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与社会生活

时间:2022-10-14 08:18:04

论音乐与社会生活

众所周知,一切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音乐作为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和我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生活中充斥了各式各样的声音,如大自然的风声、雨声,小孩的哭闹声,关门开门声等等,都属于音乐的范畴。音乐是人的社会产物,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审美活动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形成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古文献中记载,关于音乐起源的观念有四种:①原始人为了求生存,所以音乐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需要而产生,比如原始人与旱灾、水灾斗争过程中所用的巫术。②远古人类为了表达感情和娱乐而聚集在一起歌舞相庆,音乐由此产生。《吕氏春秋・音初篇》就记载了四段民歌起源的传说,如段子“北音”。③远古人类模仿大自然的音响还有鸟类的鸣叫声,比如古笛和陶埙的发明,仔细聆听,就会发现其发音高度与鸟鸣非常接近。《吕氏春秋・古乐篇》也记载了与此有关的传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④音乐直接起源于劳动生产过程,典型代表是劳动号子的出现。如湖南常德的《打硪歌》高亢嘹亮,歌词根据劳动情况即兴编唱,既有指挥劳动的作用,又注意调节每个劳动者的情绪,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依据音乐的起源学说,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产生于人类社会并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不仅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必然会随着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从人类出现到现在,音乐都利用某种特殊的社会功能,以特殊的音乐形式体现人类的社会生活。那么音乐到底有着哪些社会功能和存在哪些社会音乐类型呢?

一、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

吴跃跃教授在他的《新版音乐教学论》一书中谈及音乐教育的社会交往功能时说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教育形式,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接的感性形式,帮助人们相互交流思想和感情,增进友谊和了解,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目前比较常用的音乐的社会功能划分为

1.审美功能。即音乐能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2.认识功能。音乐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文化内涵,是社会文化的映射,更是社会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通过音乐能更全面且深入认识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3.教育功能。音乐在陶冶人情操的同时也对人有政治思想和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能激发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音乐还有利于人的智力开发,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它虽不是教育的万能灵药,但能引导人们通过音乐欣赏进行长期的感情积累,磨砺人的性格、冶炼人的情操。

4.娱乐功能。音乐作为一种极具艺术性的文化活动,也是人类最美的语言,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获得视听上的美妙享受,提供轻松舒适的环境,为大家的情感提供了宣泄的机会,拥有愉悦的好心情,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一切。

通过音乐的社会功能我们了解到,音乐不仅给我们提供有教养的娱乐,还提供了有文化的休息。不管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还是兼备教育的功能,音乐中所包含的一切社会内容都是特定条件下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社会需要与音乐中的社会内容的和谐统一。

二、社会生活中音乐存在的主要形式

现实社会中,音乐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我们结婚时的教堂礼乐,过年时的喜庆赞歌……各种形式的音乐存在均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与价值。人们可以通过丰富的音乐表现,多层次、多角度、由感性到理性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

1.礼仪音乐

礼仪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结婚时的婚礼进行曲,丧葬时的哀乐,升国旗奏的国歌等,都属于礼仪音乐的范畴。礼仪音乐具有庄重的音乐气氛,通常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典型的便是国歌。当一个国家在奥运会上取得骄人成绩,迎接外宾或者本国有盛大的欢庆活动时,都会举行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以奏国歌这种特殊的音乐形式来展现国威,体现民族自豪感。。

上溯历史,从氏族社会后期与夏文化遗址的墓葬中,均发现因贫富和阶级分化而形成的与礼仪音乐行为有关的等级制度的文献记录。如夏文化遗址中兼具礼器功能的特磬、鼍鼓、陶鼓的乐器组合,就是墓主人权力、地位的象征,而著名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其社会文化含义同样如此。周王朝为了实施礼乐制度和巩固等级制社会,更是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还形成了当时十分流行的周代乐舞。可见在古代,礼乐制度是统治者巩固统治秩序的~个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殷因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说明礼制由上古三代沿袭而来,也就是说,音乐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它与社会的进步、上层建筑的巩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礼乐制从人类产生就随即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和发展,以致成为巩固政权的一种体系。

除此之外,宗教音乐也是能反映音乐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音乐的起源来说,巫术起源学尤其论证了宗教音乐的由来。在西方,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靠和祈求。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任何宗教仪式举行之时,都会有相应的教堂宗教音乐出现,人们在做礼拜和祷告时都会与教堂唱诗班一起诵唱教堂的宗教音乐,比如康塔塔,受难曲,弥撒曲,清唱剧,众赞歌等。教堂管风琴和唱诗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塑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情境,带动着整个教堂的气氛,表示对神的尊敬和崇拜。

2.实用音乐

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场景都需要用音乐来烘托气氛,配合完成某种具体任务,这种音乐称为“实用音乐”。

常见的如劳动号子,当人们在劳动时,为了协调动作或者鼓舞士气,通常会自发的吟唱含有某种节奏和音调规律的旋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世代传唱的歌曲形式,这种音乐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不断积累形成的;以湘桂山区人们用来求爱的山歌为例,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山区特殊的地形关系,人们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直线距离比较近,实际距离比较远,有时候互相见面上山下令得走上好几里地,当某一天,其中一个人发现站在一个山头能看见对面山头的人,于是他对着对面唱了一段自编自导的“曲调”,对面的人同样以此附和表示回应,慢慢就形成了对歌的形式。而这种对歌从一开始仅仅作为通讯手段的歌唱演化到后来青年男女的相互示爱,便是音乐实用价值的具体表现。

除了上面例举的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实用音乐形式外,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则是目前流行的新兴学科“音乐疗法”。现今社会,工作压力和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许多人心理上极度压抑,急切想寻求心灵的突破口。音乐疗法便是精心选择某些对人的心理有治疗作用的音乐,借用音乐的情绪调节作用作为治疗某些疾病的辅助手段医治人的身心疾病。

由此可见,音乐不但能给人美的享受,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愉悦身心,调控情绪,加强合作,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3.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又称为“环境音乐”,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社会音乐形式,可以烘托、陪衬某种生活场景。例如宴会时喜庆的锣鼓声,商场悠扬的歌声,咖啡厅浪漫的钢琴曲等,都是常见的背景音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许是对背景音乐最好的诠释。《乐记》中指出“夫乐者乐也。”就是说音乐即快乐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饮茶吃饭之时,伴以悠扬悦耳的音乐,不仅可以调剂生活、舒缓心情,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诸如电影中,为了更好地突出故事情节,渲染故事效果,反应特殊的场景感染力,编导便会用不等的音乐曲调形式,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把人的情绪载入情节之中,让观众的情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起伏。这就是背景音乐功效的体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商场、广场、宾馆、大厅、餐厅、小区等公众场所为了某种需要,适时播放一些比较舒缓的轻音乐来掩盖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宁静舒适的氛围,更是体现了背景音乐的娱乐功能与审美功能。

背景音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音乐形式,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在公众场所有着除躁和愉悦心情的应用外,在火灾及其它事故发生时还能通过强烈的音调进行紧急广播,信息,疏散人群,警示群众。

以上三种就是我们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音乐形式,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音乐作为一种感情表现和宣泄的方式,由于其内容的广泛性,人们在进行感情共鸣的同时,可以从这些身边的音乐环境中获取大量的生活知识,丰富人生阅历。而人们从音乐中所获取的生活经验,也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力、更深刻。

综上所述,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不管是从音乐的起源来说,还是从音乐的社会功能来看,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都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不可磨灭的作用,并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当我们因劳动而困倦的时候,可以唱起激情饱满的劳动号子,以鼓舞劳动者的劳动情绪、协调劳动者的集体合作精神;当我们因为喜事而喜笑颜开的时候,可以唱起欢快的赞歌,跳起活跃的舞蹈,来表达心中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当我们心情沮丧时,可以听听班得瑞的轻音乐,利用实用音乐疗法调节心情,忘掉不快,重新拾回属于自己的激情与自信,更加激情澎湃地进行工作和学习。总之,音乐与社会生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只有将音乐融入生活,才能在生活中享受音乐的魅无限力!

上一篇:空间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初探 下一篇: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