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学物理实验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时间:2022-10-14 09:24:26

浅谈如何在中学物理实验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中学物理实验课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基本的实验知识,同时还需要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物理实验课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更多的是在传授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培养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物理实验的教学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物理实验课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措施

中学物理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实验,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现阶段研究的一门重要课题,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地去拓宽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为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现阶段中学的物理实验普遍地存在着“玩”的心态,并且有的学校因为受到仪器及其实验教学时间的限制,对于实验的过程和目的不是非常了解,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第一,两个实验可以交叉进行。对于一些操作比较简单又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可以把两个实验合起来同时进行,一半做其中一个实验,另一半做另外一个实验,之后再交叉做,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验仪器不够用的问题,使得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实验当中来。

第二,和其他学科实验的结合。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同一班级的物理、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可以相互协商,在同一个班级同时开设两门实验,比如说其中一半的学生先做化学实验,剩下的做物理实验,在下一节课的时候再互换回来。

第三,开设随堂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或者学生自制仪器设备,自行开设随堂的实验,也可以把部分的演示实验转化为随堂实验。

2.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比重。在传统的教育当中,仍然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实验所占的比重还非常小,这样在实验的深度上就显得比较肤浅,很难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

3.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路。物理有着比较多逻辑性强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又是前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及其分析、论证构建出来的,因物理学自身的这种特点,很多学生都会觉得物理太难,对物理的学习就没有什么兴趣。因此,面对这一状况,教师就应该加强物理实验课程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物理实验的课程更加社会化,更加具有实用性。

4.设计多种实验方案。中学很多实验内容往往都不止书上表述的一种实验方法,因此教师应鼓励同学们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实验方案,这样不仅能够发散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为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奠定基础,同时还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

比如测量物体密度,可用直接测量质量与体积求得。在学了浮力、压强、杠杆平衡条件之后,要求学生设计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这样通过同学们的一番思考和论证,设计出了用弹簧称两次测量无题在空气中和中求密度,用U型管与水测液体密度,用杠杆、量杯与水测固体、液体密度等七种设计方案。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同学们巩固新学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5.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步骤的最优化。实验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实验误差,物理实验的误差和实验工具的使用、实验步骤的正确与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实验的步骤进行最优化的探讨,并且对仪器进行合理的使用。比如在用滴管向量筒补充水进行密度的测量时,不仅能够提高实验的精度,同时还能够加快实验的速度。

6.倡导学生进行物理规律的探讨。中学的物理知识是比较基本的,还有着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实验去探讨,在这方面,教师应该利用学校的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尝试。比如在笔者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一实验时,学生将均码挂在了几处,从而使杠杆达到了平衡,对于这一反常且错误的做法,笔者并没有对这名学生进行斥责,而是给予了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对这一行为进行总结,杠杆平衡时两边力乘力臂相加有什么关系,使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有更深层的理解。

综上所述,本文对如何提高中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做出了简要的分析。总而言之,素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锻炼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具有良好动手能力的人才。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下一篇:如何突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