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6 03:49:07

谈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要。为此,应扫除所遇到的障碍,并在课程改革中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以引导学生“提问题”为突破口,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勇于思考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掌握科学思考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13-02

收稿日期:[HTSS]2006-10-10

作者简介:魏红(1964-),女,山东莱阳人,副教授,从事生物学研究。

一、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因为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所造成的。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唯一追求。天天进行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结果使学生的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在新课改中,这种局面已大有改观。但时间一长,一些教师由于习惯于旧的做法,往往又采取了单纯讲授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又可以不用去独立思考了。

2.学生完全服从教师和课本,不敢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绝对权威和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所造成的。新课改前,由于教师控制着课堂,掌握着标准答案,使学生不得不完全服从教师,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跑,不能有半点怀疑。长此以往,学生就把自己的思考权完全交给了教师,不再敢独立思考了。

3.学生只知照抄照搬,不会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长期死记硬背和反复机械调练所造成的。过去,因过于注重统一和单一的书本知识,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妨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将思路束缚在无形的框框里,造成了思考问题的狭窄和单一,刻板和僵化,这就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4.学习容量超负荷,学生没有时间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不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学生每天都要连续苦战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疲惫不堪,哪还有时间去独立思考呢。

5.一些教师在课改中完全按预设去“表演”,学生没有机会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活跃,忽视了学生实质上的提高所造成的。在新课改中,过去那种满堂灌,教师独占讲堂的状况大有改观,学生增加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但是由于一些教师陷入了“非此即彼的怪圈”,形式上虽然增加了学生活动,如变换花样地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频繁地安排学生的表演、对话与小组合作,过多过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结果使学生眼花缭乱,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却剥夺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思考机会。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行动策略

1.以引导学生以“提问题”为突破口,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

为了改变学生不愿思考的习惯,应把“突破口”选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题”上,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形成一种处处遇问题,时时想问题,人人提问题的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局面。

首先,要通过适时的总结,给学生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如有的教师定期总结学生提问题的表现,从中评出“提问题明星”。甚至有的学校,对于提出了确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由校长颁发“金钥匙奖”。

其次,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开始时,把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划分为五个层次的递进目标:一是敢提问题;二是能围绕学习中心提问题;三是能提出有份量的问题;四是能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五是能在问题解决后又提出新的问题。然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现有层次,经过与学生本人商量,确定不同的努力目标,并逐步提高层次,使学生尝到思考的甜头,以此带动和形成学生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

2.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勇于思考的环境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其前提是要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看到他们都有在某一方面成材的潜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教学情景就使我们很受启发:“教学中,他不断地鼓励大家:‘谁来说一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而对孩子的错误解释,也给予肯定的评价:‘因为你的错误才使我们全班都能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对孩子出色的回答,他更是毫不吝啬对学生给予夸奖和赞美:‘真好,你有发现的眼睛。’当孩子不够自信而不敢举手时,他鼓励学生:‘举起手来就是英雄,就是高手!’学生在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小手举了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种多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思考的“激发点”,及时地给予点燃。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正是点燃他思考的大好时机,决不能轻易错过。一要鼓励学生答错背后反映出的独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气;二要肯定蕴含其中的正确因素;三要着力地把学生的错误开发成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四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再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拿不准”时,这说明他的头脑正处于困惑状态,教师这时就要“拉他一把”,但决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因为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新型人才的可贵品质。这不妨从破除教师的权威开始:课堂上如果遇到了学生的“节外生枝”或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时,教师应该热情地欢迎,冷静地倾听,认真地分析。如果是确有价值的意见,就应随机应变地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如果学生的主张不对时,教师应引导他们继续深入探究。

最后,教师还应为学生多搭设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的平台。实践证明,在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经常发生思维碰撞的班级里,可以大大促进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内外更多地为他们开辟讨论、争论和辩论的“战场”,搭设更多的思维碰撞的平台,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掌握科学思考的方法

教师要在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

首先,要重视揭示思考问题的思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在“过程”中掌握科学思考的方法,必须将思考问题的过程揭示出来,便于分析和研究。为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教师不仅自己要弄清教材的思路,还应将教材的思路适当地揭示给学生,便于学生从教材编写者思考问题的思路来认识和把握教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介绍自己所运用的思考方法,尤其在解题教学中,更应注意将自己的思路揭示给学生。对于素质较高的教师来说,最好搞“现场直播”,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思考,现场分析,现场推演,让学生直接看到教师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教师还应注意了解和研究学生思考问题时的方式和过程。为此,一方面要教会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思路讲出来;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提问、对话、练习、做作业、测验和个别辅导等途径,获得有关反馈信息,从中观察和掌握学生的思路。在这三个思路中,教材的思路是依据,教师的思路是桥梁,学生的思路是中心。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教材的思路通过教师的教学思路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思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终实现三维目标。

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考训练,使之逐步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从宏观上来讲,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学会联系地、发展地、辩证地思考问题。具体的思考方法主要包括分析思考法、综合思考法、发散思考法、聚合思考法、逆向思考法、联想思考法、形象思考法,演绎思考法、归纳思考法和推理思考法等。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考方法的训练呢?归纳起来就是“渗透、领会、运用”,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在渗透中让学生领会意义,在领会中试着应用,在应用中逐步形成能力。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和交流运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的经验。

再次,要因材施教,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品质。教师只有依据学生思考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关注个体智力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品质,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的思考品质主要包括思考的深刻性品质、思考的逻辑性品质、思考的灵活性品质、思考的批判性品质、思考的敏捷性品质、思考的独创性品质等。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品质呢?归纳起来就是“讲授,训练、运用”,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讲授必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在实际运用中形成和提升相关的思考品质。

4.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应在教学中树立三个意识:

一是尊重学生的意识。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和独立思考权,把思考还给学生,帮助他们尽快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是有效教学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学习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有关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越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利用好每一分钟,努力提高学生思考的含金量,实施有效教学。同时一定要相信,如果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三维目标就会完成好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提高了,那么考试分数自然就会提高,而决不会降低。

三是引而不发意识。在课改中,教师的作用自不待言,应充分发挥其激励、引导、解惑的作用,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但决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要把教师作用的发挥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尽量引而不发,留有余地,尽量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这就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了学生去进行思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赵正元.问题学习:让学生大脑“活”起来[N].中国教育报,2004-02-24.

[2]李建平.与孩子心灵融会贯通[N].中国教育报,2006-05-09.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郅庭谨.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张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6]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上一篇:谈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下一篇:教育发展合生态性思想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