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设计艺术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时间:2022-10-15 08:57:12

中国传统设计艺术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内容摘要】中国古书《尚书》中的“天工人其代之”推广到设计就是指人的设计行为。文章运用历史学、 图像学、情景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阐述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影响,思考了关于当今“天人合一”设计思想的一些设计现象。

【关键词】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设计艺术 象征性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思想观念上的一个特征。其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思想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原始陶器、战国秦汉的漆器、宋代的瓷器、明式家具等,都是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作品。

一、“天人合一”设计思想之源流及演变

设计古已有之。关于设计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人的思考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设计具有不同的方向。王家树先生根据工艺美术自身本质特征把工艺美术发展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把隋唐以后工艺领域称作“天人合一”时期。中国古代对自然,即对天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简而言之,是从对自然的崇拜、神化到主张自然与人和谐共处,即天人合一。

(一)对自然的崇拜

“天人合一” 的思想起源于农业生产。①李泽厚先生认为农业对自然的依赖决定了这一观念形成,并不断发展。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昼夜交替。人从大自然中看到难以解释的伟大力量,深感自身的渺小并且感激自然的恩赐。例如,在史前半坡型彩陶的纹饰中,人面型花纹具有特色,具有“寓人于鱼”的意义。

(二)儒家自然的人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实际上是将自然人化。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他肯定了人的价值,并把“天人合一”思想看成儒家思想的中心。②《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文质彬彬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相互统一,其中包括设计要适应自然材料的性能特点等。

(三)道家自然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与儒家的自然的人化相比,则主张人的自然化。老子和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道家思想是以效法自然、无为作为其思想核心。老子的“道法自然”的主张,强调了对自然的崇敬。

二、 “天人合一”设计思想的象征性特点

“天人合一”思想以彼此同化的形式表现,就必须借助象征,从而形成上层社会,其表现是以帝王的祭服、礼服等来象征天的特点。一方面是天子、诸侯的形象尽量与天道相应;另一方面是祭天器物尽可能表现出天“尚质”的本性。

明代皇帝服装的“礼服”继承传统样式。“常服”用“乌纱折上巾”和“龙袍”,“乌纱折上斤”的圆领高领后双角向上竖起,袍为黄色绫罗制作,盘领窄袖,襟间绣团龙纹,袖绣翟纹,裙左右绣十二章纹。

从另一方面看,“天人合一”还表现为朴素的形式,原因是天的本性是“尚质”。质就是质朴无华,保持本性不加装饰。《礼记・效特性》“郊之祭也,扫地而祭,於其质也;器用陶匏,以像天地之性也。”敬畏天神,并使自己与天相暗暗吻合,祭天的器物和祭品的朴实与天子的天之服的精美暗暗相合。

三、“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设计艺术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影响是具体的。中国古代的设计艺术产品,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物化载体。在中国古代工艺品设计中,工匠们将自然物质的性质与人的思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大自然赋予了原材料自然物性。

比如屏风,古时建筑物内部的一种家具,具有古朴雅致的情趣。屏风经过发展,从宫廷普及到民间。屏风起到分隔、美化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呈现出一种和谐,是天工与人工完美结合的产物。又如,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砚是古人书案上不可缺少之文具。自然是设计的“巧思”之源,探究中国砚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研磨器,研的材料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也有不同。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浓缩了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信息。

四、“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设计中的发展

绿色设计、生态设计是“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的拓展。对于具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中国而言,过度的工业化会给城市带来很多压力。在笔者看来,“设计”作为连接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桥梁,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创造理想的社会环境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天人合一”设计思想在现代和未来将走向民众,它必将与人类生活紧密结合。

结语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思想主张的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是富有东方特色的设计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今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②赵克理.顺天造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54.

参考文献:

[1]高丰.美的造物 [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上一篇:网络交互设计的视觉体验及其视觉元素设计探析 下一篇: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