根本改变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现状,全世界各国人民必须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一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1综合对策。

5.1.1发展社会化养老体系,彻底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彻底改变重男轻女、越穷越生的传统观念,实行计划生育,采取必要措施、严控人口增长,减少人类对各种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消费基数。

5.1.2改变我们目前的思想理念,不要一味追求与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和生活标准上的一致,因为国情不同、我们人多、人均产值资源占有量少。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为1个亿,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大国和汽油消费第二名,铁矿石进口份额占世界的70%、成为第一大国、中国是世界第一羊绒资源大国、又是羊绒生产、加工、消费大国,羊绒产量占世界的70%、约10000t,年加工能力占世界的2/3、约20000件,引起国际石油和铁矿石等价格的上涨、羊绒价格一路攀升、从1995年的40万元/t涨价到目前80万元/t,避得某些国家提出“中国”。

5.1.3 改变我们的生活时尚,不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肩。因为我们人多,消费基数大,任何微小的浪费,乘以13亿人口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发展养殖业必须考虑环境承受能力、及其排污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否则,从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治理环境的总费用将远大于畜牧养殖业给农民增加的收入,这种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更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5.1.4改革管理体制依法治污。将涉及水环境的有关部门行业职责进行整合,统一归并到水务部门,变多龙管水为一龙主水,对水资源的生产、供应、调配、污水排放、污水监控、污水处理实行一条龙全面管理。

5.1.5任何一项生产建设项目,都要以环保为主导。只有环保生态要求达标了,才可申报规划设计要求和立项,按程序实施,否则,坚决杜绝无生态环保设计内容的任何项目上马实施。生态环保项目要求与地方行政首长政绩挂钩,任内生态恶化者、追究其政治和刑事责任,平平者不得调离升迁。

5.1.6学习发达国家的政策措施,开征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生态税种。比如向工农业生产者征收垃圾税、水污染税,向生产销售商征收高额污染产品制造销售税,促进企业改进工艺、提高技术、促进环保。

5.1.7加大研发力度,设计制造环保产品。坚持“谁生产、谁回收”的原则,通过立法,强制厂方回收处理。

5.1.8发展绿色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加水环境容量。世界看好风能,目前国际风电成本约3―5美分。世界15个100万kw的风电厂10个在欧洲,丹麦风电占总电力的14%、法国北部占15%、中国有可能开发的风能2.53亿kw、装机56万kw、2020年前拟建20个10万kw以上的大型风电厂;日本风电机组安装运行价格为20―30万日元/kw、六年可收回投资,从能源结构看:中国发展绿色能源势在必行。

5.1.9建立完善垃圾回收处理机构,对城市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垃圾和电子垃圾予以回收,分类处理、再生利用,走循环经济之路,减少水污染,扩大水环境容量。

5.2开源策略

5.2.1 针对现有水工程,进行全面普查维修,提高其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增加蓄水。

5.2.2 兴建一些地下水库,汛期拦截部分洪水,扩大地下水储量。

5.2.3利用科技手段,对污废水进行集中收集、深度处理,达到灌溉饮食标准;在工农业生产、建筑和旅游业中普遍推广应用中水或淡化海水。

5.2.4 启用低污染技术,减少污染力度,增加可用水量。

5.2.5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汽资源。

5.2.6增加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植树造林,风沙固土,保护和扩大草原面积,增加地下水补给量。

5.2.7利用物探技术,开展沙漠找水。

5.2.8学习日本荷兰英国以色列,利用建筑技术,开展房顶安设集雨设施,蓄截部分降水,增加可利用水量。

5.2.9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扩大和保护沼泽湿地。

5.3 节流措施

5.3.1 加强管理依法治水。

5.3.2 合理布局、稳定发展畜牧业。

5.3.3维修更换供水设施,减少损失。

5.3.4科学施肥合理用药。

5.3.5发展旱作农业,推广抗旱品种;减少灌溉用水,扩大水环境容量。

5.3.6建立取水补偿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改革并适当提高各地供水价格。

上一篇:分户计量节能改造后采暖系统变化分析 下一篇:数字抚顺建设项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