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健身方法(二)

时间:2022-10-15 10:20:20

中国传统健身方法(二)

坐式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又上八段锦,小八段锦。其特点是以按摩动作为主(自我按摩)。本文根据传统方法,通过实践,加以整理,姑试修订。

第一段 干沐浴 这段动作分为若干小节,其作用在于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经络,灵活关节,调和气血。

1 浴手――两手合掌搓热,再互擦手背各数十次。

手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的起止点,摩擦手能使手部气血调和,对心、脑、眼、牙等的保健有积极作用。

2 浴臂――互擦手臂,右手掌紧按左手腕内侧,用力沿臂内侧向上擦到肩膀,再翻手由肩外侧向下擦到左手背,反复十几次,换左手如法擦右臂。

臂部有三个重要关节,正当经络的要道,浴臂能通经活络;使关节灵活。

3 浴头――用手指不如用梳子,最好用2~3排齿的梳子。手握梳子分别从左右两边连带头皮一齐梳(手法宜轻),刺激头部诸穴。早晚各梳数十次。

头为一身主宰,是诸阳所会、百脉所通,梳头可以促进诸阳上升,百脉调和,气血不衰,能平衡血压。常梳发还可改善头部末梢循环,有利于发的生长与美化。

4 浴眼――按摩眼周穴位,如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印堂、太阳各穴。

此法可使眼部气血畅通。肌肉保持丰满,不易发生眼睑下垂现象。亦可防治近视。按揉太阳穴,可抵抗风寒侵袭,防治头痛。

5 浴鼻――两手拇指微屈,以指背对鼻翼两侧迎香穴上下擦数十次(手法宜轻)。

6 浴胸腹――右手掌按在右乳部上方,手指向下,用力推擦到,左肋处,换左手依法行之,左右为一次,推擦数十次。

胸腹部为五脏六腑所在,穴位密集,浴胸擦腹,可促使呼吸、循环、消化等生理功能强化。

7 浴腿――两手抱紧一侧大腿根部。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回大腿根部,来回数十次,两腿擦法相同。

腿是负担上身的骨干,有三个关节,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经络要路。浴腿可增强腿肌,使关节灵活,防止腿疾。

8 浴膝――两手掌心紧按两膝,先一起向外旋转,后向内旋转,各十几次。

膝关节在人体活动时承受重量最大,而血管分布较少,故最恶湿怕寒,易劳损。经常浴膝,可提高膝部温度,驱逐风寒,灵活筋骨,增强膝功能。

第二段 鸣天鼓 两手掌心紧按两耳门,各以中指和食指叩击枕骨作咚咚声,每叩击七、八次后,两手掌离开耳门一次,如此三、五次。

枕骨是十二经络的诸阳经聚会之所,又是小脑所在部位,轻击可清醒头脑,增强记忆。两耳内有前庭等神经装置直通大脑,手掌开合使两耳鼓膜震荡,可以加强听觉,预防耳疾。

第三段 旋眼睛 端坐凝神,头正腰直,两眼向左旋转七、八次,然后向前注视片刻,再向右旋转七、八次,闭目稍息再睁开,视觉特别明朗。

常运目,大有益。

第四段 叩齿 牙齿互相叩击数十次,早晚行之。

叩齿能强化牙龈:坚固牙齿,以促进消化功能。牙健肾亦强。

第五段 鼓漱 闭口咬牙如含物状,鼓动两腮如漱口数十次,待津液满口时,分三次缓缓下咽。

口津有解毒免疫和助消化的功能。

第六段 搓腰眼 两手对搓发热,紧按两侧腰眼,用力向下搓到尾间部位,然后上搓到两臂后屈尽处,搓数十次。

腰眼居带脉(环腰经络)之中,也是肾脏所在部位,最喜暖恶寒。常搓腰眼可以温肾壮腰,疏通带脉。

第七段 捶背拍胸 两手臂同时向左摆动,躯干略向左转,左手背捶打背部,右手掌拍打左胸,然后如此向右行之。反复各数十次。

背胸部有许多穴位,支配着内脏的活动,尤其是背部的督脉和太阳膀胱经,在经络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背胸部的捶打,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第八段 搓足心 两手搓热后搓两足心各近百次。

足心属足少阴肾经,久搓可导引肾脏虚火及上身浊气下降,舒肝明目。足心又有人体第二心脏之说,久搓足心涌泉穴,有降压功效。

注意事项:

1 此功分八段,十五个动作,只要动作和要领正确,顺序不拘。操练前应净手。

2 在操练之前先行深呼吸,用鼻吸气,同时舌抵上颚,然后用口呼气,舌放下。一呼一吸为一次,共八、九次。

3 操练时心静神凝,排除杂念,可以意守肚脐(中丹田)。

4 全套动作坐着进行,寒冷季节可在被窝里进行。

上一篇:殃及下一代的TORCH感染 下一篇:食不厌“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