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方式转变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10-15 05:39:09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方式转变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教育在不断快速发展,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每一位学生、教师、家长甚至全社会的焦点。所以,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要鼓励教师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业实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机会,让学生鼓足干劲,从一名就业者向一名创业者转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创业教育。

关键词: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 教育方式

v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全社会的焦点。在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在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再一次肯定了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事项,所以,健全与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教育体系势不可挡。

一、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1.开展创业教育能适应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高等教育在不断普及化,各高校相继扩大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也因此快速增加,让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毫无优势可言。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落实创业教育,让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创业的要领,与此同时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让毕业生不再被就业者这一角色所束缚,还能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职业岗位。

2.开展创业教育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急需一批拥有创造力的劳动者,对其加以开发与培养,进一步加强引导其自主创业的教育。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所以,高职院校进行创业教育刻不容缓。

3.实施创业教育能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起创业即就业的理念。目前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并且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呵护,在长辈爱护中成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怕苦怕累怕失败的性格特点。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依据社会现象、学生的心理特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矫正学生陈旧错误的就业观念,重新树立正确的自主创业观,正确对待创业与就业,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分显现。

二、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要想开展创业活动,不可缺少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高职毕业生要拥有不怕挫折、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积极主动、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够创造人生的价值,真正改变学生的就业观,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仅能够实现自主创业,还能带动其他人就业,实现自我价值。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创业精神,而创业精神是高职毕业生的精神动力。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创业的含义。

2.深入就业市场调查,培养社会需求的合适人才。只有了解市场需要什么人才,高职院校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专业与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实业型人才,指导学生的就业创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市场调查得越深入、越仔细,人才培养就越有针对性,那么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才会更加自信与底气十足。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入市场,对企业进行走访,针对各行各业的岗位而展开人才调研活动,并将有效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归纳,这样才能设计出较强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与专业设计。

3.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指导机制。要想搞好创业教育,关键是教师,多元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要尽可能组建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队伍,规划好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有计划地安排相关课程的教师接受培训或继续教育,加大创业教育领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名师等投身于教育工作中,不断丰富授课教师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要定期安排创业教育的教师见习锻炼、企业实习,熟悉企业的管理流程或掌握企业用人的标准。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发展咨询顾问、创业投资专家、成功校友或创业典型人物到学校为学生授课,以其丰富的实战经验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创业是一项有趣、富有挑战性的事情,更好地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与水平,提高创业教育的时效性。

三、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模式中,创业教育是其一项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一定要大力推动与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让学生拥有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精神,成为一名合格、有担当的创业者,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与社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燕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基础学科的渗透与实践――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51-55。

[2]马长世 温贻芳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3,71-74+82,

[3]赵玉肖 任海萍 浅析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J].交通职业教育,2012,03,29-30+56。

[4]徐天舒 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体系创新[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66-68。

[5]任湘 易自力 夏金星 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基于湖南省四类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J].高教论坛,2008,05,93-96。

上一篇:谁的眼睛,在看谁 下一篇:宽叶片螺旋钻杆加工工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