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究

时间:2022-10-14 10:09:07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开始凸现出来,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不断地进行生物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改革,加强对于学生初中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将课堂教学与实验课程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中的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切实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措施

G633.91

一、目前我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教学模式的僵化

在目前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听讲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于当前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发展现状,具有极大的僵化性和传统性,容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在这种僵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由于学生长期没有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师课堂主体地位的影响下,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会不断降低,进而降低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生物教师缺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及对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我创新能力的降低,影响以后更加深入的生物知识学习。

2.传统教育观念的不利影响

在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和教学模式还没有彻底根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升学率,从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以后的生物知识学习。在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一地传授学生生物知识,而不传授学习方法,这就造成了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差异下的学习成绩分化,极大地降低了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初中生物教学的学科知识很多都是可以同生活相结合的,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很少关注到这一点,不利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

3.学生缺乏对于生物实验的本质认识

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初次接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初中人教版生物教W的初级阶段,学生对于生物学习会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生物实验。尽管学生对于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生物实验具有极大的学习兴趣,但这只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不是对于生物实验具有锲而不舍的探索学习精神,对于那些没有明显实验变化的生物实验,动手操作都不愿意参加。学生在观察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大都只是留于表面,没有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缺乏对于生物实验的本质认识。

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教学的课堂效率,在初中人教版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正在我国的初中教学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接受的知识很多都是抽象的概念,不能够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性思考,这时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应知识幻灯片、动画、录像等的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达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目的,达到学生课堂学习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细胞分裂这一内容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播放课前制作好的细胞分裂动画,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细胞的分裂过程,更好地进行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2.加强对于生物实验的重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实验的本质

在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初期,由于学生对于新设生物课程的好奇心理,学生才会热衷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大都只关心生物实验的表面现象,而不去关注其内在的本质内容和相关知识。例如,在进行动物、植物细胞观察时,学生只是简单地对两种细胞进行了分别观察,而很少有学生去关注两种细胞有没有差别以及差别在哪。所以,生物教师就要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实验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琢磨分析,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实验本质的探索兴趣,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实验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的生物实验,创设出具有趣味性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更好地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课程效率的提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具有对于该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初中生物课程也不例外。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对于生物课程的足够兴趣,就不会自发主动地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甚至可能产生抵触心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趣味性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生物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就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课堂上的主要角色,学生只是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缺乏师生之间的科学交流和合理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环节,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是一项专业性以及系统性都相对较强的教学活动,涉及范围较广,直接关系到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引入情境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以及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等教学策略,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侯红梅.加强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87.

[2]赵艳红.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6,20:63-64.

[3]马正军.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6,03:47.

[4]刘娅.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6,04:211.

上一篇:数学德育教学课例 下一篇: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