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视觉理论的整合

时间:2022-10-15 03:15:12

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视觉理论的整合

【摘要】美国视觉传播专家保罗•M•莱斯特(Paul M.Lester)认为:目前代表性的视觉理论基本可分为两类――感觉理论和知觉理论。文章认为二者侧重人类视觉传播的不同层面,分别有“还原主义”和“特创主义”之嫌,都人为地割断了人类视觉传播层次结构中的因果链,割裂了人类视觉传播的系统整体性。这成为了长期困扰视觉传播领域的理论难题。作者借助“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讨论并试图整合视觉理论。

【关键词】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图像时代;视觉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1―0013―04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电子摄影视像技术的发明和飞速发展,当今时代已经从文字时代转型到图像时代:电影、电视、摄影、绘画、广告、美术设计、建筑、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正在互为激荡汇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言道:“……且让我们试试,把摄影从它今天为之服务的世界中抽出去。没有照片的报纸和杂志会是什么样的?没有照片的广告、商品包装、护照、家庭相册、字典、目录册子又会是什么样的?这对于最根本的秩序将是一种粗暴的践踏和彻底的洗劫。” [1] 由此可见,作为传播工具,图像的使用日益具有了与书面文字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大有超越书面文字之势。

为了解释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和处理视觉形象,心理学家、哲学家和医学家们提出了若干种理论。根据美国视觉传播专家保罗•M•莱斯特(Paul M.Lester)的观点,目前代表性的视觉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感觉理论(sensual theories)和知觉理论(perceptual theories)。感觉理论(格式塔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和生态学理论)认为:直接形象或媒介形象是由光和极少数其他元素构成的。知觉理论(符号学理论、认知理论)则主要关注人们对所见物体产生的意义联想。[2]

然而,视觉传播专家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单靠一种理论无法全面地加以解释。也就是说,上述两种视觉理论所能够解释的只是某些情境中的视觉的某些方面,它们强调了一个方面的同时也模糊了另一方面。以此观察人类“看”的行为,大家就会认同:无论是感觉理论还是知觉理论,都各有其合理性,区别仅在于它们的聚焦点不同,即分别关注的是人类视觉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我们认为:感觉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人类视觉传播的低层,知觉理论则较好地解释了人类视觉传播的高层。但它们都人为地割断了人类视觉传播层次结构中的因果链,割裂了人类视觉传播的系统整体性,即它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分割。这成为长期困扰视觉传播领域的理论难题。

借助“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来整合视觉理论尚属粗浅尝试,旨在提出这样一个观察人类视觉活动的新视角¬――一个追求整合的、适应性的视角。把现有的代表性的视觉理论装入“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这个“工具箱”中,呈现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理论框架。这种框架降低了各派视觉理论固有的复杂性,有利于我们比较和区分不同派系的视觉理论,以便更好地利用合适的视觉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二 视觉传播中的感觉理论和知觉理论简介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有关概念及后文论述方便,在此把视觉传播中的感觉理论和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整理如下。

1 感觉理论(sensual theories)

(1) 格式塔理论(Gestalt)

格式塔理论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在视觉理论中研究最早,影响最深:格式塔心理学所研究的出发点是“形”。这里的“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 [3]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海默[5]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眼睛只收集所有的视觉刺激,大脑负责把这些感觉整理成连续的图像。知觉是各种感觉综合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感觉元素相加的结果。

在综合和理解景物中各自独立的元素时,大脑遵循4个分组法则:相似形法则、接近性法则、连续性法则和公共目标法则。这几个分组法则直至今日仍然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经典原则。

(2) 结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

结构主义理论(构成理论)提出观看过程中大脑状态的重要性,强调个体观看的积极主动性。其主要理论观点为:

① 高速聚焦定影的形象在观者的短时记忆库中结合在一起,帮助大脑建立起一个景物画面,观者就是靠短时存在的眼部定影和大脑综合而成的完整画面建立起了景物概念;[4]

② 感知和思考是一种主动的、目的取向的过程,Karl Popper称之为心灵的“探照灯”(search light)。感觉的刺激本身并不能决定知觉,因为刺激是模糊而不完整的。生物体乃是根据非意识的推论而构成知觉的判断;

③ 构成理论本质是动态性。感知与认知是密不可分的,感知成为一种主动的假设-检验的过程;感知假设在一段时间后,会被确认或;如有需要,生物体也会改变假设或图模。个人的知觉能力会随着图模的扩大、情境的改变以及新资料的加入而逐渐变得细致而富于弹性。

(3) 生态学理论(Ecological Optics Theory)

生态学理论是由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吉姆斯•J•吉步森(James J.Gibson)建立的。他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直接知觉经验。视觉并不像结构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只是由眼睛定影的大量图像组合而成的,而是由光线对视野中物体表面的影响方式决定的[5]。

2 知觉理论(perceptual theories)

(1) 符号学理论(Semiotics/Semiology)

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是自然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图像就是符号的集合。符号学理论把人眼看到的事物全都当作了符号来处理,对所看到事物的知觉也就是人脑对所感知符号的解读。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曾提出一个术语――编码(code)。一个社会群体在历史、文化和风俗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精密的编码系统。个别符号于是被综合起来,以编码的形式传播复杂的观念。阿沙•伯格(Asa Berger)[6]提出了4种编码类型:转喻、类推、替代、浓缩。

(2) 认知理论(Cognitive)

根据认知理论,视觉过程不只是观者简单地目睹有光线结构的物体,而是他们积极地通过大脑活动达成一种知觉结论,其中包括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过程。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卡罗琳•布鲁默(Carolyn Bloomer)[7]认为“人的大脑在确定事物的意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创造力――哪怕这个事物本身并没有意义”。从认知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其鲜明的观点:即肯定看的过程并非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建构的过程。通过建构的过程,主体不仅反映客观世界,主体也“建构”或“创造”客观世界。

三 人类分层传播模式与视觉理论的整合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借鉴OSI七层参考模型的“透明”、“下层为上层服务,上层利用下层”、“对等层”等概念及思想,在已有传播模式及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对“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进行拓展,首次提出了“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 [8](图1)。随后,我们在国内学者陈琦等探讨建构主义学派内部分歧的基础上,结合“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及其“分层/透明”思想,运用知识的两个维度(“外部输入―内部生成”与“个体―社会”连续统),从认知加工模型与“意义建构”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问题[9](图1)――侧重于对逻辑思维过程(图1中连线⑤)的论证、阐述。本文转而就形象思维过程(图1中连线④)进行解释、运用。

我们认为,视觉理论中的感觉理论、符号学理论、认知理论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连线①、②、③,下面主要结合“外部输入―内部生成”维度来阐释。

1 形而下――感觉理论的归位(图1中的连线①所示)

通过上文对三种代表性的感觉理论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格式塔理论主要关注“形”,关注构成图画内容的诸多个别形式,认为任何对完整画面形象都基于对这些自然形式的研究;强调观者按照组织律对刺激物进行选择性注意;主张形象感觉是大脑对视觉元素或视觉形式组织成不同群落的结果。格式塔理论“夸大了自下而上的加工在知觉分割中的作用”,[10]把知觉当作观看主体的先天功能,描述了感觉,而没有解释这些感觉如何使一个形象产生意义。虽然在其理论中提到了大脑的组织加工作用,提到了视觉思维的概念,甚至认为“事物即概念”、“概念即形式”,但只把研究做到了视知觉,思维的提出也是一笔带过,非常含糊,只可意会,没有形成系统。即格式塔理论只对较低层次的视觉传播过程的解释较合理。

(2) 结构主义(构成主义)理论尽管对解释眼睛的持续运动做出了很大贡献,所关注的大脑主动“假设――检验”所见形象在当时可谓一次大的突破,但实际上它只是格式塔理论的一个小的改良。因为它并没有分析清楚眼睛中的无数定影图像和帮助解释画面的经验记忆之间的联系。理论中“图模”等概念的提出也只是为了自圆“眼见是一种构成活动”之说。

(3) 生态学(生态光学)理论认为感知是对环境的一种积极的探索,强调知觉具有直接特性(通过著名的视崖visual cliff实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如果在没有客观刺激的情况下,人们自动地产生了知觉,那这一定是幻觉,但是直接知觉论过分地强调了知觉的刺激驱动性,未注意到知觉也会受到已有经验的影响。最终还是没能提出使人信服的视觉传播原理。

概之,格式塔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和生态学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视觉传播过程中的感觉层和知觉层,主要牵涉到数据驱动加工和大脑主动验证处理过程。故我们把这三个理论共同归位于图1的模型当中(图1中的连线①所示),从生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综合论述:

感觉层:视觉器官(主要是眼睛和大脑)与视觉刺激信息――主要涉及刺激物的色彩、形式、纵深和位移四个因素,[11]相互接触或作用之后,认知主体按照格式塔理论中的组织律对刺激物进行选择性注意,也就是进行感觉登记。当然,人有时也会出现从感觉层直接跳跃到思维层的认知现象,这正符合了生态学理论的吉布森“知觉是人与外界接触的直接产物,不需要思维的中介过程”的论断。

知觉层:人脑对视觉器官感觉来的所有信息,包括视觉刺激物的各个属性(如色彩、形式、纵深和位移)、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把从环境中得到的各种视觉信息转化为对物体或事物等的经验,从而产生视知觉模式和客观事物意义,是浅层次的意义建构。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视觉就是脑部建构和认知,看的行为是不纯粹的。“视觉所及之处,心灵必能到达”。以上过程验证了格式塔理论中“形”的重要性和组织律理论,让我们了解了结构主义理论中大脑对所观事物的选择性注意和主动性分析的过程,同时,生态学理论中光线密度等概念在以上论述中也体现了出来。由此清晰可见:三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分层视觉传播的低层,故感觉理论应归位于模式中感觉层和知觉层上(如图1中的连线①所示)。

2 形而上――符号学理论的归位(图1中的连线②所示)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符号学理论偏重于观看个体对所见图像的编码,形成符号并利用观看个体自身的特有的解码系统解读和理解符号,得到概念等。被心理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命题符号论认为:刺激物被人眼感觉后,以“命题”的形式在人脑中得到表征,随着刺激物的增多,人脑把所有编码而成的符号进行组织加工,使之成为一个“命题网络”并适时让网络发生扩容或结构上的变化。近年以来,以Barsalou为代表的一批人提出的知觉符号理论认为:知觉符号就是对知觉引起的神经冲动的一次记录。知觉符号是图解式的(schematic),其工作流程是:选择性注意知觉中信息分离进入长时记忆;这样就形成了“仿真器”以便下次辨认。

但无论是命题符号论还是知觉符号论,它们往往都是注重人类视觉认知的高层,对视觉编码、表征和形成概念、命题等解释较好。虽然在其理论中提到了感觉和知觉,但只是一笔代过,不能解释完整、系统的人类视觉认知过程。故我们把符号学理论归位于人类分层传播模式的高层,并在此称之为“形而上”的理论(图1中的连线②所示)。

3 承上启下――认知理论的归位(图1中的连线③所示)

克服认知理论的机械分割、个体中心主义,以系统整体观把认知理论纳入模式中,可起承上启下之作用,有利于视觉理论完整化、系统化。

根据认知理论,视觉过程是观者积极地通过大脑活动达成一种知觉结论。观者看到刺激物后,会调动全部认知心理,运用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解、记忆、表征等多种认知心理,才能把握所见之刺激物的特征和内涵。根据“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图1),人类视觉传播的一般范式应该是:视感觉视知觉记忆视觉表象及表象编码形成思维。由此可见,认知理论提出的影响形象知觉的大脑活动方式(包括记忆、投射、期待、选择、适应、显化、失谐、文化和文字等),已经具有了分层视觉认知的雏形,只是还不够系统、全面,具有机械性、片面性,未形成整体(图1中的连线③所示)。

人脑是一种无限复杂的生命器官,科学家也许永远无法解读它的秘密。但如果我们把大脑的加工过程看作是一种有规律的范式,那么大脑的活动就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桥梁:它一方面使我们看到了形象,另一方面又让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视觉形象。这也正对应了大脑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的认知加工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认知理论可以作为感觉理论和知觉理论的有意义的桥梁(图1中的连线③所示)。

4 长期被忽略了的“个体―社会”维度

以上论述主要是从“外部输入―内部生成”维度来阐述的。其实,影响形象知觉的大脑活动方式主要是在记忆层之上的“透明”体现,观者正是通过它们认识了事物,理解了意义。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图1)中,自下而上的指向正是个体逐渐由外部刺激转而内部知识的建构过程,这一点毋庸赘言。而“个人-社会”是知识的又一个重要的维度。前者将知识看作是居于个体内部的,而后者则认为知识是内含在团队或共同体中的。[12]视觉传播过程中有个体的视觉意义建构,也有个体间的视觉意义建构,乃至透明地进入社会背景下的公共知识建构――文字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字和形象共同形成相互促进的口头语言:视觉语言。”[13]

我们认为,应从更广泛的角度认识观者的认知过程在视觉传播中的作用:建构并非是纯粹的个人建构,而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造成的。这种观点促使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主体自身因素对视觉传播的影响,对于克服机械反映论的观点有着明显积极的作用。社会建构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揭示了视觉传播的社会属性,对于克服传统认知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有积极的影响。在社会建构论的视野中,视觉感知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互动和协商的结果,并非个体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一种文化建构,反映了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因此仅仅从个体本身来探索视觉传播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注意分析视觉传播的社会因素,采取历史的、文化的观点,这种观点对于克服西方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固疾是有帮助的。

四 结语

综上,我们把感觉理论和知觉理论纳入“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这个“工具箱”中,呈现了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理论结构,体现了人类视觉认知的系统整体性,降低了各派视觉理论固有的复杂性。有利于我们比较和区分不同派系的视觉理论,更好地利用相应的视觉理论来解决视觉传播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54.

[2][4][5][6][11] [美]保罗•M•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4-73.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7:2-3.

[7] [美]Carolyn Bloomer. Principles of Visual Perception [M]. New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1976,9:107.

[8] 莫永华、寇冬泉.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38~40.

[9]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7(3):40-43.

[10] 罗四纬.视觉感知系统信息处理理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97.

[12] [美]莱斯特•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9.

[13] 孟建、[德]Stefan Friedrich主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 [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15.

上一篇:论HOTS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策略 下一篇:复杂物理模型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