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4 08:30:20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近年来,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纷纷成立科研管理队伍,建立相对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开展各级各类科研工作。但由于基础薄、能力弱、水平低,逐渐进入科研瓶颈期。本文通过剖析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现状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了科研管理队伍,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开展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任务书落实、执行情况检查、结题工作等;组织协调各类科研会议、学术交流;做好教师科研项目、论文专著、获奖专利、科研成果转化的数据统计;协助做好科研平台、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学科建设等工作。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也得到了有效快速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认识不清,对科研重视不够。很多高职院校发展较快,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忙于教学,无心科研或者无暇科研,认为保证常规的教学工作已属不易。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成立了科研管理机构,也出台了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但是对教师的激励程度远远不够,多数教师只是为了职称晋升而完成科研任务。

2.高职院校的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发展不平衡,重纵轻横。现阶段,高职院校所研究的课题过多地偏向于教育改革和专业方面的理论研究,普遍存在“科技成果少、转化更少、推广难度大”的问题,而高职院校的职能之一是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其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学院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需要探索出全面合理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创新与转化能力,有效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和地区经济发展,实现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前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来说,由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的需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3. 科研管理人员数量少,管理力量薄弱。由于系部对教师的科研情况掌握得不清晰,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学院对教师科研进展情况的监管力度,包括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近几年,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职工的数量明显增加,但高质量、有影响力的论文还是比较少。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对策

1.提高立项课题规格,鼓励教师提升论文的质量和档次。众所周知,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申报时间一般来说都非常紧张,只有功夫下在平时,留心体会,不断积累总结,才会有好的结果。因此,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上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加各级各类课题的宣传,稳定市厅级立项课题数量,同时积极申报省部级课题,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强调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型与转化。

2.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建设校企互动平台,探索有关校企合作的横向课题。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导向,开展有特殊教育特色的基础研究,在校企合作领域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并通过行业企业锻炼,尝试开展技术合作和项目研发,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习行业企业新技术、新科技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另外,高职院校要积极完善学院教师业绩考核办法和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将教科研项目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不能仅以取得科研项目个数及科研经费金额来衡量。

3.加强科研过程及经费管理。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督促负责人按照立项通知书、合同和项目预算开展科研工作,监督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协助学校财务部门做好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另外,鼓励教师向企业行业专家、校内外相近领域教授同行取经,青年教师应主动与校内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结对子”,掌握科研工作基本程序与规范。

综上所述,良好的科研管理决定科研工作的实效,高职院校需要客观估计和分析自身的科研能力,准确把握可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状况,这对高职院校积极稳妥地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当积极进行科研管理改革,强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队伍素质,完善科研基础设施,把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只有加强科研管理,完善制度激励,才能有效地激发高职院校教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人人争取科研项目,个个参与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牛双国.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思路[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2]马昆林.高职院校中的科研工作[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上一篇:链接课外实现“真学”语文 下一篇:拾得花钿托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