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孕栓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2 11:53:03

卡孕栓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卡孕栓在剖宫手术中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260例。孕妇平均分为两组,A组在术中胎儿娩出后舌下含化卡孕栓1 mg。B组在同一时间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观察两组术中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 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24 h出血量A组278.5 ml,低于B组361.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卡孕栓;产后出血;剖宫产

产后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在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产后出血居首位[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早剥、前置盘胎等。剖宫产由于手术原因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本站采用舌下含化卡孕栓预防剖宫产后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站剖宫产的产妇,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共260例,分A组(实验组)130例,B组(对照组)130例。A组平均年龄27.8岁,平均孕周38.2周,B组平均年龄27.9岁,孕周37.8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剖宫产指征及例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剖宫产手术采用常规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A组于手术中取出胎儿胎盘后立即给予卡孕栓(东北制药总厂生产)1 mg含化,B组则于同一时间宫体注射催产素20U,静脉滴注20U。

1.3 出血的计算方法 术中采用吸引器收集出血后,容积法测量,术中所用纱布(10 cm×10 cm)按浸透不滴血为10 ml计算。术后出血专用纸垫收集密封后称重法计算失血量。比较A、B两组术中出血,产后24 h出血量。

1.4 统计方法 各组数据分别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出血量 术中出血量A组(180.5±82.5)ml,略低于B组的(191.8±90.25)ml,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产后24 h出量A组(278.5±106.2)ml,远低于B组的(361.3±19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2.2 并发症 A组有16例发生恶心,其中8例呕吐,未经特殊处理后自然缓解,B组仅有一例有轻微恶心,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A组产妇83例在产后12 h内排气,24 h内全部排气,无一例术后腹胀。B组12 h内排气25例,87例在24 h内排气。12例腹胀明显给予新斯的明等药物治疗。

3 讨论

卡孕栓是卡前列甲酯栓的商品名,是前列脂腺素F2a(PGF2a)的衍生物,它对子宫平滑肌有很强的收缩作用,且作用时间长达8~10 h。近年临床经阴道、直肠给药,防治阴道分娩后的产后出血,其效果已被充分肯定[3]。有报道显示,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可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4]。但对于剖宫产术后出血防治应用,报道较少。本文报道的病例均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卡孕栓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24 h人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的催产素组,提示卡孕栓在预防有出血倾向的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优于传统的催产素。两组术中出血差异不大,可能与卡孕栓给药途经有关。由于术中不便直肠或阴道给药方法,本文采用舌下含服的方法,从局部吸收至血循环至子宫局部需要一定时间,不及催产素直接被子宫体注射起效迅速。国内报道在术中直接将卡孕栓置于宫腔[4],作用迅速,但无术后感染率的资料(卡孕栓不是无菌制剂),因而本研究尚没有采用这种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给药途经及时间选择的问题。卡孕栓对胃肠道平滑肌也有一定作用,除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外,也可促进术后排气,减少术后腹胀及术后肠发生。

总之,卡孕栓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特别是出血高危因素的病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给药方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全国孕产妇死亡调查协工作组.全国21省市自治区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1):2.

[2]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4.

[3] 刘彩霞,王德智.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1):22.

[4] 冷雯,刘锦霞.卡孕栓预防妊高症产后出血108例临床研究.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2):8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参芎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死86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