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

时间:2022-10-15 11:17:29

路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固定机制与状态,路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不断地研究企业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思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本文概述了路桥施工企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要朝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路桥施工人员 人力资源组成 企业的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一、路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的特点

(一)施工人员来路广

现有的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明确。因为就其来源广的特点而言,多数是操作能力高但学历低的老工人,也有高学历但是对于实践经验缺乏,是是停留在理论的高校毕业生,甚至是那些称谓“专家”之类的技术人员。所以这些不同性质的来源广的施工人员组成了施工团队,他们各自有着大不相同的价值观,专业理论,实践经验,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构成了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并且造就了施工现场的复杂性。

二、路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管理理念

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员工的管理是以控制和调配为主,从不考虑员工本身的特点。这一体制对员工的需求完全没有尊重,企业只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上。强调控制和服从,没有认识到员工和公司间的平等互惠关系。所以在新型的关系中要强调“以人为本”,即把员工的切实利益放在首位,以此来促进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员工除了公司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所以企业要设法帮忙解决员工家庭中的困难。若是遇到野外施工,更要对员工进行适当补贴和关怀。比如说按时发放员工工资.按法定节假日休假;高危行业提高薪资;准假制度趋于人性化。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提升到这一高度。

职工的利益要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尊重、理解和关心广大职工是实现员工利益的基础步骤,其次要在工作之余形成相关的奖励机制。员工和公司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员工帮公司创造利益,公司实现员工的价值。所以某些人自以为是的“利用与被利用”这一套说法是不正确的,实现了员工的价值后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更好地为公司创高收入。公司应想办法在条件艰苦的项目工程中,设法提高员工待遇提高驻地的生活条件,尽可能利用机械来代替人力,确保员工的休假时间和其他权利。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多开展各种业余活动来娱乐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给员工适当的减压。

(二)加强重视程度,着力构建和完善企业施工人员管理体系

(三)必须提高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来促进企业发展的飞速。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必须要看到,并且要在企业内树立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现代施工企业的特点是全面信息化,企业的管理,收集材料,运作,信息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组成、分布等也要应用信息化。及时处理相关信息,分类,流通等为人力资源进行创新。

(四)创新培训形式,使员工培训活动适应企业生产特点

创新培训形式,就是对原有形式的批判,这样不仅能使培训活动适应企业生产员工还能把最新的信息学到手。首先要立足实效,把原有的培训活动取缔,代之以最新的信息。把脱产培训和业余培训结合起来,全面有效地对员工进行了知识更新。定点培训具有死板性,流动培训能随时随地进行,利用工余时间,比如下雨天,节假日即可。多半是以学员的要求为主,而不是固定的授课制。还要有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得质量基本可以得到保证。其次,对于新岗位而言,要指定一对一导师带徒。为到岗的新员工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专门培训学习技术和管理。再者利于信息技术等手段广泛普及。路桥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所以员工较为分散等特点。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远程学习,在工余时间随时进行学习,不仅节省了培训费用,又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项目经理的素质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培训来提高。工程项目是路桥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要是企业项目部做好了就可以大大提升企业形象,经济效益,企业社会信誉等,同时工程项所具有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果就是企业发展的全权代表。项目经理作为管理者就项目工程对有了最高指挥权,这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对于项目经理的素质一定要有严格考核,就算有过相关知识的文凭和工作经验也不足以证明他的能力高低。在还没有看到项目经理的能力时还不能急于把任务交到他的手上。如果这样冒险的话只能给企业带来风险。所以单位还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培训来锻炼即将上任的项目经理。要想达到满意的效果就要进行如:实践体验,实地考察,认真学习等获得必备的素质。

(五)建立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引导职工发挥工作积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想在其中争得一席之地已是每个企业的目标。而完成这些竞争必不可少的是相关专业的人才和精良的设备,所以我们要在薪资方面突破,用这一优先权争得人才。就如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人的基本需求在得到满足时就会更注重较高层次的需求。从微小的个体逐步到集体的社会需求,近而由基本物质需求到精神领域的提高。所以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既要有较高的薪资还要建立起激励机制。对于员工而言,工资就是谋生的物质条件,而对公司来讲则是与同行进行竞争的必要条件。一旦员工的需求都达到满足了,那么公司的利益也就翻倍了。制定合理的薪资发放制度是很有必要的,由此就实现了员工的价值,还要依据工作质量进行奖惩;在员工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不仅可以提高生产还能促进积极性;相对于劳动强度大的车间要相对提高薪资,不仅如此还要进行适当补助;激励机制的考核要与薪资挂钩,对员工和公司双方面都公平。

参考文献

1 李锦洹.交通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陆桥视野.2009年04期

2 毛晓冬.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09年03期

3 王洪波.关于施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J].商业经济.2009年04期

4 叶礼.何明瑶.李乔.王潇潇.浅谈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成本[J].技术与市场.2009年04期

上一篇:论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 下一篇:林业采伐管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