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牧民工文化生活

时间:2022-10-15 07:42:01

关注农牧民工文化生活

乌拉特后旗现有农牧民工人大约近3万人,大部分以建筑、装修、烹饪、缝纫、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为主要职业。农牧民工整体文体水平偏低,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不到4%,高中文化程度仅占23%;收入偏低,平均工资仅1200元/月左右。居住简陋,主要居住于用工单位宿舍、建筑工地工棚、租赁农民房屋等,生活节俭。

乌拉特后旗地处偏远山区,农牧民工文化生活单调,业余时间大部分都是内部娱乐或自我消磨时光。据初步调查显示,大多数人以打牌、聊天、玩手机游戏、睡觉、逛街打发时间。

随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逐步深入,乌拉特后旗的农牧民工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旗图书馆共藏书4万余册,为广大农牧民工免费开放,为他们提供对工作生活有帮助的特色书目,给他们提供了二次学习的空间。

在全旗51个嘎查村中设立了“草原书屋”,给农牧民工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丰富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技术知识。

旗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全天为农牧民工开放,并享有50%的优惠,还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他们如何上网、如何获得就业信息、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等。

充分利用好“流动舞台车”,为农牧民工的业余生活增添气氛。在节日期间,开展专场文艺演出,消除农牧民工节日期间思乡念亲的心情,激发了他们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然而,当前农牧民工群体文化需求旺盛,却供给不足。农牧民工群体十分渴望企业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电脑、图书报纸;希望由企业出面组织看电影、看戏,组织一些集体性的文化活动。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工仍然只注重挣钱,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业余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要改善农牧民工文化生活,一是要将农牧民工文化生活纳入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范围。必须重视农牧民工的文化权利,包括文化参与权、文化创造权和文化享受权,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逐渐把农牧民工群体纳入到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进程之中。

新形势下要确立公共文化机构和社区的双管渠道。其一,要发挥政府文化系统主渠道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政府文化机构为农牧民工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使一些内容健康、品位较高、符合农牧民工文化消费特点的文化产品占领农牧民工的思想文化阵地,在提升农牧民工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二,发挥社区的文化服务功能。借助于社区的基础文化设施,积极有效地将进城农牧民工纳入其居住地和所在地区的组织中,加强对农牧民工的引导和教育,改善农牧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组织参与和组织化程度,逐步化解进城农牧民工与本地居民之间的误解与隔阂。

二是要加大投入,办好与农牧民工文化生活相关的文化事业。首先要以政府文化部门为主体,面向农牧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公益文化活动,发挥文化工作在提高农牧民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组织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牧民工集中区进行专场演出;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文化经营单位和文艺工作者为他们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文化经营活动,净化农牧民工文化生活环境等。其次要以城镇社区为主体,加强社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牧民工对社区文化设施的可获得性。解决农牧民工社区文化的参与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软硬兼顾,上下联动”。既要保证社区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又要保证其开放性;既要发挥城镇社区组织的积极性,又要切实提高农牧民工自身的参与能力。

乌拉特后旗的农牧民工是一群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打工过程中难免遇到物质生活和心理上的双重困境。农牧民工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农村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城市社会问题。我们追求城乡协调发展,除了要注重物质层面的协调建设以外,更应重视城乡人民社会心理层面的整合。从城乡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乌拉特后旗的高度来看,切实关心农牧民工的切身利益,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文化心理需求,是迫切的,不容忽视的。

(作者单位:乌拉特后旗文体广电局)

上一篇:整合研究资源 创新蒙古学研究载体 下一篇: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