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武术运动员要注重基本功训练

时间:2022-10-15 03:00:17

少年武术运动员要注重基本功训练

拳谚云:“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足见基本功之重要。

现在许多少年武术运动员初学武术时,很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急于求成,总想多学点“套路”多学点“绝招”,对于武术基本功动作和套路,只求动作会做,不求扎实,结果在练习套路时动作走形,节奏掌握不好,协调性差,缺乏基本功的训练还突出表现在散手练习上,出手缓慢,步法迟钝,对方的拳脚封不住,躲不开,应变能力差,更攻击不了对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因此,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已成为初学者急待解决的问题。

过去民间一些拳师教徒,讲究先“蹲三年架子”(指站柱)实为指导武术基本功训练,在这三年里,师傅不说招,故称“苦练三年”,三年后有了一定的基本工底,力量、速度、柔韧性等素质提高了,已具备了“使招”的身体条件,所以,师傅教招法时,一说就会了。故曰“一点就破”,这很符合“框寸见尺”的道理和武术更要强调基本功的特点。“苦练三年与一点即破”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苦练”是必要的准备,“一点即破”是必然结果,许多出类拔萃的武术新秀,他们炉火纯青的功夫,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单靠老师一点就有的,而是在老师教练的指导下,靠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换来的,所以,希望所有的习武青少年都应在基本功上多下点功夫,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武术基本功包括桩功,腿功,腰功和臂功,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应练习站桩、压腿、下叉、踢腿、甩腰、翻腰、抡臂冲拳、推掌等,练习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韧带性和肌肉力量。第二步学练一些武术基本动作,如:手法中的拳掌,腿法中的里合外摆、弹、踢、踹、前后扫等,腾空动作中的飞脚,旋风脚、摆莲、跌扑动作中的抡臂,鲤鱼打挺等,这些动作对于锻练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柔韧性都十分有益,武术基本功的训练目的就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锻练柔韧性和协调性,培养武术意识,因此要一个动作一个动的认真学、认真练,达至正确熟练的掌握。

再进一步就是练习初级套路,初级套路基本上就是由武术基本动作组和而成的。因此,它是身体素质和武术意识综合提示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锻练是非常重要的,单个动作只要求正确熟练的掌握要领,而套路练习不仅要正确掌握动作组合,而且要求“眼神”“呼吸”“节奏”“劲力”。“眼神”是指练拳时“眼随手动”“目随势注”,动作与眼神紧密配合,做到“目似闪电”“势如奔马”。“呼吸”是指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武术中认为有“提、托、聚、沉”四种呼吸方法,如果不注意呼吸的方法,会影响练功的效果。“劲力”要求顺达、恰当地掌握动作中的发力时机,武术不可无力,无力显得松懈,漂浮,但是掌握不好发力时机,就会显得呆板,僵直。“节奏”是指武术有动静虚实,轻重起伏等对立因素,形成不同的动作节奏,练习中要求恰当地掌握好动静刚柔、虚实快慢的相互转换,使节奏解明,明显。这四个方面包含了很高深的学问,这需要少年运动员在教练指导下,反复练习,慢慢体会。

总之,少年运动员要练好武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用功”“用心”二点,用功就是要下苦功夫,苦练习,用心就是要动脑子,认真研究,对学过的东西都要自己体会和认识,只有勤学苦练的人才能体会得最深,提高得最快,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成为优秀的少年武术运动员。

上一篇:短跑途中跑摆动腿技术 下一篇:浅谈发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