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的CSR建设:通过产业集群遍地开花

时间:2022-10-15 10:59:15

纺织行业的CSR建设:通过产业集群遍地开花

2006年11月11日至18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欧盟企业总司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支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办公室和欧盟-中国世贸项目以及地方政府联合承办的“中国-欧盟社会责任论坛”及专题培训在中国三个重要纺织产业集群广东虎门、福建石狮和浙江海宁相继召开。来自中国和欧盟政府、品牌商、供应商、行业组织、媒体和工会的代表围绕“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两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当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欧盟企业制定了社会责任战略,作为对员工、股东、投资人、政府、媒体、商务伙伴和文明社会不断提高的要求的回应。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已将重点转移到提高国内社会和环境标准以及使中国企业不断融入到世界贸易体系上来,这与国际社会和欧盟对社会责任不断上升的呼声是相互呼应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针对加快中国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明确指出:纺织行业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国家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总体要求和原则,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加快自主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规范市场竞争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CSR不应成为贸易壁垒:中欧携手推进中国CSR建设

中欧贸易项目的负责人Philippa Kelly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欧洲越来越感兴趣的问题。一些欧洲企业始终以富有责任心的管理而著称。另外一些企业在最近几年开始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在良好的社会、环保和道德环境下生产产品。许多企业现在意识到这是保证企业可持续未来的最佳途经。不同的欧洲国家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取得的成就也不一样。欧洲的企业社会责任探讨十分活跃,而且在不断变化。 但是,一个无法否定的事实是,随着双方不断发展的、相互依赖的贸易,欧洲消费者将会日益要求中国企业承担与欧洲厂商相同的生产责任。 我们不希望这成为一种贸易壁垒。我们目前和未来的使命是,帮助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建立纺织业企业社会责任文化方面完成基础工作。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加强了解和合作――为了中欧双方的利益携手确保纺织业实现有益的、可持续的发展。

纺织工业的CSR建设:产业集群的示范效应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孙瑞哲副会长指出,纺织工业是中国制造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它吸纳了1950万人的直接就业,关系着一亿农民的直接生计,以物美价廉质优的产品为全世界消费者创造着崭新的生活方式,中国纺织工业已经和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国计民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决定了中国纺织工业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以人为本的精神来对待庞大的员工队伍、广大的消费者和所有利益相关者,必须在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建立和积极维护新的工业文明。为此,中国的第一个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诞生在纺织行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建立了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作为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已被纳入国家发改委“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开始在全行业实施推广。产业集群对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劳动就业、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员工众多,如何改善社会责任管理是各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同时,在产业集群建立起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将为整个行业做出良好的示范。

澄清概念 明确中国CSR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次讨论,与会者首先弄清了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方。社会责任本身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有一个大家都普遍接受的观念,即社会责任的针对方或者说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应该是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可以是流通企业,也可以是生产企业。对于企业来说,最核心的社会责任是产品和生产力,同时要考虑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商业道德对企业文化和社会道德和福利的影响。关于利益相关方,可以是从经营行为和生产行为中延伸出来的和生产相关的所有群体,可以是个人、组织、社区、国家,甚至于世界和平,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但是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那么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专家小组讨论的综合意见是:中国现阶段,守法经营是目前中国企业通过商业机制和商业方式能够达到的社会责任定位,不能超出法律的范围来谈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与在欧洲谈社会责任最大的区别;对于认证、验厂的片面、错误性认识和依赖;行业性的问题企业没有办法独力解决;国际零售商、采购商和整个供应链的参与。专家小组的讨论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

专题培训:如何在企业里实施社会责任

专题培训主要围绕“如何在企业里实施社会责任”,从工时、工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以及如何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对话展开。来自虎门、石狮和海宁三地共有约200名当地企业管理层和员工代表参加了培训。

工时与工资

广东开平侪达制衣有限公司的张毅生总经理介绍说,标准工时的依据是《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企业应该依据劳动部门有关文件有效合理地利用标准工时,可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综合计算公式工作制。实行综合计算公式工作制是从部分企业生产实际出发,允许实行相对集中工作、集中休息的工作制度,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公式工作制以及在实行中采取何种工作方式,一定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企业可以从优化生产计划的安排、原辅材料的配套、劳动人员的招聘、技能培训、合理配备以及人力资源等内部管理和策划来科学合理地管理工时。

人力资源管理

香港PSD公司总经理黄美文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评估职位需求、招聘和挑选、提供持续培训和发展及工作表现评估等范畴。人事管理非人力资源管理,远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企业需要通过增加员工参与及增强与员工的沟通来提高透明度;在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中引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长远利益,提高竞争力。

职业健康与安全

北京经典智业认证咨询中心咨询师曹树鉴指出,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企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纺织业最大的危害是火灾。造成火灾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没有认真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忽视安全管理。纺织行业的职业危害包括:环境污染的预防、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引发的环境危害等等。建议各企业按照CSC9000T的“第10要素:职业健康与安全”要求,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如何依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危险源,确定目标和管理方案,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确定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检查,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最高管理者利用管理评审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控制情况进行评价,以达到持续改进。

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对话

全国总工会劳动关系学院崔生祥教授指出,在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中国政府已成立了8000多个三方协商机构,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为国际通例和重视的三方协商机制在我国的实施还有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为此,在促进三方协商的问题上,建议:各方主体一定要到位,以保证确实能够代表各方的利益和履行各自的责任;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业务一定要专业化。特别是工资制定劳动争议和处理、工伤事故的处理和防范等业务一定要专业化;在宣传和实施三方协商机制的同时,要加大监督和协调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大力度;要不断通过培训,提高企业利益相关方的素质。

(由中欧世贸项目供搞)

上一篇:基因产品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各大利益集团角力多哈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