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让预设与生成美丽相遇

时间:2022-10-14 06:07:51

思想品德课堂,让预设与生成美丽相遇

“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这样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智慧的预设,达到精彩的生成,实现成功的课堂。

所谓预设,是指教师根据所要讲授知识的结构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对讲解的过程进行预想的排列,对学生将要发生的认识上的疑惑进行预先的设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预先的判断。如果说“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那么“生成”则是相对于“接受”的一个思考活动过程,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生成是指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是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

叶澜教授说过:“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善于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此我想与大家一起探讨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智慧地进行预设和如何应对即时的生成。我们要从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出发,让预设变得智慧。

在八年级《我和父母》一课的教学中,我按教学预设用“头脑风暴法”做“爱的天平”的活动:把父母为你做的事情和你为父母做的事情分别罗列在一张纸的两边,看一看爱的天平往哪边倾斜,倾斜得有多么厉害。其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所做的无私奉献,体会父母的艰辛,从而让学生心生感恩之情。5分钟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我请学生把罗列的“账单”念一下,没想到,爱的天平往孩子这边倾斜了,学生们列举的事例几乎都是他们怎么为父母服务的,我当场愣住了。

课后,我立即反思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在分析完预案之后,我才明白在这个活动中,我忽略了学生的时代特征。作为“90后”,他们早已习惯了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把父母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反而把自己对父母的点滴付出时常挂在嘴边,自认为自己是孝顺的子女。同时,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叛逆心,一些学生在学习的重压下感觉到烦躁,加上父母对他们不停地唠叨,他们要找一个宣泄口,所以对父母的付出他们是不领情的,反而对父母有着诸多的抱怨。

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这种思想、心理特点循循善诱?怎样的教学才是适宜的?这些引起了我的深思。要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教师首先必须了解这一代学生的特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与心理特点,然后“蹲下身”去,用孩子的视角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发思考,增强体验,而不是居高临下甚至脱离学生实践进行预设。

于是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对以上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课前准备好的两个重达3公斤的沙袋拿出来,请学生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在同学们的一片哄笑声中,我鼓励两个平素胆大的学生先上台体验,当两个沙袋分别绑在他们的肚子上时,他们弯了弯腰,我请他们在教室内走三圈,谈谈自己的感想。有一位学生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妈妈怀我的过程是如此的不容易,我生下来时有七八斤,妈妈真的受累了!”我又请了不同的学生来体验沙袋绑在肚子上的不同“造型”,或是弯腰拖地,或是举手负重。顽皮的男生感觉“肚子”老往下坠,太难受;细致的女生说到妈妈怀胎十个月,还要做许多的家务,真的很辛苦!由点扩散,回头细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妈妈为我们做了多少事,操了多少心,我们怎能不孝敬父母?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亦是如此。预设和生成往往水融、和谐共生,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智慧的预设为即时生成提供广阔的平台。生成源于预设的充分把握,在生成中,教师要慧眼辨别,选择合适的问题作为生成的“课眼”,以引导教学进程。我们要精心预设,让预设变得智慧,用预设去促进生成,去收获生成,从而高效地培养学生的素养。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涵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抓教育契机,重教育情境,提升专业素质,与时俱进,提高应对生成的“智慧含量”。

总之,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课堂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我们要努力地做到智慧的预设,精彩的生成,让预设与生成美丽相遇!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崇明中学)

上一篇: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优质高效“移动课堂” 下一篇:奏响三部曲 再现“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