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技能培养探索

时间:2022-10-16 12:10:27

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技能培养探索

摘要:近几年,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在高职院校开展比较广泛,但是,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此类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太好,特别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实训课程存在教学目标不突出、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与专业整体脱节等问题,因此如何对该门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加强学生的实践培养,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技能

近几年,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在高职院校开展比较广泛,这是由于一方面经济发展、信息膨胀,社会对广告设计和制作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本身在学习内容上具有“专业化程度较高,实践知识丰富,职业定向性及动手能力很强”等特点,因此,无论从目前的社会需求还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平面广告设计课程都应该继续深入开展下去。但是,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此类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是太好,主要表现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理论和实践无法融会贯通,作品设计风格拘谨,模仿抄袭痕迹重,没有创新;布局、结构、色彩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都与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目标有较大偏差。那么,如何对该门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加强学生的实践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应用技能,值得我们思考。

一、国外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特点

由于国外高职教育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因此其在相关课程的设计、教学上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成果。英、法等国的某些艺术院校则发展继承了传统的“师生制工作室”,强调低年级至高年级共同组成纵向学习小组,由教授、教师、广告设计师、工艺美术师领导的各专业组共同指导。在美国,其高职的运行模式采取的是合作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因此其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广泛开展学校与工商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或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在接受学校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到企事业部门进行相应的生产实践。

二、目前国内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广告专业的教学在各高校开展较晚,相关的广告设计课程在设计和教学上并不太成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在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教学这一块存在较大问题。

1.教学目标不突出。平面广告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其特殊性。它既具有一般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具有广告设计教学的特殊目标,即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有平面广告设计能力,而这种能力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以全新角度揭示视觉形态属性、诠释主题,同时利用视觉语言通过美的表达形式,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态。但是,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所采取实训教学来看,主要是在原有工艺美术实训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受到传统美术观念和实训教学方法的影响,比较偏重基础实训教学和技能训练,而没有考虑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特殊性,导致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新想法、新思路在萌发阶段得不到科学的引导,失去了培植的机会。

2.教学手段单一。目前,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实训教学采取的主要的教学手段是计算机上机教学的方式,一般的教学过程是教师首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观看;然后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进行个人操作,教师在一旁纠正其错误;最后学生上交制作结果,教师检查评分。这种实训模式固然可以全面而细致地贯彻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训内容,但每节课都重复同一模式多次,未免令学生感到单调枯燥,注意力分散,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效果。而且目前的教学模式只强调基本操作能力,学生通过模仿来掌握,制作的步骤和效果都将遵循教材或教师的示范,实训效果的审核主要看操作步骤及制作的结果是否与预设的一致,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衡量,学生完全没有发挥自身创造力的余地。这都与广告专业最为看重的创造性背道而驰,也不符合培养学生设计综合能力的教学方针。

3.教学内容与整体教学脱节。由于目前广告设计行业早已普及计算机技术,广告专业所开设的大部分课程也需要使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因此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势必会涉及软件操作教学,但软件操作教学部分,绝不是简单的软件培训课,而是综合培养学生审美、设计和制作能力的技能课程。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注意纵向上与基础课,如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的联系,又要注意横向上与其他广告课程联系。另一方面,平面广告需要制作各种传单、海报等,在软件操作教学上,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图像编辑操作,还要懂得图文排版和一些特效的制作,对软件的综合运用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融会贯通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后,尽管已掌握了软件的每项功能,仍不能应付实际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出现“学了软件但不知如何用”的结果。

三、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

1.实训教学突出专业特色。平面广告设计的实训教学必须要突出广告设计专业特色,突出培养学生的广告审美和创意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实训课程不能仅仅是案例模仿式的软件培训,而应该灵活安排课时,除了详细讲解案例的操作实现过程外,还应该在实训过程中增加相关的案例分析内容,包括分析广告的创意、广告设计的元素组合、画面的表现力与冲击力,甚至还应该结合实际市场背景来分析,通过一边从理论上分析案例,一边从技术上讲解操作,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技术实现手段,而且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逐步培养广告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边分析边操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平面广告实现的手段与方式,这样,在以后的设计中就会有意识地学习或模仿经典平面广告,最终自己去做有创意的广告。

2.采取多种实训教学模式。前面提过,目前,大部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采取的实训教学手段主要还是示范操作为主,即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操作,该实训模式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接受,适用于难度较低的基础性知识,如软件基本操作和实例操作这两类教学内容,但由于是模仿操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除了这种实训模式外,还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多样的采取教学模式,例如采取互动讨论、规定题目实训等方式,互动讨论分为主要是教师结合实例演示,针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互动,通过作业讲评向学生反馈他们技能掌握的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技巧,形成“教-学-练-评-深入学习”的良好循环。师生互动的方式可采取讨论、提问、自由发言、互相评比等比较轻松的方式,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总结作用,鼓励各种不同的反馈信息,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互动的教学氛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了创新思维的空间。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相互借鉴启发,在热烈的讨论中,思维被打开,开始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一个创作理念演变成多个创作系列,完成作业课题成为顺其自然的事,在设计成果与设计研究能力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3.拓展多种渠道,加强学生自主实训。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实训教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积极拓展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练习,如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广告设计教学基地。由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师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广告实践存在脱节的问题,有些没有接触到广告实务,有些还是在理论中自我陶醉。因此,给学生寻找广泛的实习机会,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与广告实业界沟通,这是教学体制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与企业联手建立实习基地是双赢的策略。从教学来说,强化和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从广告行业来说,可以通过实习来选拔有能力的学生来服务于现有广告公司,壮大公司实力。除了第一课堂的实训练习外,还应该广泛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例如各种比赛是检验学生实践水平高低的最好方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比赛。

总之,随着平面广告设计行业近年来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必须不断调整更新,实训教学环节也必须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方法和模式,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协助学生掌握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林华.计算机平面设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璐茵.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3] 包向辉.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及改革[J].绥化学院学报,2009,(1).

[4] 谭昌藩.计算机应用专业平面设计方向建设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2).

上一篇: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内涵建设与发展的途... 下一篇: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