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探究

时间:2022-10-14 08:29:34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探究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发展;理念;方法;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4―0056―01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培养新型人才成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只有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未来才会有一大批新型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为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让学生从小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能力。为此,本文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新发展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一、转变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例如“生本教育”理念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讲解,为了追求高分,把考试重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这样“功利化”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感到语文知识枯燥无味,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性也会被扼杀在“摇篮”里。小学生不同于幼儿园的幼儿,小学生已经具备自己思考的能力与动手的能力,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还要善于解释知识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在学习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要把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被课本的框架所束缚,更不可以把课本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要脱离课本,把课本的知识进行提炼总结,用全新的、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促使教学创新发展。这样,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白教育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学习的必要性,这样才可以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创造基础和条件。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探索创新知识的氛围,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具有创作性的理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语文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一旦学生发现问题存在对立面,要引导学生正确争辩讨论,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加强,思考问题的方式会增多。

二、激发创新思维

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具体分析优美的文字、句子及段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领略n文的主旨和汉字的博大精深。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并鼓励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课堂上表达出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及自身情况,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与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爱好、兴趣及特长,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更加适应的教学方案。比如,教师在教《敕勒川》一课时,可以展示有关草原的视频,或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背景音乐,使学生在“视听盛宴”中不仅能感受到广阔无边的大草原,更对《敕勒川》这首古诗会有更好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充分肯定学生、尊重学生,才会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与学习。

本文通过对新课改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的分析,得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实现教学创新,就要从多方面入手,真正地实现教学的发展。

上一篇:开展语文激励教学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刍议业务园长有效管理的途径及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