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费投入:浙江总额最多 北京人均最高

时间:2022-10-15 03:03:56

文化事业费投入:浙江总额最多 北京人均最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本文将从文化投入、文化设施建设及文化惠民工程三个方面来展现“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发展成果及“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趋向。

“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费总额为1220.43亿元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增加,全国文化方面支出,由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全国文化事业费总额达到了1220.43亿元,高出“十五”期间文化事业费总额725.21亿元。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23.06亿元,是2005年的2.4倍,5年间文化事业费增长了165.03亿元,年均增长达19.41%。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6年的12.02元上涨到了2010年的24.11元,增长了12.09元,年均增长18.83%。副部长孙志军提出,“十二五”期间,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年均增幅将达到40%,并力争到2015年,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重比2010年的0.4%翻一番。

“十一五”期间,各地的文化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2010年浙江省文化事业费达到了24.20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0.79%,列在全国首位,是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5%。“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文化事业费由17.26亿元增长到24.20亿元,增长40.21%,年均增长11.53%。2010年北京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82.44元,高于全国其他地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十一五”期间北京年均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73.44元,年均增幅达到19.17%,高于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增速0.34个百分点。

青海公共文化设施每百万人拥有量较高

2010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15个,博物馆2141个,公共图书馆2860个,文化馆3258个。博物馆和文化馆分别较2005年高出727个和1702个;表演团体和公共图书馆分别较2005年减少62个和142个。截至“十一五”末期全国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共有1742家向社会免费开放。到2012年底将实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

根据各地2010年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重庆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最多,较上一年增加223个,是全国艺术表演团体的15%,每百万人拥有表演团体达到13.28个,在已知的22地区中排在最高位。四川省拥有203个群众(文化)馆,与上一年持平,在已知的22个地区中排在首位。而每百万人拥有群众(文化)馆数量最高的地区为青海省,人均拥有群众(文化)馆的数量达到8.89个(2009年该项数值为9.69)是吉林省(每百万人拥有量0.47个)的18.91倍。四川省2010年公共图书馆数达到159个,较上一年增长3个,占全国公共图书馆的5.56%,在已知的22个地区中拥有数量最多;在每百万人拥有图书馆数量上,2010年青海省每百万人拥有8个,较2009年该项数值增加0.28,是全国每百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数的4倍。

超四成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100%

“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各级服务点83万个,覆盖90%的行政村;乡镇文化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数字化,年放映达800万场,基本实现既定公益服务目标。

2010年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7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62%。全国27个地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在90%以上,电视节目覆盖率超过91%。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的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100%,东部地区覆盖率要好于西部地区。

另外,根据文化部披露的各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全国有13个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达到全覆盖;已知的14个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容量达到317.26TB;有11个地区“十一五”期间建设维护经费超过亿元。河南省“十一五”期间建设维护经费各级投入达到3.53亿元,高于其他地区,是江苏省(0.24亿元)的14.71倍,同时河南拥有文化信息服务点47174个,高于已知其他地区,是内蒙古(113个)的417.5倍。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乡镇文化综合服务站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也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上一篇:四川内蒙古投资吸引力大增 下一篇:石家庄十问:工业经济如何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