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艺术浅谈

时间:2022-10-15 04:17:57

音乐教学艺术浅谈

高级技工学校学习阶段,学生生理、心理日渐成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对一些音乐理论性问题也开始关注。随着网络技术和音响媒体的普及,学生接触的音乐面越来越广,看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新颖,因而学校音乐教育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具体在教学领域要打破原有的传统型单一化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勇于创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适时牵引,使学生自始至终地融入到音乐意境中去。我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开启学生的智能,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多变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活动中融入自己的理想,培养创新能力。音乐课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每一堂课都生动难忘。

一、激发学习兴趣

高级技工学校音乐欣赏课内容繁多,涉及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不认真听,不动脑想。鉴于这种情形,我就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比如,在欣赏古代歌曲《阳关三叠》时,我运用了音乐欣赏法,先从田震的歌曲《干杯吧,朋友!》入手,这首歌曲是前几年市面上非常流行的歌曲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通俗易懂,学生比较喜欢。听完这首歌曲后,让学生体会出其中所表达的含义是对即将远行朋友的一种依依不舍之情,之后,设问古代人是如何表达送别时情感的,从而自然地引出欣赏重点《阳关三叠》。此后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出这两首歌曲虽然思想内容相近,但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而风格迥异。采取这种授课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拉近了教学内容与时代的距离,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还总是努力创设一些互动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提问、讨论甚至争论,每节音乐课我都抽出一点时间让几位同学上台当小音乐家,谈谈对音乐的看法,介绍自己喜爱的乐曲或进行配乐诗朗诵等。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无论内向或外向的学生都能各抒己见,在台上情绪饱满、充满自信、侃侃而谈,一年的音乐课让每位同学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特别是让其他学科不够理想的同学有了成就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重视视听结合

音乐虽然是听觉艺术,然而在音乐欣赏中如果能结合视觉功能,发挥视听能感的作用,创设音乐情境,那么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会更容易些,更深刻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对新异事物的好奇。如在《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欣赏课中,我投其所好,借助动画手法演绎的《梁祝》让同学们去欣赏眼前精彩的一幕。在动画片《梁祝》中,同学们非常喜欢的萧亚轩,以低沉声线给梁山伯配音。刘若英则演绎了活泼多情的祝英台形象。台湾著名主持人吴宗宪以充满喜剧感的语调再现着那个长着酒糟鼻的反派人物马文才。幽默搞笑的画面,深情感人的音乐,同学们还没来得及做任何准备就已被完全吸引并征服了。他们睁大眼睛注视着屏幕,听着声音,看着画面,从而怡情悦心,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喜爱音乐的兴趣及参与音乐教学的强烈愿望。视听结合,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仅感受到音乐美,而且享受到剧情美、背景美、语言美、形体美。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和情感同步。《梁祝》第二课时,安排同学们“听”音乐,只是静静地、纯粹地“听”音乐。在没借助动画片《梁祝》时,学生对完全“听”音乐不是很感兴趣,只有极少数同学能真正听完全曲,绝大多数同学听不到一半就显出不耐烦的神情。可如今,再看看那些“听”《梁祝》的学生,那么专注,那么感动,从他们的表情与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的感觉。音乐教学必须贴近学生,音乐教师则应同学生一起享受喜怒哀乐。音乐老师要走出单纯演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激励者、促进者、指导者、协调者,而不是一个好与坏、错与对的评断者。这样才能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创新,才能做到积极参与教学。

三、诱导情感欣赏

情感欣赏过程是欣赏者对音乐直感式的感情体验,如听到《春节序曲》会在管弦乐奏出的快速、明亮的音乐主题中,获得欢乐和兴奋的感情体验;当听到《,你在哪里》缓慢柔情的主题,给我们带来怀念缠绵的感情波动。也就是说一首乐曲是快活的,或是悲哀的,这种体验应在正确的音响感知的前提下,很自然地感受到。这些感受,可能只是欣赏者对乐曲基本感情的初步体验,而不能真正了解乐曲感情内在含义的情感,因此需要进一步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这要求欣赏者在凭借感性进行感情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性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这是情感欣赏的深入过程。感觉到了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地感受它,情感欣赏是逐步深入的过程。

总之,高级技工学校音乐教学并不可怕,关键就在于老师用心何在。如果把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具体化了,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避免在音乐教学中寻找非音乐的信息,加强学科本位,则无论是学生的参与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不偏离音乐的轨道,建立在对音乐的准确、深入理解之上,注重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注重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音乐,提供一切可供操作的实践参与活动,依据不同层次的学校,面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时间安排、内容取舍上合理分配和运用,明确高中音乐课应以鉴赏音乐为主,明确高中音乐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让学生做什么。

上一篇:美术欣赏教学浅议 下一篇: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