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材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10-14 08:26:49

高职建材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针对目前高职建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实践教学的目标、试验实训项目设置及试验实训室开放管理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高职建材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改革

《建筑材料》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建材试验、实训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师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课程上融合、交叉并有序地传授给学生的重要途径。根据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积极探索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建材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目前高职建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来看,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主要是课内试验,并被当成理论课程的附属试验。目前高职建材课程虽加强了实践教学,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1建材试验往往仅限于室内试验操作,试验项目和内容陈旧,相互之间联系少,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建材试验偏重于所学知识的验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教材规定的试验项目、步骤和方法,对理论教学知识进行验证,然后按规定的格式写出试验报告。由于试验内容都是教师或教材设计好的,并有详细的指导书,因此,学生只能在教师规定的框架里进行试验,处在被动的地位,难以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

1.2试验时间分散,许多试验项目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传统建材试验每次课只有2课时,有些试验等待时间较长,课内经常做不完,不但影响试验的效果,还影响下面的课程,如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定、水泥安定性试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等。

1.3试验仪器设备少、场地小,不能满足人人动手的要求。建材试验一般分成若干试验小组进行,每个小组人数较多,大多是成绩较好、勤于动手的学生做试验,其他同学旁观或作记录,弊端很多。试验结束后,组内成员统计出统一的试验结果,多数学生对试验内容缺乏深刻印象,因而影响了学生做试验的积极性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4建材实训开展较少,尤其是针对施工现场材料进场验收的岗位能力实训项目。

2.高职建筑材料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1明确建材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

根据高职建筑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建材课程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主要建筑材料的选择、工程应用及材料的进场验收上,如水泥、混凝土、砌筑材料、建筑钢材等,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因此,建材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应为:

(1)使学生掌握水泥、骨料、混凝土、砌筑材料、建筑钢材等主要建材的技术性能,提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能力,能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进场验收。

(2)使学生掌握常规建材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规程,熟悉试验仪器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3)提高学生编写试验、实训报告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沟通、科学决策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踏实严谨、团结协作的职业品质。

2.2建立提升岗位能力的试验项目。

改变以验证性试验为主的局面,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的试验,以适应建筑工程施工员岗位能力要求。具体做法是:保留部分验证性试验,将普通混凝土试验、建筑砂浆试验等调整为综合性和设计性的试验。这些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均要求学生自行完成资料收集、原材料性能测定、试验方案确定、试验数据测试与处理、结果分析等内容。

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工程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和施工要求坍落度等条件,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自主选择原材料并对原材料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再做混凝土配合试验(包括坍落度和抗压试验),调整配合比参数,得出混凝土最佳试验室配合比,然后实测工程现场粗细骨料的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在试验过程中把原来水泥、砂石、混凝土三项相对独立的试验内容整合为一个综合试验。

2.3开展适应岗位能力要求的实训项目。

针对建筑工程材料员的岗位要求,以施工现场主要材料进场验收为具体工作任务,设计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如钢筋验收实训、水泥及砂石验收实训等。

2.3.1钢筋验收实训。

钢筋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学生必须掌握钢筋进场验收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实训内容包括确定钢筋检验批、查对标志、外观检查、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等。要求学生编制钢筋抽样检验方案,完成一个完整的钢筋验收实训过程。

2.3.2水泥、砂石验收实训。

水泥、砂石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也是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水泥进场验收实训包括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混凝土用石子进场验收实训,按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和针片状颗粒含量等项目检验。

2.4建立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管理模式。

调整试验、实训的时间和课时,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对于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实训,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所谓开放式管理,就是将试验、实训室开放,学生按教学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间进行自主设计的试验、实训。

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和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等,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选择实际工程项目,独立设计试验方案,并完成试验过程。该类试验内容应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试验小组由学生自由组合,每组2―3人。做试验时,学生首先和指导老师预约,由指导老师负责对试验方案进行审查,然后安排试验仪器设备,并在试验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启发,引导学生最终完成试验报告。

开放式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能有效解决试验实训场地小、仪器设备少的问题,提高试验实训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现教、学、做的良性互动,增加学生多动手、多接触试验实训仪器的机会。

3.结语

改革高职建材实践教学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岗位职业能力显著增强。由此可见,明确新形势下高职建材实践教学目标,优化试验、实训项目,改革试验、实训室管理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劲松.关于高职建筑材料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08,(36):199-200.

[2]王美羡,刘强.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2):56-58.

[3]肖佳,邓德华.《土木工程材料》开放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3-84.

上一篇:转喻视角下的英汉习语研究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