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发展的探讨

时间:2022-10-14 12:46:19

对我国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发展的探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体育消费业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消费市场,体育产业伴随体育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将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但是体育产业在我国还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研究我国居民体育消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体育消费的概念、地位与功能

1.体育消费的概念

体育消费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体育消费概念尚未形成具有共识的定义,国内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有文献对体育消费的界定基本上从消费者与消费需求、消费行为及消费者消耗与体育有关的物质等方面展开的。综合起来,所谓体育消费就是体育消费者对体育消费资料的消费过程。这一概念包括三方面意思:(1)体育消费的主体是具有消费能力和消费需要的消费者;(2)体育消费具有满足某种需求的功能性;(3)体育消费是体育消费者(主体)对体育消费资料(客体)的行为依赖关系。即体育消费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居民体育消费的主体则是具有体育消费能力和消费需要的个人或家庭。

2.体育消费在居民生活消费中的地位

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层次和序列依次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生存消费是通过对各种生存资料、包括衣、食、住等基本生活资料的消费而获得实现的,它是恢复体力和脑力,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属于低层次的消费。发展消费是通过对各种发展资料消费来实现的,它是开发人的体力和智力资源的必要条件,属于中高层次的消费;享受消费则是通过对各种享受资料的消费来实现,它是保证人们生活消费更加舒适、愉快、增进身心健身获取美的享受的必要条件,属于高层次的消费。体育消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因为体育消费是个人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以追求发展和享受等方面需要的个人消费行为,也是个人在完成正常的人工作和必要的家务劳动等时间之外的闲暇时间里的个人消费行为。体育消费作为社会消遣和娱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人闲暇消费(休闲消费)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社会大消费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分支。因此体育消费是居民生活消费中属于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制约我国居民体育消费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居民体育消费尽管正在快速发展,但是,成长过程中也有诸多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

1.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消费能力不足

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研究的是不同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他们的现期收入决定的,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

从我国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增长统计资料来看,城镇居民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城镇消费品市场销售额大体增长1.05个个百分点;这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理论是相吻合的。但是,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最终导致消费增长滞后。2005年,我国GDP总量已经超过18.23万亿元人民币,按照官方汇率折算有2.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目前我国人均GDP只有1600美元多一点,仍然是一个中等收入偏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的偏低从根本上制约了消费需求规模,体育消费需求自然也受到制约

2.二元经济结构在相当时间内继续存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居民收入不均等化和增长不快。二元经济结构及其产生的后果,反映在居民体育消费领域,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1)制约体育消费规模增长。城市居民由于收入水平高,可用的体育资源多,其体育消费规模大于农村居民,但是,依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城市居民尽管收入越来越高,体育资源越来越多,但其体育边际倾向是递减的,农村居民人数众多,但是收入水平低,体育资源少,这样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没有被激发,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体育消费规模的增长。(2)导致体育消费结构滞后。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体育资源少,体育消费结构偏重实物消费,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偏重实物消费的局面,加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滞后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这个时期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化。只有到后工业化时代,它的经济增长主要源泉才可能来自于第三产业。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造成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这两项指标均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这一庞大的人口群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十分有限,第三产业离他们还甚远。因此,作为第三产业中后兴起的体育产业,目前还局限于我国的大中小城市。这样,在城市化进程较缓慢的情况下,脱离实际去发展体育产业,一方面会增加体育产业的服务成本,使其超出公众的承受能力,现在许多健身娱乐场所的价格还是很高的,很多健身器械的零售价一般在几百元至几千元;另一方面,会降低体育投资的运行效率。

4.闲暇时间总量不足,利用不合理

闲暇时间是社会、家庭生活中极重要的时间,闲暇时间的多少,以及如何利用,既反映居民的物质条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在我国,虽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方式也在向高层次跃进,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已潜移默化地进入居民生活。但由于目前我国居民收入较低,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不充分,与发达国家闲暇消费方式相比,尚存差距。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男性公民每天可有4小时以上的余暇时间、女性公民也有2小时左右的余暇时间。而我国城市居民一般平均每天拥有余暇时间不到2小时。同时,与发达国家居民比较,我国居民的闲暇时间的使用不太合理。

三、促进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发展的对策

1.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是提高体育消费能力

随着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包括体育消费在内的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我国居民收入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还存在分配严重不均和社会保障不足的缺陷,二者均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严重不利影响。贫富差距过大会造成体育消费规模不足和结构滞后;而社会保障的缺失将使得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不敢消费,不利于体育消费的发展。因此,在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总量的同时,还必须调整收入结构,把缩小城乡二元收入差距、增加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培育出具备体育消费能力的消费者。

2.引导居民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体育消费观念是影响体育消费需求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引导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发展是扩大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重点。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大众传媒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利用广告宣传(包括电视、广播、报刊、消费评论),体育产品包装,提供高水平竞技比赛等方式大力宣传体育的社会价值,以促进体育价值观念的更新,使人们转变观念,积极参与体育消费。另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体育消费水平比较高,呈现出体育消费生活化的特征,有力的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家庭体育消费规模还很有限,体育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较小比例,但是家庭体育消费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因此,顺应和引导家庭化的体育消费潮流应是体育消费市场开发的重点。

3.增加体育消费的时间保障

余暇时间和场馆设施是体育消费过程的时间和空间保障,是体育消费过程的必要条件。在居民具备体育消费能力和消费需要的前提下,这种时空保障变得不可或缺。2001年的调查显示,余暇时间和体育设施不足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客观原因,分别占53.8%和34.9%。我国居民的余暇时间虽然比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增加,但是仍显总量不足,而且余暇时间的结构也不合理,如假期过于集中等。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必要适当增加余暇时间总量,并错开假期;同时,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可在我国逐步试行职工休假制度,并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的程度,这样有利于从时间上为人们从事体育消费提供保证。

4.完善发展体育产业

要满足我国人民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就必须重视对我国体育产业及和体育有关的产业的开发和利用。要发展体育产业,关键的措施就是制定和调整体育产业政策。一是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包括国外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育产业格局。二是根据我国城乡居民的总体收入情况,提供多样化的体育产品,特别是体育服务产品,引导居民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逐步提高体育消费在整个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三是兼顾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四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项目,让不同地区、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众共享体育产业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2―73

[2]张保华:现代体育经济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27

[3]王:体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1,5:28

[4]欧阳柳青: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2002,6:10―12

上一篇:试析中国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及抑制房价过高的... 下一篇:探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