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

时间:2022-10-15 07:23:40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切实抓好教师的"六个坚持"、学生的"四个联系",必将构建起新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 适应 新课改

素质使之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性质。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体有效的途径开发学生潜能,完善和提高新一代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现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成了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顺应这种历史潮流,认真落实素质教育,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怎样落实语文素质教育呢?我们的探索经验是:教师要做到"六个坚持",学生要搞好"四个联系"。

一、教师的"六个坚持"。

语文教师的素质与语文教学素质关系密切。因此,要落实中学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做到"六个坚持"。

1 .思想上坚持一个"爱"字。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就会具有爱生如子的感情,就会面向全体学生,把挚爱深情倾注到教学中。讲课前,就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融进教案;讲课后,仍会尽心竭力的关心学生。

2 .作风上坚持一个"率"字。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用自己的行为给学生作出表率。这种表率是无形的,潜在的,也是深刻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表率是一部动态的非智力素质的教科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

3 .工作上坚持一个"合"字。培养学生不是某个教师所能解决的,它具有整体性,全校各种学科存在的一个合理配套问题,整个教学,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可以说,教学质量是教职工协同作战的结晶。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勇于竞争的同时,还要善于合作,要坚决摒弃那种贬低别人以显示自己、破坏整体以满足自己的畸形心理,否则,整体质量难以提高。

4 .业务上坚持一个"宽"字。"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 教师只有具备宽厚广博的专业知识,才能吃透、融会教材内容,才能讲深讲透教材,才能做到挥洒自如,左右逢源。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专业知识有限,不能个性化处理教材,遇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是不可能提高质量的。

5 .只是上坚持一个"换"字。科学技术日益发展,水涨船高,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否则,难以克服"卖旧货"的通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购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以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也就是"年年爬起来卖旧货"。要克服"卖旧货"的通病,教师就要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库。还要以敏锐的眼光,捕捉语文科学发展的新动向,为社会培养用得上的人才。

6 .功夫上坚持一个"硬"字。语言表达技巧,板书技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教师在这些方面,必须练出过硬功夫。力争做到讲课时技能准确而流利的用普通话传递知识,又能借助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吸引住;板书时,既能用新颖而规范的文字展示内容,又能借助漂亮的文字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二、学生的"四个联系"

学生的语文素质与一切事物一样,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一切系统与其他系统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我们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必须抓好"四个联系"。

1 .抓好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学生的语文素质,不仅取决于读了多少书, 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吸收了多少知识和掌握了多少技能,并能吧这些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用于进一步学习知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加强学科内部的横向联系,就是要通过横向联系使学生掌握其内在联系及规律,从而形成普遍的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在教《阿Q正传》、《项链》、《守财奴》、《装在套子里的人》 这一小说单元时,先讲有关的小说知识及其欣赏的技巧,然后再通过精讲《阿Q正传》,为学生作出示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要求去自我欣赏其余几篇小说,结果时间短,收效高。

语文教学不仅要在"深度"上进行横向联系,而且还应在"广度"上进行横向联系。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要把《红楼梦》的故事梗概介绍给学生,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学生观看该影片或阅读小说原文,这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不能不说是个行之有效的举措。

2 .注重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这说明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从这高度出发,《语文课本》在"使用说明"中指出:"进行语文基本训练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语文是交际工具,使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根据这一思想,三年制高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使语文训练与生活密切联系。语文是生活的反映,培养语文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了解、认识、表达生活。

怎样实现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我认为应重视认真研究新教材,在教材的使用中力图体现编者联系生活这个意图,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更重要的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用他们那敏锐的,充满希望和稚气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去感受社会,去感受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点、闪光点,去讴歌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与文化单位,大专院校挂钩联系,充分挖掘社会语文环境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如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校外教育基地。请知名学者、文化人士举办专题讲座;带领学生从参观文化建筑设施;利用图书馆、文化室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学生对社会上不规范的语文现象进行搜集评论、纠正;组织学生采访搜集整理民歌、民谚、民间传说,对联等。这样,是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认识生活,把学习语文与学习做人统一了起来。

3 . 认真抓好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语文活动的联系。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渠道。但是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过程闭门造车,把学生成天关在教室里,捆在课堂是死读书,读死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学步履维艰。

课内与课外联系,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巩固,求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一方面我们可以抓好课堂教学改革,积极进行单元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抓好文学社和读书会活动,依靠它们作为课外活动的龙头,带动整个课外活动的开展。

文学社活动是一个学生群众组织。通过这个团体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文学幼苗,发展学生个性,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

读书会也是学生组织。如果说文学社是文学爱好者的自由天地,那么读书会则是每个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好场所。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都是金玉良言。通过读书会,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可以丰富精神生活,提高阅读能力,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在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中,我们可以单元教学为主体,以文学社和读书会为两翼,构成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联系"一体两翼"的整体结构。

3. 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张志公先生认为:"一个出色的文学家或者语文工作者,也一定会有相当的自然科学知识。对自然学科、社会科学的广泛兴趣和广播的知识,是他们思路开阔,联想丰富,给他们的创造性开拓了一个可供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只一点在文化科学飞速发展,各门学科互相渗透的今天更显得十分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只限于字、词、句、篇,不仅有碍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不利于学生走上社会后对语文的运用,所以我们语文教学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主要有三个任务:一是通过相互联系使学生明确语文学科的地位,消除重理轻文的思想。中学阶段开设的各门学科都是构成学生整体素质补课缺少的部分,由于没肿知识的缺陷,势必影响学生未来的深入发展。因此,各门知识,各个学科要互为所用,协调发展。二是指导学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能力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不如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生物小论文,指导学生办地理手抄报。也可以利用文学社社刊来指导、吸引其他学科的学习,如刊登其他学科的学习心得、小论文等。三是吸收其他学科的内容,丰富语文学科教学。如将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内容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活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系统论、协同论等原理教学,切实抓好教师的"六个坚持"、学生的"四个联系",必将构建起新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上一篇:让语文课充满魅力 下一篇:语文教学要创新要反思的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