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分析

时间:2022-10-15 01:05:40

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使用胺碘酮。方法 统计并分析静脉注射胺碘酮不良反应事件的种类、发生例数、服药后出现时间。结果 不良反应排在前四位的为肺毒性(100例/100%)、甲状腺功能障碍(61例/38.13%)、胃肠道功能紊乱(38/23.75%)、静脉炎(37例/23.13%)。结论 胺碘酮的临床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几乎涉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因此,对于需长期服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注意预防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静脉注射;胺碘酮;不良反应

胺碘酮是一种苯比呋喃类衍生物,可用于治疗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快速心律失常[1],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大等优点。但在静脉注射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高,而且较严重。现就本院近几年来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0例均为本院接受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的各种心律失常患者,男92例,女68例;年龄30~75岁,平均55.4岁;其中快速房颤76例、频发室性早搏56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0例、室上速8例;均除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肝肾功能不全和电解质紊乱者。

1.2 给药方法 在持续心电、血压监护下,以胺碘酮75~300 mg加入5%葡萄糖液20~40 ml稀释,缓慢静脉注射5~10 min,如无效, 则10~15 min后再给予重复上述剂量的1/2。最大剂量用至每次450 mg,再以0.5~1.0 mg/min静脉泵入治疗。

1.3 研究方法 统计并分析不良反应事件的种类、发生例数、服药后出现时间。

2 结果

不良反应排在前四位的为肺毒性(100例/100%)、甲状腺功能障碍(61例/38.13%)、胃肠道功能紊乱(38/23.75%)、静脉炎(37例/23.13%),见表1。

3 讨论

胺碘酮可有效控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降低心脏猝死率。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发生与用药剂量有关,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对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十分重要。据文献报道,服用胺

碘酮600 mg/d,30 d后所有患者均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且胺碘酮半衰期很长( 最长可达110 d),在脂肪组织和血液灌注量大的器官(例如肺、骨髓、肾上腺、肝、胰腺、心、脾和肾)蓄积,并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静脉注射胺碘酮的电生理效应和不良反应与口服给药完全不同,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并促发一些继发性损伤因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加重[3]。

3.1 肺毒性 肺毒性是胺碘酮主要不良反应之一,肺毒性随胺碘酮的累积剂量增加而增大,但服用小剂量亦可在短期内出现肺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以引起肺间质纤维化、肺泡炎、肺纤维化肺泡炎以及肺内多发性结节等病变,病死率高。胺碘酮的肺毒性起病通常隐蔽,常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乏力、胸痛、消瘦、血沉增快及白细胞增多等,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停药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多数可以恢复,但是严重的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可能是致命的。本文160例均出现肺毒性,发生率为100%。

3.2 甲状腺功能障碍 胺碘酮为含2个碘原子的脂溶性苯唑呋喃衍生物,其有机碘含量可高达37%,可以在肝脏及脂肪组织中聚集。有报道称,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4%,且与剂量和疗程不相关。大部分甲状腺异常患者常无相关的临床表现,仅有实验室检查异常,以FT3、FT4升高或降低常见,停药后预后大多良好。

3.3 心血管系统 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一样,胺碘酮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常规剂量静脉注射均可能引起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速等心律失常,还可能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叠加作用有关。胺碘酮延长心肌细胞传导时间,可引起各种传导阻滞,这种传导阻滞以窦房结受累为多见。发生室性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后可试用利多卡因、硫酸镁治疗,伴有心动过缓者可采用临时心脏起搏治疗。

3.4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胺碘酮所致的肝毒性主要表现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出现黄疸等。用药早期出现肝损害主要与免疫反应有关,在数周至数月出现,这些患者血清中可能出现抗人球蛋白抗体。所以建议分别在治疗之初、疗程1、3、6个月及此后每半年监测血浆胺碘酮水平有助于预防胺碘酮引起的肝脏毒性作用。

3.5 其他 胺碘酮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神经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大多数表现为失眠、头晕、记忆力减退、激动、嗜睡、运动障碍、幻觉、共济失调、复视等。少数应用胺碘酮可致角膜和视觉改变,多为视力模糊或虹视,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极个别可出现角膜穿孔。一般给予1%甲基纤维素液点眼可以得到改善。胺碘酮还可引起骨质疏松症、胰腺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无菌性附睾炎等,应引起注意。

4 小结

胺碘酮的临床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几乎涉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因此,对于需长期服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注意预防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注意正确合理使用胺碘酮.中国全科医学, 2002, 5(5) : 377.

[2] 黄霞丽,陈世厚,朱咏梅. 多柔比星不同给药方法对静脉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 护理学杂志, 2006, 21 (4) : 11 12.

[3] 秦颖, 张文洁, 刘学田, 等.胺碘酮致心律失常、休克、意识丧失2例.药物不良反应.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卡孕栓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过敏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