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滑过现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4-02 03:33:37

克服“滑过现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 课堂中的“滑过现象”指的是师生互动中教师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从而造成一些负有加强学生思维训练的精彩片断稍纵即逝.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列举数学课堂上的“滑过现象”,探索解决“滑过现象”的策略途径,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背后的价值,激发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滑过现象;课堂;有效

课堂中的“滑过现象”指的是师生互动中教师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从而造成一些负有加强学生思维训练的精彩片断稍纵即逝. 主要表现在:有时教师认为很易理解一两句带过,学生却没有真正理解;教师提问全班一致回答,却有不少人滥竽充数;学生写出了答案,却靠的是死记硬背工夫;该动手操作的却没有动手,学生却记住了结论……课堂的高效在不经意间“一滑而过”,使得课堂教学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滑过现象”产生的原因

造成“滑过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我们教师对学生思维认识上的偏差形成的.

一是教师缺乏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学习的环节,致使一个个鲜活的探究素材流失;二是由于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不同步造成的,师生思维脱节,教师的睿智不是体现在“先知于学生、胜学生一筹”上,教学过程不能只有教师“教”的过程而忽了学生“悟”的过程. 三是教学越位造成的. 教师存在一种防止学生犯错误的思维做法. 一旦察觉学生解决某个问题可能会走弯路,教师就会不自觉地把他们往正确的思路上引. 这样就使得学生体验犯错误的机会轻易滑过.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适当地让学生尝试错误,也许要比正面强化更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尽可能的避免类似的“滑过现象”,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呢?下面就这一问题的出现及应对措施作一些探讨.

二、解决“滑过现象”的对策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谙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背后的价值,激发探究的积极性. 不能让问题就这么“一滑而过”. 数学教学的过程应当将学生主体的“做数学”摆在突出的位置,教师对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不急于“点破”,而是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究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教学中的“滑过现象”看似一种无意识行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实则不然,偶然性的“滑过现象”其实是教学观念的必然反映,是必然中的偶然. 因此,要有效地防止“滑过现象”的发生和蔓延,就必须追求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观念.

(一)用追问,防滑过

教学如果一带而过,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 学生没有深入思考,如果一蹴而就,那么学生的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就会悄然滑过. 因此用追问,防滑过是值得提倡的,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追问,引导学生对这些题目由特殊向一般引导、拓展,防止“滑过”现象的发生.

案例一 用边长为1的正方形覆盖3 × 3的正方形网格,最多覆盖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覆盖一部分就算覆盖)的个数是多少个?

学生1:根据对称性易得,如图1,当3 × 3正方形网格中心Q与正方形ABCD的中心P重合时,最多覆盖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P重合时,最多覆盖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个数是5个.

教师.质疑追问:难道真是这样吗?

学生思考着.

学生2:把它再移动一下,当点P在直线EF上沿左上方向移动到AD经过格点时,计算PQ的长,此时最多覆盖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个数仍是5个(如图2).

教师.继续质疑追问:难道你们真的考虑充分了吗?

学生:再移移看!

终于发现了:如图3,当点P经继续移动到B、C两点所在网格时,些时最多覆盖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个数是6个.

教师继续追问:你能验证吗?

学生探索……

课堂追问作为上次提问的补充和深化,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追问技巧的运用,应该对改变这一现象有所帮助.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动思考难免有肤浅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的控制和引导,而追问正是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 让学生探究的教学,是一种费时的教学,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现理论,那么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方法.

(二)设疑问,促思考

课堂中,既设计了问题情境,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但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受阻,也会造成事实上的“滑过现象”.

案例二 学习“函数的概念”这节课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下列表示y是的函数的图像是 ( ).

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应用实例,对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很有帮助,但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不明白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思考些什么. 这种状态下的探究活动形同虚设,使本可以体现的内容顺势“滑过”.

其实,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就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思考函数的概念入手,创设一些“渐进性”的问题情境:

① 回顾函数的概念;

② 思考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通常有哪几种?这个问题的函数是用哪一种方法表示的?不管是哪种表达形式,关键在于抓住其实质.

③ 请同学们思考函数的实质是什么?

重要的是理解:“对于x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 ”(新教材避开了“对应”的意义)

有时教师认为所需解决的问题,只需一两句话带过,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而言可能是理解的障碍,学生思维的速度稍微跟不上,就会出现“滑过”现象. 教师对于自己所教的知识是理解并熟悉的,讲解时更多是一个回忆过程;而这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却是新的.

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学生全过程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主动获取了知识,而且学习了分析方法,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师要把握教学中的引导时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三)用“错误”,促生成

对学生解题过程中的一些错误现象视而不见. 造成一些错误的资源“一滑而过”,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流于形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已由完全地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时时在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 而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们预设之中,有的在我们的意料之外. 面对我们课堂上的“阴差阳错”、“节外生枝”、“移花接木”,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而需要我们老师智慧的引领.

案例三 浙教版八(下)第41页练习5:如图5,在ABC中,∠B = 90°,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点B以1 cm/s的速度移动,与此同时,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2 cm/s的速度移动. 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过几秒,PQB的面积等于8平方厘米?

学生居然出现了三种答案,分别如下:

设经过t秒,PQB的面积等于8平方厘米,由题意可得:

错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学生真正理解问题.

教师面对错误,不要急于更正或否定. 最好的办法是让这些“错误”转化成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让“错误”演绎出不曾预料的精彩. “错误”往往能绽开思维之花,带来探索的乐趣,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让学生的思维突起波澜,一旦学生的思想有了深度、视野就会得到拓展、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就会深刻,课堂教学因此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因而,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 在生成中,学生也一直处于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中.

(四)用意外,重探索

对“意外问题”的视而不见,造成一些负有探索价值的素材在无形中“滑过”一般而言,教师在备课时就已经对将要探究的问题形成了某些固定思路,也希望学生的活动过程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地进行,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由于教师对意外思路和意外问题的不确定或不重视而对其加以排斥.

教学中的“滑过”现象,看似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有着某种程度的无奈. 有时“滑过”现象产生的是学生本人的问题: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知识准备不足、认知发展水平不够等. 要有效地防止“滑过”现象的发生和蔓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求发展,逐步渗透、反思,注意捕捉学生的独特性思维特征,并不失时机地加以点化,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滑过”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马维民.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设计――初中数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潘泽生.新课程金牌案例[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

[3]傅国亮.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海南出版社,2012.10.

[4]毛云长.数学课堂中“滑过”现象的探究[J].中学数学教育,2012.4.

上一篇:教师要紧握充满智慧的“戒尺” 下一篇:以趣引路的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