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5 11:44:33

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几点思考

摘要:我校开展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多年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足。笔者结合我校实际,受学分制的启发,提出了实施“素质拓展学分制”的设想。在高职院校实行素质拓展学分制是适合高职生自身特点的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实施素质拓展学分制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质拓展 学分制

2002年、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为服务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迫切需要,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该计划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自强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我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我校在当前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过程中,有着学生热情高涨、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的良好环境,但同时也面临着学生数量多、认证情况复杂等情况,因此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概括如下:

(一)计划理解不透彻。部分同学和班级素质拓展小组没有真正认真地组织本班级同学来学习校素质拓展管理中心素质拓展计划的相关内容,所以从班级素质拓展小组到每个同学未形成对素质拓展的统一思想和规划,班级团支部没有制定具体的素质拓展计划,甚至只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形式来完成。

(二)活动组织盲目性。班级由于没有形成系统性、思想性的素质拓展实施计划,所以只是随机性地组织一些活动,将素质拓展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班级活动的数量不少,但是质量不高,对于同学们的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使素质拓展计划仅仅成为一种获取学分的手段,失去了素质拓展计划本身的目的和指导意义。

二、学分制的作用

学分制是一套比较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不仅具有客观、直接、人性化等显著特点,还对完善管理有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学分制增加了制度的执行力。保守的管理模式中,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大都直接与学生的评优、奖励、资助直接挂钩。鉴于情面,有些学生干部、平日表现优秀的学生在违反规章制度时就有可能不按这些规定执行,这样就削弱了制度的执行力。反过来讲,如果特别认真地去执行,当学生的惩罚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他又会觉得学校没有人情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如果实行了学分制管理,学生所有的加分和扣分项目一目了然,可以杜绝在执行奖惩制度的人情因素,这样,既是对加分学生受到极大鼓舞,也可以让扣分学生在不伤害情面和自尊的情况下受到教育,因此,这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二)学分制管理满足了学生的精神追求。学生之所以愿意参加学校活动,不只是为了能得到学校奖励和顺利拿到学校文凭,更重要的实现自我价值,以成就感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学分制管理则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所得到积分越多,说明他的表现越好,能力越强,其本人的成就感也就越强。这种成就感给他带来的快乐和喜悦,是金钱、物质待遇所不能比拟的。

三、素质拓展学分制指标体系设定

实施的素质拓展学分制要在高职教育这个准职业环境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活动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考试与培训等指标进行全面的、规范的、科学的、实用的有针对性的成才评价体系,另外还可以在上述指标下设置二级指标。实施素质拓展学分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养成具有强制性作用,进一步转化为自律行为,同时为学校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和驱动力。

(一)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素质拓展积分的设定。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素质拓展积分由政治信念、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表现和政治学习竞赛等指标组成,并通过行为体现,在系部、学院和社会具有积极影响。例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文件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每篇加2分等。

(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积分的设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和自我锻炼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使学生能更多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并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自身综合能力的,设定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对学生自身、系部、学院、社会具有发展性作用。例如,参加义务献血每次加2分,慰问孤寡老人每次加1分等。

(三)科学技术与创新成果素质拓展积分的设定。对高职生来讲理论学习和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同等重要,理论水平更多从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中体现,学生必须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业务水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创新和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例如,发表学术论文分不同级别每次加1-10分,参加各类比赛按成绩加分等。

(四)文体活动与身心发展素质拓展积分设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学院发展动力的重要保障,是学生活跃氛围的重要保障。健康的身心发展是学生其他一切发展的前提,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例如,参加学校文体赛事,每次加2分等。

四、制度保障

为了有效推进素质拓展学分制的有效实施,学校必须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一)要对各类活动进行具体积分量化。各部门根据本部门所组织的各类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制定具体积分标准,务必要做到涵盖范围广泛,不留死角,标准明晰,档次明确,不给后续学分统计工作留下人情操作的余地。

(二)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级各类活动,相关部门要在学校统一的基准线上科学、准确地评价本部门所组织活动的意义所在和含金量水平,避免出现甲部门高质量活动积分却低于乙部门低质量活动学分的现象。

(三)要统一各部门开具的积分凭证样式。对不同部门的开具的学分凭证,必须以相同的格式清楚地记录学分项目、分数和有效期等信息,同时保留案底,避免造假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朱方转,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实践与探索,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8)

[2]庄立臣,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模式构建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3]王隽,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邢存海,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高校共青团工作,滁州学院学报,2005(5)

[5]谭英耀,霍韵樱,大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拓展计划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2)

作者简介:章胜一(1970年10月),男,汉族,安徽安庆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处长,硕士,讲师,长期研究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上一篇: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反思 下一篇:关于实验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