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0 11:31:17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篇1

我于20*年元月取得技术员任职资格,同年被单位聘用为技术员,至今已4年。这4年的工作简历如下:

20*年元月-20*年12月在湖南长湘高等级公路衡阳路桥项目部任路基施工负责人。20*年1月-20*年8月在衡阳市西外环线二期工程任路基路面施工负责人。20*年8月-20*年11月在省道1811线改线二期工程任路基施工队队长。20*年11月-20*年5月在茶山坳大桥加固工程中任现场施工管理员。

4年来,在业务上,尽管组织上安排的工作岗位较多,工作地点的变换也比较多,涉及的范围包括了公路工程的施工、测量、试验及检测,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高昂的学习势头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坚持做到了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严于律己,奉公守法,以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全面地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技术能力方面,我坚持不断努力地学习,积极参加各项业务知识培训和对专业技术知识的不断探索,业务能力和理论修养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下面将这4年来完成的主要技术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任长湘高等级公路衡阳路桥项目部路基施工负责人

长湘公路是一条连接长沙至湘阴的重要高等级公路。我在衡阳路桥中标段被项目部任命为路基施工及结构物施工负责人。我认真履行了岗位职责,始终坚持第一线施工,即使生病也坚持现场监督及技术指导。长湘公路的路基及结构物施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施工进度和优良的施工质量。在大家的努力下长湘公路最终被评为优良工程,我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二、衡阳西外环线二期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负责人

20*年1月-20*年8月在衡阳市西外环线二期工程罗金桥至湘江三桥段任路基路面施工负责人。我认真总结了长湘公路的施工经验。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技术作风继续带到新的工程中。由于我平时积极学习各项施工技术,在娄涟公路等工程又学习过测量和试验。所以做起现场负责人比较得心应手。在路基路面施工中我认真履行规范要求,严格细心的指挥施工队伍。并充分利用进度图管理各施工队流水作业,保证了施工进度。在施工质量和进度并重的前提下,工程按时并保证质量顺利竣工了。

三、在省道1811线改线二期盐湖至荫田段工程任路基施工队队长

在省道1811线改线二期盐湖至荫田段工程期间,我担任路基施工队队长。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工序要求我认真做了以下工作。一狠抓施工准备工作。重点落实了拌和场的建设、水泥、砂砾材料的级配、配合比等实验数据的合格认定,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二是严格履行每道工序的验收,要求施工单位配备试验质检员;坚持每道工序先自检再进行验收制度,上道工序未经监理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不放过。有一段基层验收时整段路仅一点弯沉超过规定,结果还是让施工队进行了加铺,合格后在进行面层施工。在各方努力下,工程验收获得了市局好评。

四、在茶山坳大桥加固工程衡阳路桥项目部负责现场工作

20*年底,茶山坳大桥出现张裂缝,以不适用公路运输需要,市公路局决定对其进行加固维修。衡阳路桥接受了加固维修工程的施工任务。茶山坳大桥加固维修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为了能指挥和管理好现场施工队伍,我积极学习危桥加固技术知识。及时向省、市专家请教。多次针对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用实施。在茶山坳大桥加固施工中采用了多项新材料、新工艺,我们边施工边总结,对专用植筋胶植筋技术、锚喷施工等技术获的了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圆满完成了大桥加固工程,并得到了技术上又一次提高。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篇2

20*年元月-20*年12月在*长湘高等级公路衡阳路桥项目部任路基施工负责人。20*年1月-20*年8月在衡阳市西外环线二期工程任路基路面施工负责人。20*年8月-20*年11月在省道1811线改线二期工程任路基施工队队长。20*年11月-20*年5月在茶山坳大桥加固工程中任现场施工管理员。

4年来,在业务上,尽管组织上安排的工作岗位较多,工作地点的变换也比较多,涉及的范围包括了公路工程的施工、测量、试验及检测,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高昂的学习势头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坚持做到了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严于律己,奉公守法,以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全面地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技术能力方面,我坚持不断努力地学习,积极参加各项业务知识培训和对专业技术知识的不断探索,业务能力和理论修养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下面将这4年来完成的主要技术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任长湘高等级公路衡阳路桥项目部路基施工负责人

长湘公路是一条连接长沙至湘阴的重要高等级公路。我在衡阳路桥中标段被项目部任命为路基施工及结构物施工负责人。我认真履行了岗位职责,始终坚持第一线施工,即使生病也坚持现场监督及技术指导。长湘公路的路基及结构物施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施工进度和优良的施工质量。在大家的努力下长湘公路最终被评为优良工程,我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二、衡阳西外环线二期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负责人

20*年1月-20*年8月在衡阳市西外环线二期工程罗金桥至湘江三桥段任路基路面施工负责人。我认真总结了长湘公路的施工经验。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技术作风继续带到新的工程中。由于我平时积极学习各项施工技术,在娄涟公路等工程又学习过测量和试验。所以做起现场负责人比较得心应手。在路基路面施工中我认真履行规范要求,严格细心的指挥施工队伍。并充分利用进度图管理各施工队流水作业,保证了施工进度。在施工质量和进度并重的前提下,工程按时并保证质量顺利竣工了。

三、在省道1811线改线二期盐湖至荫田段工程任路基施工队队长

在省道1811线改线二期盐湖至荫田段工程期间,我担任路基施工队队长。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工序要求我认真做了以下工作。一狠抓施工准备工作。重点落实了拌和场的建设、水泥、砂砾材料的级配、配合比等实验数据的合格认定,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二是严格履行每道工序的验收,要求施工单位配备试验质检员;坚持每道工序先自检再进行验收制度,上道工序未经监理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不放过。有一段基层验收时整段路仅一点弯沉超过规定,结果还是让施工队进行了加铺,合格后在进行面层施工。在各方努力下,工程验收获得了市局好评。

四、在茶山坳大桥加固工程衡阳路桥项目部负责现场工作

20*年底,茶山坳大桥出现张裂缝,以不适用公路运输需要,市公路局决定对其进行加固维修。衡阳路桥接受了加固维修工程的施工任务。茶山坳大桥加固维修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为了能指挥和管理好现场施工队伍,我积极学习危桥加固技术知识。及时向省、市专家请教。多次针对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用实施。在茶山坳大桥加固施工中采用了多项新材料、新工艺,我们边施工边总结,对专用植筋胶植筋技术、锚喷施工等技术获的了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圆满完成了大桥加固工程,并得到了技术上又一次提高。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花卉苗木;产业;分析;对策

1 发展现状

1.1 浙江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浙江省花卉苗木种植业从业人员34.6万人,平均产值79695元/ hm?种植业第1位,花卉苗木产业已成为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1.2 路桥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至2010年,路桥区共有苗圃20余处,苗木花卉总面积140hm?,全区年产苗量为240万株,其中容器育苗13万株,良种育苗220万株;鲜切花、切叶植物面积为20hm2,盆栽植物46.7hm?,绿化观赏苗木73.4hm?。花木业总产值达2950万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2.3%。

2 存在问题

2.1 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土地价格高

路桥经济水平高,民营经济发达,土地价格较高;全区人口43.96万,人口密度较高,用地较为紧张。同时较高的地价成本对吸引外资或民间资本进入花木产业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2.2 土地流转难度大

台州市花木园区地处路桥区东南城乡结合部位,目前尚处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用频繁,农业用地在迅速地减少,发展花木业存在严重的土地要素的制约,土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工业企业可以征用土地,而农业企业只能租用土地,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花木生产又是个周期较长的项目,土地问题不解决,将严重挫伤花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2.3 土壤污染严重,立地条件不佳

园区内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和红壤。目前生态环境较差,大部分土地、水体已遭金属拆解作业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镉、铜、铅、锌、汞等)和多氯联苯,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耕作和生产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园区内局部土层较薄,承载力不佳。

2.4 劳动力成本高,劳动力短缺

路桥位于浙江沿海中心地带,工业经济发达,用工需求量大,劳动力和耕地成本较其它地区高出许多。另外,近年来沿海地区的工厂劳力荒也波及到花木产业,这将对路桥花木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5 专业人才短缺、流动性大

由于路桥区花木产业的起步较晚,投入不足,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对相关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主要表现在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实践型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专业技术队伍的不稳定。

3 结论和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府调控,加大政策扶持

改造生态环境理应由政府来买单,要最大限度争取市、区两级政府财政支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出台一系列有利于路桥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等形成一定规模后政府才可放手。

3.2 加快土地流转,加大招商引资

加强政策调研,创新土地流传机制,及时、认真总结各地在土地流转工作中的经验,指导各地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相关协议,确保连片开花和承包(租)者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应考虑出台更为优惠的花木生产激励政策。要广泛动员和鼓励有实力、有志向的苗圃、苗木生产、营销大户加大投资,扩大规模。努力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吸引非农资金和市外资金的投入,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土壤修复工程

政府首先要安排一定资金建设好道路、沟渠、排灌系统等基础工程,同时鼓励企业以自筹资金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形式建设一批智能温室大棚、钢管连栋大棚等高科技基础设施;建立客土储备基地,利用道路建设等政府工程建设需要移山、挖湖的,可以将黄土、表土以低价买入,集中储备,为花卉苗圃提供土壤修复之需。

3.4 实施科技兴花,加快科技推广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提高花木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出口创汇能力,通过不断技改创新,探索市场需要的、适宜路桥花木发展的新路子,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先进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重视花卉苗木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为花木生产提供人才保证。

3.5 注重特色产品,品种多样化

抢得先机,超前品种的发展形成特色拳头品种,带动整体发展才能够赢得市场。在先机已失的情况下,只有在形成特色拳头产品和发展超前品种上做文章,才能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减弱常规苗木的发展,转向以发展适应整个市场需求发展方向的彩叶苗木、庭院绿化苗、室内盆花和中高档盆景为主。

3.6 健全服务体系,建立信息网络

重视发挥现代信息手段的作用,建立信息化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手段,建立服务中心,及时准确地搜集国内外最新的花卉市场信息,为政府决策及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桥梁;公路;养护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imed at the county and township government highway bridge maintenance problem and situ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ghway Bridges in mainten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 focuses on the highway bridge daily nursing the necessity and improving maintenanc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free flow of traffic.

Keywords: bridge; Highway;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U44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的发展更可谓突飞猛进,大批古老的公路桥梁,在日趋增大的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技术状况快速下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桥梁垮塌事件也时有发生。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农村公路里程迅速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快速、便捷的农村公路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桥梁是广大农村地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农村公路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全面准确了解辽宁省农村公路桥梁的基本特征和当前的技术状况,确保其建设安全和使用安全,对辽宁省农村公路桥梁的基本特征和技术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农村公路桥梁养护和维修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养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如何养护管理好现有桥梁,保持桥梁的完好工作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桥梁的行车安全,这一新的课题已摆在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面前。

1. 桥梁和公路养护面临的问题

1.1 建设时间早,设计标准低

辽宁省县乡公路桥梁大部分是在 60、70 年代以前建设的,这些桥梁建设时间较早,设计标准低,承载能力较差,而且已使用了 40 年以上,远远超过了当时的设计使用年限。虽说乡村公路桥梁的超重车、集装箱车、大吨位车的出现较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桥梁的负荷,致使原本设计标准较低的许多公路、桥梁刚刚投入使用不久,就出现路面损坏、桥面板断裂等现象,加速了桥梁的损坏。超限车辆通行后,桥梁结构部分发生变形、裂缝、甚至沉陷、断裂等。

1.2 养护管理缺乏监管不到位

由于受传统养护观念的影响较深,各级养护部门特别是一线养护部门对于桥梁养护还引不起足够重视,不能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在日常养护中得不到及时修补。政府拨款的经费方式以及实施过程中不严格,很多管理机构的养护维修工程,缺少科学的规划和决策,

应建立并健全与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成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切实负责的具体工作。

1.3 遭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

大自然风霜雨雪的侵蚀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造成桥梁自身老化破损,洪水对桥梁的破坏很大,特别是山区,由于暴雨雷雨的袭击,往往造成洪水冲毁桥梁。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墩台基础埋置深度不够,沙砾河床被冲空,影响桥梁的自身安全,一旦洪水加剧,冲刷加剧,极易造成冲毁桥梁事故,中断交通,严重的甚至使整座桥梁被冲毁。再加上公路沿线的群众护路爱桥的思想观念淡薄,很多桥梁的栏杆被破坏严重,破坏了桥梁的美观和安全。个别群众在桥下捞去河沙,赢取经济利益,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和负担,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桥梁结构产生各种病害或出现缺陷,使用寿命大为缩短。

2 桥梁和公路养护和管理的措施

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应提高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设立专门养护机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组织好管辖范围内的农村公路桥梁的检查、维修、加固和改建等工作。

2.1 加强桥梁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目前农村公路桥梁管养专业技术人员力量薄弱、专业知识欠缺的现状,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助教方法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丰富人员的理论知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处理桥梁病害的能力。桥梁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较复杂的建筑物,由于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在桥梁养护方面技术工人的专业技术匮乏和欠缺;另一方面,对于过去的桥梁发生的灾害没有加强总结和学习,严重阻碍了桥梁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变上述状况,有必要对养护的工作人员加强这方面的培训,针对桥梁养护管理的认知,掌握桥梁检查、检测维修及加固的一些基本方法。

2.2 制定农村危桥改造计划

《规划》深入分析“十二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方向,公路养护管理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和农村公路护管理亟需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确定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养护优先、依法治路、科技支撑、体制创新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基本原则,并制定了全市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目标以及主要发展指标:农村公路中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 45% 以上,消除县乡公路中的断头路、等外路,相邻县市公路技术等级基本匹配;县、乡公路平均运行速度达到40 公里/小时;基本完成县乡公路中桥及以上现有危桥改造任务。确保安全畅通,拆除废桥、危桥。

2.3 建立健全桥梁管理体制和避免桥梁过度使用

建立健全桥梁管养机构,使工作人员明确规程,熟知检查内容,做好桥梁经常的定期检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对桥梁病害能及时发现并能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应配备必要的桥梁检查、检测仪器和设备,加强病险桥梁运行状况监测,随时掌握病害发展和安全运营情况。

2.4 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县级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维修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它也是一个牵涉因素很多的工作,必须加大法制建设,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制定新的法律填补漏洞,完善现有的法律;各个地区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法法律的前提下,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法规章程,这样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的顺利进行,并且严格惩治破坏公路桥梁的犯罪行为。

实践证明,发展桥梁预防性养护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桥梁养护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按计划科学有序地进行。确保公路交通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桥梁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桥梁预防性养护和信息化管理,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国内外养护先进技术,坚持做好桥梁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谢锦升. 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08

[2] 王雅红. 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J]. 科技与经济, 2007

[3] 施万满. 农村公路桥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4] 杜祥. 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现状及问题[J]. 科技传播, 2010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市政工程;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贯穿于全国地形各异的城市建设中,如同人体内的血管,贯穿于整个城市网络,因此,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对一个城市来说尤为重要。然而,道路桥梁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技术问题,其中桥面裂缝的处理以及路基的处理,均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依照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现状,道路桥梁的建设不仅需要资金上的支持,更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二、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能否较好的应用于工程施工的建设当中,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保障及工期和成本的控制,也影响到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最大的发挥。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施工建材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需要解决。为确保整体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正确应用施工技术是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之一。

(一)道路桥梁在某种程度上出现裂缝

道路桥梁裂缝问题在桥梁施工中属于一种常见问题,但其影响重大,它不仅会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美观,还会因为有损桥梁结构导致桥梁无法正常使用,以至酿成工程事故。在我国,混凝土是被广泛使用在很多建设项目中的主要材料,因工程项目的不同而对其使用的规则也有所区别。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施工人员往往不注重对混凝土的强度及硬度的调节,致使桥梁出现裂缝成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正是因为问题的常见性,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在总结桥梁出现裂缝的原因中,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差只占一小部分原因,其主要原因依然源自施工者对混凝土的处理不当而造成。一是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尤其是温度变化的影响,这就使混凝土结构的公路工程极易出现裂缝;二是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对配料的量的放入不科学、不尽合理,使混凝土的成分不够稳定,极易出现问题;三是不注重对混凝土表面的处理,使其因长时间暴露而引起断裂;四是对桥梁后期的保养不够重视也是引起桥梁裂缝出现的原因之一。

(二)道路桥梁钢筋的被锈蚀及其维护问题

架构桥梁的钢筋是支撑桥梁的重要支柱,钢筋锈蚀状况的出现,会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并严重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安全。出现道路桥梁钢筋锈蚀的问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原材料的质量是否过关,施工过程中有无进行防护处理,钢筋的外化时间是否过长以及潮湿的空气所造成的渗入式侵蚀,均是导致钢筋使用寿命缩短的直接原因。因为环境,比如说酸雨、尾气等不良的腐蚀性环境,以及原材料、施工等因素,也是导致道路桥梁钢筋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原因。同时,钢筋应力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钢筋的锈蚀。因此,在对道路桥梁工程进行维护时,一定要具备比较强的钢筋维护意识。

(三)桥梁的铺装层出现裂缝

桥面铺装时应力求少设施工缝。当桥面不宽时,以全幅一次性浇筑较好;桥面较宽时,也可分幅浇筑。然而不少施工队伍在进行桥面铺装时随意设置施工缝,且对施工缝的处理不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间歇时间过长,又未按规定设置施工缝,这些都严重地影响混凝土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在桥面铺装层施工前没有将梁板表面的松散砂石粒、泥污等冲洗干净;梁表面没有凿毛或者凿毛的密度不够,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桥面铺装层与主梁表面之间的粘接力,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性,车轮的冲击和荷载的作用很容易使桥面出现脱皮、裂缝、剥落等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对桥梁铺装层的工程质量的全面注意,在施工中,不能只流于做表明功夫。

(四)道路桥梁的工程施工人员素质不够

一般来说,我国的市政工程道路桥梁建设都在那些交通不是很方便,或者需要进行改进的地方,其中以一些属于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区,道路桥梁施工人员需要有着较为良好的自身素质。很多市政工程的建设中,因为占据了交通要道,有时也会与住宅小区、办公写字楼相隔较近,这种情况下我们尽量在不扰民这方面做到最好。此外,还有一少部分施工人员因为工龄较长、科班的出身,觉得自己懂技术、熟操作,在道路桥梁施工方面有足够经验,所以在对待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时常常态度松懈,结果造成马虎大意,犯下一些低级错误,以致于出现种种不该出现的问题。

三、针对道路桥梁中出现问题进行的解决方案

(一)水泥的选择

选用收缩性较低的水泥,合理搭配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关系。一般情况下,水泥强度比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大一个等级。如配置C30混凝土,使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水泥比较合适,可以达到合理的水灰比,保证施工质量。切记不能只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用高标号水泥、大水灰比的配合比。在现场一定要设置与施工规模和进度相匹配的水泥库,严禁不同厂家的水泥混用。

(二)钢筋的处理

钢筋的使用中,首先,钢筋的原材料质量是否过关是最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是避免钢筋腐蚀的最初准备。其次,是在道理桥梁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钢筋的防护处理,重点进行表层的保护,防止钢筋的外漏及潮湿空气侵入,由此,便可避免钢筋的腐蚀生锈,进而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

(三)注重建设中的每一个阶段。

注重道路桥梁建设中的每一个阶段,尤其是最易被忽视掉的桥梁铺装层的建设。铺装层的铺层存在很高的技术性,保证在铺装的过程不出现裂缝,其最主要的是做好防水处理及养护,做到温度与湿度平衡,在高温条件下施工,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使桥面温度升高,造成混凝土迅速膨胀而出现开裂。

(四)专业的技术支持。道路桥梁的施工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更需要强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作为基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作支撑,道路桥梁建设和修建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更离不开专业技术和专业人员的支持与指导。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我们将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技术上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是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技术的精湛与否,把本职工作细致入微的做好、处理好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每个施工者和技术人员都有一种“推此及彼”的心理,那么我国的建设就会少出现“豆腐渣工程”,这不仅是一种应有的职业道德修养,更是新世纪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五)加强道路桥梁施工人员素质的管理

1施工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时俱进,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更新,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开拓进取。

2施工人员应多利用业余时间多多熟悉美学、环保、水文地质等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对造出经济有美观的道路和桥梁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施工人员还要熟悉法律相关方面的知识,以利于维护工地与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且造出规范标准的道路桥梁,从而提升我国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承载着城市的交通命脉,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桥梁的新建、改建任务也因此更加繁重,并且对桥梁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须要认真分析桥梁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保质保量的完成桥梁的施工建设,严格遵守施工原则,经济合理地对材料进行利用,并在严格遵守国家批准的技术标准、执行施工规范的基础上,多多因地制宜,进行安全可靠施工、结构化施工,使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张俊. 浅谈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35).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路桥施工;砼施工技术;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路桥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加强世界交流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我国市政交通等基础建设越来越被重视,数量与日俱增,施工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混凝土在各种形式的施工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现代化路桥施工建设,混凝土结构在其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而在我国路桥施工的过程中,虽然很多方面都有所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混凝土在原材料的选取、施工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裂缝、蜂窝、孔洞等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加强路桥施工中砼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对我国路桥混凝土施工进行了以下探讨与分析:

1.探析我国路桥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施工问题

混凝土出现裂缝、蜂窝和孔洞、抗拉力不强等是我国路桥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尽管施工企业和技术人员已经十分注意采取措施控制这些问题的出现,但混凝土裂缝还是不可避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

在路桥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发挥着最主要的施工作用。但是,由于混凝土构件是带缝工作的,所以经常会产生裂缝,当裂缝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路桥工程结构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从而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和抗渗能力,这样就会缩短路桥的使用寿命,甚至发生重大危险事故等。

1.2混凝土局部结构会产生蜂窝和孔洞

路桥施工中所采用的大量混凝土直接加大了施工的难度系数,就我国路桥施工建设的情况来看,经常会因为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误差以及施工技术的不到位,再加上在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没有将内部空气排除干净,或者是混凝土自身的浆液渗漏造成表面的凹陷小坑和不平整,从而导致混凝土在局部结构上产生蜂窝和孔洞,而这些蜂窝和孔洞会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直接影响桥梁的质量。

1.3混凝土抗拉力不强

普通的混凝土是由水泥、碎石等和水搅拌后再经过硬化而形成的一种混合材料,其中起骨架作用的是砂石,它能有效抑制水泥的收缩,而水泥和水会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但是水泥和砂石都是易脆性的材料,抗拉力不强,当混凝土受拉或受弯,在很小的拉应力下就会开裂,这也是路桥施工常见的问题[1]。

2.探析混凝土施工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

2.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外部环境形成的高温差导致混凝土变形,一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外在重量过大超出混凝土结构所能承受的负载能力,这样就造成了有害裂缝的出现;施工后期养护不当和一些化学反应也会产生纵向、横向、斜向等各种形式的裂缝,特别是细长的薄壁结构更易出现。因此,在路桥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多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裂缝的产生,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从而确保路桥工程的最终质量。

2.2蜂窝和孔洞产生的原因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多路桥施工企业根本就没有重视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在操作工序上没有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材料配置,再加上混凝土模加工不到位,随机性调整和周转过多,从而导致混凝土局部变形,出现漏洞,所以骨料的间隙之间没有混凝土浆,当它们在干硬后就会形成蜂窝、麻面和气泡等,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路桥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由于对混凝土搅拌和浇筑之间的时间比把握不准确,混凝土在浇筑时水和原材料会发生分离,这样就造成了混凝土结构不密实,根本不能有效地发挥混凝土功能的最佳效果。而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在进行振捣时技术不过关,有的地方振捣过多,导致骨料下沉,有的地方振捣又不足,造成混凝土结构疏松,这样撤膜后蜂窝、麻面等频现,干裂问题也经常出现[2]。

3.探析加强路桥施工中砼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确保整个路桥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施工企业应该经常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通过专业人员手把手教学、施工人员进行操作练习或者开展讲座等不同方式的学习,以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这些技能培训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在提高工作熟练度的同时,还能加强他们对机械的应用能力,从而增加信心,提高生产效率,大大减少安全隐患[3]。

3.2选择级配良好的混凝土原材料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出现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这就要尽可能控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外部温度之间的差距,而原材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安定性好的水泥和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级配良好的骨料,从而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少裂缝的出现。

3.3加强施工控制制度,严格推行验收管理

对于路桥施工企业来说,施工质量的保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专业技术水平,另一个就是施工质量监控人员的严格把关工作。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路桥施工中砼施工技术,还应该不断完善施工控制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健全的施工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如果遇到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就要做好记录,要求施工人员立即返工,直到工程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4加强后期养护,抵抗混凝土开裂应力

在尽量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的前提下,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当施工完成后,应该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同时要尽量让混凝土保持湿润的状态,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表面不会因干燥而开裂,使混凝土能够获得最佳的硬度和强度,有效提高混凝土抵抗开裂应力的能力[4]。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路桥施工中砼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混凝土裂缝、蜂窝和孔洞以及抗拉力不强等直接影响着路桥的施工质量,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更制约着整个路桥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路桥施工中砼施工技术水平是一项复杂而又紧迫的工作,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完善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等方式来降低路桥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从根本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整个路桥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促进整个行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信小龙.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No.23312:167-168.

[2]潘秋丽.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228.

[3]罗庆勇.浅析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262.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篇7

本人自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公路桥梁建设、公路工程相关的专业工作,本人考取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工程与管理专业,三年的学习,使本人积累了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年获得实验员证书。先后从事公路养护,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技术管理,赤大高速、赤通高速工程施工测量、工程监理、试验室,参与了水泥砼路面破板修复工程,任技术负责人,线湾至镇段二级公路测量,二级公路路面改善工程,期间担任技术负责人,还参与了公路工程处科研项目——旧砼路面不同加铺层结构设计试验。任该项目技术负责人.

二、勇于创新,总结经验。专业技术工作水平在实践逐步提高

年月参与了二级公路路面改善工程建设,在该项目中,任技术负责人,对在水泥稳定砂砾机械化施工中,机械配备,材料用量及控制,工艺流程及工程质量控制起到了良好效果。总结了《沥青路面春季翻浆处治方法及要点》,在春季雨水过多,不利于沥青路行车的状况下,主要采取三种处理措施:(1)开挖路肩明沟:春初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6-8开挖一道横向明沟。及时排降除路面水份。(2)挖横断面或路基明沟,不致使路面积水。(3)挖渗水坑,在易于翻浆的路段,挖成直径20-40cm左右的坑,人工定期掏出坑积水。近几年工程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梁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类型。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只要能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措施得当,公路水毁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三、敢于探索,理论结合实践,专业技术工作成绩显著

年月,担任水泥路养护工程队技术员,在县公路管理局列养里程中,国道二级水泥砼路面有49km,省道公石线有49.5km,为了交通行车舒适,找出一条即经济又合理的水泥砼路面破板修复办法,通过实践观察发现破板的主要原因是基层不稳定造成的,影响基层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雨水渗透到基层,在荷载的作用下,基层开始变形发生唧泥,对这种现象,我们为市养护科提出要加强对水泥砼路面进行缝养的建议,采用科学的缝养和高密度缝养材料,对遏制水泥砼路面的破碎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受到了市局的领导表扬。

年国道黑狗当大桥工字梁生生位移,桥面铺装板破裂,桥梁伸缩缝损坏,被省市专家确定为危桥,需要加固维修。我担任该项目技术负责人,针对大桥各种病害,通过近十天观察,报省市批准,采用简支梁稳定工字梁,重新布筋进行桥面铺装,通过四个多月的维修加固,经省市检测为合格优质工程,大大的提高了桥梁的通行能力,行车安全有了保障。该项目受到了省市领导好评,市养路科在此召开了全市桥梁维修加固工程现场会,个人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年四月完成了国道二级路面改善工程j标段施工任务。我担任技术负责人,在老油路基础上进行加铺砂砾下基,在施工中发现老油路路面呈块状,且极不稳定,上报给市局,经实地察看,本人建议挖除块松动油路基础,进行局部挖一补一措施,通过弯沉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合格,此项目被评为优质工程。年月担任沙刘接线改建工程技术负责人,在处理软基时,k00300-k00500有200米软基无法处治,因路基旁为一水堂,在下挖无望的情况下,结合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进行石灰桩处冶后,再进行底标号砼下基施工,三天后通过弯沉检测,容许值在标准范围内,完全合符二级公路建设标准,受到监理和业主的表扬。

年月参加了路段项目试验工程建设,任技术负责人。因为线是连接我市至国道的主要干线,对我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省公路局科研项目要求,其主要是目的在于比较旧水泥砼路面上不同结构加铺层在相同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及相同交通量情况下各种加铺层的使用寿命,防止反射裂缝的能力,找到适合于西部实际情况,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及施工方便的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改建的典型结构。在市公路局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参与了项目技术科各种承载力试验及cbr值检测,对板块不同部位进行了弯沉测量。参与了初步测量,设计到实际施工放样,水准点恢复及中线测定,为其提供了第一手数字依据,在经验交流会上,受到了领导好评,该项工程初步评定为优质工程。

四、严标准、严要求,力求专业技术工作迈向新台阶。

年从事公路工程技术工作以来,我严格要求自已,结合理论知识应用到公路大中修施工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实践和良好的社全经济效益。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作为一名合格的技术负责人,我严格工程质量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做好项目经理的助手,在技术上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要总结实践经验,在几年的技术人员任职期间,很好地履行了技术职责,多次受到在职工作单位领导表彰。

路桥专业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桥梁养护;现状;成因;建议

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交通行车的安全和畅通。如今,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运输对桥梁的通过能力和承载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公路桥梁负荷日趋加重,随之桥梁病害发展加剧。基层养护部门对于桥梁结构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重建不重养”、“养路不养桥”的现象,从而导致桥梁结构的过早损坏。因此,全面加强对桥梁的养护与管理,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应结合桥梁的技术状况,既要重视对不适应的桥梁进行加固或改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又要加强对桥梁的日常养护,使之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1桥梁养护管理现状以及面临问题

公路桥梁普遍存在“重建不重养”的现象,很多桥梁处于失养状态。比如桥面破裂不平整。由于不及时养护,桥面坑槽较多,起伏不平,由跳车产生的冲击作用,增加了对桥梁构件的破坏速度。桥面泄水孔道堵塞严重。桥面不清洁,疏通清扫不及时,有些桥上长期设集市摊点,桥面积水严重,污物较多,既影响行车,又影响行人,加速了桥面结构的损坏。国、省干线公路限载、限速、限宽等禁令性标志桥梁设置相对较好,县乡公路几乎没有设置。目前大吨位车辆日益增多,而不少桥梁其承载能力有限,有“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存在。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量将会急据增长。这就增加了桥梁的疲劳程度,加快了桥梁的老化和损坏。目前公路桥涵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较低,手段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普遍,与当前公路交通的发展形势不适应。具体表现为:

1.1养护管理不到位

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普遍存在养路不养桥、重建轻养的思想,造成桥梁失养。引道路面与桥衔接处不平整,桥头跳车、桥栏杆损坏、伸缩缝填塞时有发生。泄水孔堵塞问题以及由于施工和交付使用出现的变位、沉陷空洞、裂缝等毛病,在日常养护中得不到及时修补,造成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活动支座失去活动能力等病害。这不仅降低交通安全舒适水平,而且其发展直接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寿命。

1.2技术力量薄弱

桥梁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建筑物。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在桥梁养护方面大多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另外,养护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很难客观、全面地检测和记录桥梁的病害及其运行状况。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检测仪器配备不到位,造成不能准确描述和判断桥梁性能,且对一些轻微病害处理不当或不作处理,造成桥梁的管养缺乏科学性。即使有附带管理的人员,其桥梁养护管理方面的知识、专业技术也是比较缺乏的;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各地在桥梁管理方面所取得的经验表明,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总结交流,因此妨碍了桥梁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

1.3养护资金不足

桥梁养护和维修经费不足且不能及时到位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热潮的兴起,各地的公路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资金筹措压力很大,因此,许多已建桥梁的检测不能及时到位,养护和维修不能具体落实。特别是基层养护单位,由于基础薄弱,加上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等原因,基层公路桥梁养护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检测手段落后,养护人员对桥梁进行常规检查时主要靠目测,难以发现病害

1.4缺乏科学规划

当前,一些公路管理机构往往是在桥梁病害发展到损害公路正常通行能力时才开始考虑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而科学的管养应建立在长期稳定的跟踪检测和评价系统之上,根据科学评价决定养护维修实行的日期、间隔、内容和流程。有的管养机构虽然也对桥梁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价,但由于没有标准的操作流程和工作手册指导,导致检查数据量不足或数据可靠性差,不足以为科学制定长期养护计划提供详实的数据参考。

2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建议

2.1提高对养护管理认识

切实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抓好桥梁建设工程的质量,对于桥梁改造工程,严格质量管理,把好材料质量关,加大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力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桥梁建设质量。明确桥梁养护工程制度,应安排具有资质的专职桥梁工程师具体负责,承担起桥梁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切实纠正“养路不养桥”的工作意识。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引入竞争机制,应当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我们既要重视对桥梁的加固和改建,又要加强对桥梁的日常养护,使之处于完好状态。强调科学、先进的养护管理,重视经济技术比选及环境保护措施。

2.2严格落实管理制度

我们要全面贯彻执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桥梁检查管理工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做到对所有桥梁实行桥梁卡片身份证和技术状况评定健康证两证管理,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畅通。加强桥梁检查和检验力度,必须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的要求对桥梁开展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系统地掌握桥梁技术状况,较早地发现缺损和异常情况,提出养护方案,保证行车安全,延长养护桥梁的使用寿命。

2.3加强人员培训

由于桥梁专业性、技术性较复杂,在桥梁养护方面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有必要加强对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技术干部、技术工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掌握桥梁检查、检测维修及加固的一些基本方法,强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技术更新。可以经常组织参加经验交流,参观学习,及时了解国内外梁养护管理的发展动态。引进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把桥梁养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4加强检测设备配备

桥梁养护管理专业性较强,各级公路管理机构设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并制定桥梁养护工程师的职责。分期进行基层桥梁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桥梁检查、检测、维修、加固和日常养护的基本方法。桥梁检查检测要对桥梁的上部结构、附属构造物进行观察、测量,有许多工作要空中作业。没有专业的设备和仪器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尤其是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需要的设备,仪器要尽快配备,使检查的手段现代化、科学化,这样才能得到客观科学的数据。在公路小修保养计划中桥梁的养护经费适当增加,且养护经费应专款专用。

3结语

上一篇:专业技术能力总结范文 下一篇:记者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