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体会

时间:2022-10-15 01:01:1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方法 选择近3年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患者,进行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28例患者均经治疗后,患者的腹痛症状以及腹胀等其他症状均有明显缓解,症状缓解时间为4~17 d,平均缓解时间为(9.85±6.36)d。经治疗胃肠减压量为(214.83±130.64) mL/d。患者腹部平片显示,肠管及肠鸣音等其他症状其明显减少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有效手段确诊后,经禁食、营养支持和抗感染等临床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减轻痛苦,因此本文为EPII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确诊;保守治疗;禁食;营养支持;抗感染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是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逐渐被临床医师熟识,主要诱因包括腹部手术创伤、无菌性炎症反应等导致的肠壁水肿、渗出、粘连,继而引发肠梗阻[1]。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肠瘘、腹部重症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一方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体的痛苦,另一方面易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对于其治疗方法的探讨意义重大[2]。然而,EPII与一般肠梗阻在病因与发病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的方法具有差异[2,3]。因此,本文旨在探讨EPII治疗方面的特殊性以及其特别的处理方法,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EPII在治疗过程中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提供参考,提高本病的治愈率。本文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对其治疗体会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6~73岁,平均(43.8±12.5)岁。主要包括小肠破裂修补术5例,急性阑尾炎5例,肝破裂修补1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1例,因胃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4例,结肠癌根治术1例,胃癌根治术2例,卵巢肿瘤切除术3例,胆道术3例,剖宫产3例。EPII的发生时间:术后5~7d患者 6例, 8~14 d患者14例, 15~28d患者8例,平均(11.3±2.9)d。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10例(37.7~39.3 ℃),27例患者出现腹部持续性胀痛症状,18例患者具有呕吐症状,25例患者发生停止排气及排便症状。EPII患者的关键体征发生情况统计:24例腹部压痛,10例肠鸣音亢进,2例腹部扪及包块,19例肠鸣音减弱,1例肠鸣音亢进并伴有气过水音,28例患者的腹部平片均有小肠积气、积液表现; B超检查18例,其中11例提示有中小量腹腔积液;经 CT检查患者20例显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小肠壁水肿,有不同程度增厚和粘连,肠腔内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液、腹腔内渗出等。

1.2诊断方法 EPII患者主要症状为腹部术后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确诊诊断可通过腹部立位平片、 B超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判断,结合体查特征确诊[3,4]。具体如下:有近期(1~3w)腹部手术史(短期反复手术),且术中广泛分离粘连;患者术后一度恢复肠蠕动,于术后1~3w左右进食后出现肠梗阻的症状;排气、排便停止,伴有腹胀为主症状,其次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腹部压痛不明显,疼痛的具置不固定,一般情况下,无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出现减弱或消失症状; X线检测可见肠管扩张,具有多个气液平面;腹部CT表现,腹腔渗出以及肠壁水肿增厚等。机械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多有肠型和腹胀不对称,肠管无广泛水肿,而腹部CT扫描时可以看到积气以及积液的不对称扩张肠袢。术后麻痹性肠梗阻(Postoperative paralytic ileus)主要临床症状为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而腹痛则不明显,腹部CT检查,以肠管均匀一致的扩张积气为主要表现。

1.3 方法 所有患者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基础上,采取如下具体措施:①禁食和持续的胃肠减压,积极纠正患者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②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每日进行静脉滴注,按照 84~105 kJ/kg标准(每日葡萄糖:2~4 g/kg;脂肪: 1~1.5 g/kg;氨基酸: 0.6~1.5 g/kg[5];氮量: 0.1~0.25 g/kg),补充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以及适当的维生素,以便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纠正营养不良以及低蛋白血症;肠道适当休息;给予患者每日 6 mg的生长抑素,持续 24 h静脉输注。③地塞米松每日一次静脉滴注,连续使用 3 d;并给予H2-受体阻滞剂;④给予奥硝唑及广谱抗生素等预防感染;⑤肠功能恢复后,肠内营养制剂瑞素 500 mL,分次口服,加用中医针灸和腹部理疗等,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等[6]。⑥有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血浆白蛋白,温盐水洗胃、灌肠,清除肠腔内蓄积的粪便。

1.4治愈标准 腹痛消失,自恢复排气排便后24h内,胃肠减压,胃管引出液少于400mL,无胆汁,肠鸣音恢复正常,停用生长抑素后,临床症状体征无反弹;腹部柔软,X线检查无异常;恢复饮食后,无梗阻症状。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本组28例患者均经治疗后,患者的腹痛症状以及腹胀等其他症状均有明显缓解,症状缓解时间为4~17 d,平均缓解时间为(9.85±6.36)d。经治疗胃肠减压量为(214.83±130.64) mL/d。患者腹部平片显示,肠管及肠鸣音等其他症状其明显减少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见表1。

3 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为腹部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因各种腹部手术创伤、无菌性炎症反应等引起的肠壁粘连等导致[1]。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对于其治疗方法的探讨意义重大,有益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目前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首先需要禁食和及时补充营养,提高患者抵抗疾病的能力,保证机体正常运转所需能量,此外应积极抗炎抗感染,缓解症状,改善肠功能等。治疗期间,应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腹部体征等症状的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进展,一旦出现肠坏死征象,应立即进行中转手术[4~6]。为了进一步减少疾病的发生,预防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腹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术前严格无菌操作,术中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组织,术后及时彻底清除积血等。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8例EPII患者的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腹痛症状以及腹胀等其他症状均有明显缓解,症状缓解时间为4~17 d,平均缓解时间为(9.85±6.36)d。经治疗胃肠减压量为(214.83±130.64) mL/d。患者腹部平片显示,肠管及肠鸣音等其他症状其明显减少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提示治疗方法可靠,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有效手段确诊后,经禁食、营养支持和抗感染等临床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减轻痛苦,因此本文为EPII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斌.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07:36-38.

[2] 武海明. 肠梗阻导管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及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D].天津医科大学,2010, 07 : 36 - 38.

[3] 蒋立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8:68.

[4] 李伟群.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探讨[J]. 当代医学,2009,33:73-74.

[5] 时文晓.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36例分析)[J]. 当代医学,2013,17:98-99.

[6] 李子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体会[J]. 中国医疗前沿,2010,18:39+71.

上一篇:SBAR沟通模式在转科交接中的应用 下一篇:腹主动脉瘤行传统手术与腔内隔绝术后护理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