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复习课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间:2022-10-15 01:32:26

高中生物复习课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考由以前注重知识的考查,改革到现在的能力考查为主,因此要想让高三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在复习时就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因此,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自始至终应将思维训练放在一个特别显著的位置。思维的类型有很多种,有复制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聚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逻辑思维)、定程式思维与捷径式思维等。我们的教学更多的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从思维的发展来说,最终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逻辑思维能力是最高级的思维能力。高三生物复习课的各个环节中,也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导入环节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问题型、视频型、直观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等,导入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而导入时情境的设置非常重要。

例如,在复习基因突变时,用问题型方法导入,设置的问题有:1.基因突变的概念是什么?2.基因突变后生物体的性状一定会改变吗?为什么?3.基因突变的时间、特点、意义是什么?4.请例举一些因基因突变而引起的人类遗传病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

二、知识点复习环节

高三复习特别是第一轮复习,应以夯实基础为主,但又要区别于上新课。因此复习知识点时,少用复制性思维,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可用图、表进行比较和分析,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复习免疫调节时,可结合教材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图解,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两幅图解,从而掌握这两种免疫的过程、场所、参与的免疫细胞及这些细胞的功能,以及这两种免疫之间的联系等。通过对图解的分析和比较,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复习一些基本概念时,不能单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种方法记忆的概念学生很容易遗忘。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容易遗忘呢?实际上学生对某一知识真正理解了,这种记忆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形成永久记忆。因此,教师在复习基础概念时,要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真正理解某概念以达到对该知识的运用,这也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如复习基因突变的概念时,既要复习其定义、时间、特点和意义,还要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进行比较,这样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章或一单元内容复习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一章或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编制知识图,使知识成块,也使学生成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习得者。学生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图,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既可以清晰掌握知识点,又不容易导致知识之间的混乱,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问题设置环节

不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问题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问题的设置除了指向性,还应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和概括性,能激发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整合。

例如,复习等位基因概念时,设置问题“细胞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可发生在哪些时期?”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需要运用的知识有:(1)等位基因的概念――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2)同源染色体分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等位基因分离。(3)基因突变会产生等位基因,因此,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会分离。(4)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等位基因会分开。该问题的设置,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等。

四、提问环节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布卢姆,曾在芝加哥大学给大学生进行过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训练。在训练之前,他给大学生进行一系列与学科内容有关的综合测验。在测验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称为标榜组学生,而不能通过测验的学生称为补教组学生,两组学生在学习动机、努力程度和智力方面相同。训练方法是让标榜组和补教组学生都大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请补教组学生找出自己的解决过程与标榜组学生的差异。如此经过10~12次训练,他们的成绩与同等能力和背景但未接受训练的学生相比,提高了0.5~0.7个等级点,并表现得更自信。这一研究表明,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后,提问时也应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再让学生相互讨论,找出自己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五、例题讲评环节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步策略,伍兹教授提出六步策略,众人结合两人的观点,提出五步策略。即(1)弄清问题,弄清题意。(2)探索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内容。(3)拟定计划及工作步骤。(4)实现计划。(5)回顾总结,分析结果。

教师在例题讲评时,特别是文字表达题的讲评时,也可采用上述解题策略,先让学生弄清题意,找出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联系所学知识,在草稿纸上写出简要答案,再把完整答案写到试题上,最后重读一遍进行检查。这一系列过程,既让学生训练了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对学生最薄弱的题型――文字表达题的准确表达可以达到很好的训练和提升。

在习题讲评时,教师不能就题讲答案,而应做到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原理和解题方法,同时也不断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责任编校:蓉莞)

上一篇:高中数学应倡导“分层次教学” 下一篇:教师课题研究档案袋运用的策略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