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调研实证分析

时间:2022-10-14 11:43:35

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调研实证分析

浙江省工商局的《2010 年第四季度全省市场主体信息报告》显示,截至2010 年12 月31 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共28289 家,出资总额179.89 亿元。从数据分析,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幅有所下降,但其资本实力却在增强。这表明,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由量向质逐步转变。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民间传统手工编织等各个产业,在组织农户开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组织载体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展开,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管理、服务中, 传统的管理手段、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求, 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科学和管理技术, 实现信息通、技术通、服务通。目前相当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着自身的信息化改造。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会对此产生影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水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解,在了解现状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找出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影响因素。这对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提高其管理运营效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相关文献综述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信息化是指利用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日常活动进行运营管理,力图实现农业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和全程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时了解和获取市场信息,产销对接,同时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可以实时获得生产和进销存数据,帮助农民进行科学决策, 减少生产中的盲目性。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例如王志军等以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为例,研究了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合作社的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并在地理信息平台上研制开发了乡饮乡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信息平台。张新华等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息化模式进行了研究。钱建平等在分析合作组织管理流程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种以磁卡为载体的农业合作组织信息化管理模式。该模式包括内网和外网两个平台, 在不同平台下建立应用系统。以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西甜瓜产销合作社为实例, 说明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回顾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应该说成绩还是很大的。但是,综观这些研究成果也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研究成果偏重于宏观政策方面,对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研究不够。2、研究方法侧重于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偏重个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实证研究成果较少。

二、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数据分析

(一)调研数据来源

问卷设计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信息化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外期刊和文献,对国内外,特别是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趋势等有关的文献进行全面的收集。问卷从合作社的计算机终端拥有量、信息化投入、合作社员工培训、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等方面调查农业合作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接着从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和信息化对合作社的帮助等对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

本次调研对浙江省11市90县(市、区),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发放165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问卷。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尽量在每个地区根据当地合作社发展的总体水平选取发展较好、中等和较差的合作社各3-4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5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21份,有效率为73.3% 。有效样本分布如下:杭州21份、宁波12份;绍兴8份、舟山12份、嘉兴12 份;湖州9份、台州14份、金华10份、温州12份;衢州11份,丽水10份。共121份。

从被调查合作社的主营产品来看,最多的是果蔬类,占了39.3%;其次是茶叶类,占了15.7%;以下依次是畜牧类,占了12.4%;花卉苗木类,占了10.4%;水产养殖类,占了6.7%;农技服务类4.5%,蚕桑类,占了3.5%;粮食类,占了3.5%;此外,其它产品类型占了4.1%。

(二)被调查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

1.合作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从被调查的121家合作社的情况来看,有10.7%的合作社还没有配备计算机,有29.8%的合作社配备一台计算机。配备2至5台计算机的合作社最多,占到被调查合作社总量的43.8%。配备5台以上计算机的合作社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占总合作社数量的15.6%(见表1)。

2.合作社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情况分析

合作社网络利用情况是基于调查问卷的第7题,问合作社在作出某项经营决策时,是否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相关的信息查询。结果显示从不利用网络的合作社有15家,偶尔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查询的有62家,经常上网查询信息的有44家,分别占到被调查合作社的12.4%、51.2%和36.4%(见表2)。其中在被调查的合作社中,有41家合作社在网上注册过合作社的信息,有43家合作社的产品信息在网上过。

合作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情况主要是看合作社有没有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日常活动进行运营管理,主要考察合作社日常活动中所需要用到的销售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和档案系统等的利用情况。被调查合作社中财务系统的应用最高,达到61.2%;其次是销售系统和人事系统,分别为57.9%和36.4%,其中有18家合作社没有应用任何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合作社日常运作管理(见表3)。

3. 信息化对合作社的日常运营帮助程度分析

信息化对合作社的日常运营帮助程度分析主要是通过李克特五级量表收集合作社负责人对这一问题的主观看法。李克特量表是社会调查和心理测验等领域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态度量表形式。此次问卷中分数取值:非常大5,比较大4,一般3,较小2,非常小1。对调研结果进行单样本T检验,判断调研数据是否显著不同于3。

由表4、表5可知:t=7.586,p值小于0.01,小概率事件不发生,所以,各维度均值与3有显著不同,证明调研结果是有意义的。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合作社负责人认为信息化建设对合作社的日常运营的帮助程度还是比较大的。这也就为更深一步的进行合作社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认知基础。

4.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从调研数据分析,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合作社员工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次是资金方面的不足。此外有38%的合作社认为政府扶持不够,29.8%的合作社认为合作社社员对信息化的作用认识不足也是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6)。

三、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情况现状总结及对策建议

(一)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情况现状总结

结合问卷分析结果和现场调研访谈,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信息化建设现状总结如下。

1.合作社员工计算机应用能力不足,培训不到位

合作社信息化的建设与良好实施需要既懂农业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合作社社员总体上还是缺乏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利用信息资源的积极性不高,意识不强。

合作社对社员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到位,被调查合作社中有33.6%的合作社没有提供过对社员的计算机技能培训。这已经成为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最大阻碍因素。

2.合作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合作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相当一部分还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信息系统的实施应用。被调查合作社中有超过10%的合作社没有配备计算机终端,有将近30%的合作社配备一台计算机,相当部分的合作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3.合作社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不足

合作社对农业门户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的利用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农业合作社不了解更谈不上利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业专家系统等,在进行经营决策时,不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辅助决策,不能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交易。合作社运用的销售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层次有待提高,主要用于日常产生的数据信息的收集和记录,在数据分析和统计决策方面都普遍没有涉及。

4.扶持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够

合作社信息化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自有资金,相关部门的扶持力度不够。在被调查的121家合作社中,有51家信息化的资金完全是自筹资金,70家信息化建设有政府补贴的合作社中,有32家上级拨款的资金比例为10%,自筹资金的比例为90%。

(二)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合作社负责人普遍认识到信息化对合作社的日常运营和发展帮助较大,但合作社社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足和资金方面的缺乏,成了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

1.在资金投入和社员信息化水平培训上增加政府扶持力度

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具有促进合作社社员素质提高、 持续降低农业经营成本、 提高农业整体效率的特性。为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政府应当在合作社信息化资金投入和合作社社员信息化水平的培训上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在农村工作部署和农业资金资源的分配上, 应把扶持重点切实转移到提高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化水平上来。

2.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网络交易是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内容

此次调研的121家合作社中,只有8家合作社进行过网络交易,占比为6.7%。合作社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网络交易的比例比较低。如何充分利用农产品电子交易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实时网上展示和交易,是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以合作社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社员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为基础的。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关于南京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和谐社会视域下加强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