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原因与防治

时间:2022-10-14 07:41:19

浅析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原因与防治

【摘要】家庭暴力现象频发容易使得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成为受害人。然而越来越多的现象却表明,处于家庭暴力下的女性受害人极易选择一种以暴制暴的方法对施暴的家庭成员予以反击。家庭暴力虽然是导致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诱因,但女性实施反家庭暴力犯罪仍存在不同层面的原因,也应以此为基础设计对此类犯罪的防治方法。本文将以此为角度,探讨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原因与防治。

【关键词】家庭暴力;女性;犯罪原因;防治

近年来,家庭暴力的频发使得这个社会现象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社会和法律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按照传统观念,女性多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然而,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断从家庭暴力犯罪中的被害人,转化为家庭暴力犯罪中的犯罪人。弄清女性在家庭暴力犯罪中的犯罪原因,有利于预防家庭中此类悲剧的发生。同时,家庭暴力犯罪往往成为女性犯罪的诱因,因此,有必要对家庭暴力犯罪现象和家庭暴力犯罪中女性成为犯罪人的原因进行探讨。

一、女性家庭暴力犯罪

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并不是指刑法中的犯罪行为,这里是指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本文所称的女性家庭暴力犯罪,是女性在家庭暴力中由被害人转变为加害人的犯罪。

(一)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特点

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由于主体的特定性而具有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

首先,从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产生来看,这类犯罪通常经历了一个由受害人转化为加害人的过程,这种转化被称为女性犯罪的“恶逆变”。消极的不良情绪的长期积累,急于摆脱当前不幸处境(即遭受家庭暴力),对人生的绝望等原因直接造成了女性在家庭暴力犯罪中由被害人变成加害人。

其次,从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具体行为和造成的后果来看,此类犯罪行为类型较为集中,主要是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为代表的犯罪行为。通常是因为女性在长期忍受家庭暴力犯罪之后达到愤怒的顶点,或是一时激愤或是精心筹划地意图永久地消灭制造家庭暴力的根源。因此,此类犯罪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如特定家庭成员的伤亡等。

最后,从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行为特点来看,女性由于其生理特点,容易选择一些易于实施的,具有隐蔽性的犯罪行为,如投毒等,且选择的时间多为夜晚等不为人知的时刻。

(二)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类型

女性家庭暴力犯罪,从广义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因为长期遭受家庭成员的家庭暴力,忍无可忍,“以暴抗暴”,最终以犯罪进行反击;另一种是基于其他的诱因,而由女性自主实施的,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暴力行为。狭义上的女性家庭暴力犯罪,也就是女性实施的反家庭暴力的犯罪,仅指第一种情形。本文论及的女性家庭暴力犯罪,指狭义的女性家庭暴力犯罪。

二、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原因分析

犯罪作为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和平与个人安全的现象,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女性家庭暴力犯罪也不例外。家庭暴力只是女性实施反家庭暴力犯罪的直接动因,是导火索,女性实施此类犯罪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存在。目前,学界对犯罪原因仍存在多种学派,主要有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生物学派理论和社会学派理论等诸多争议。本文将从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三个方面对此类犯罪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自然原因

犯罪的自然原因是对犯罪有影响的各种自然因素,女性之所以实施反家庭暴力的犯罪,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是动因之一。

这种自然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其所处的场所,家庭。家庭是掩护女性实施反家庭暴力犯罪的屏障。由于女性犯罪人在生理上的弱势,使得其无法选择远离自己熟悉场所的地点。而处于半封闭状态的家庭,为女性熟悉的场所,更是对女性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人所处的地方,因此,家庭的这种隐蔽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女性实施反家庭暴力犯罪的原因之一。

(二)社会原因

首先,尽管现代社会倡导男女平等,却仍然存在大量歧视女性的现象。这种歧视延伸至家庭中,就为家庭成员忽视,甚至歧视女性的行为提供了依据。施虐的家庭成员通常把女性当做发泄情绪的工具,而其他家庭成员、亲友、邻居等人可能将其视为正常现象,而无视受虐女性所遭受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正是逼迫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原因之一。

其次,社会救助机构的失职是女性实施反家庭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目前,保护女性权益的机构主要有妇联、街道办事处、村委会或居委会等机构,工作单位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实施家庭暴力成员的行为,严重时甚至可以到派出所寻求帮助。然而,这些看起来如此可靠的社会救助机构,在女性遭遇家庭暴力时存在失职。据统计,在被求助者中,15.61%不答理或答理但劝其不要声张;答理但不处理占11.39%。由于这些救助机构的放纵,家庭暴力愈演愈烈,最终让遭遇家庭暴力的妇女走上了犯罪的绝境。

最后,法律的无力也成为女性实施反家庭暴力犯罪的帮凶之一。我国的传统思想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因此,家庭内部的矛盾不能由外界尤其是国家强制力过多的干涉。然而正是家庭暴力具有的司法容忍性,让女性失去了遭遇家庭暴力后寻求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求助无门的情况下,只能以极端的方式自救。

(三)个人原因

首先,女性性格上的特点使其容易“以暴制暴”。较男性而言,女性通常更敏感、重感情,在遇到问题时更容易走极端。如果其遭受来自家庭成员的家庭暴力行为,一般女性会选择先用逆来顺受的方法暂且忍耐下来,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痛苦的折磨,使得女性长期处于压抑、焦躁的情绪当中,一旦出现“导火索”,这种情绪就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产生反家庭暴力犯罪。

其次,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通常经济上不独立,依附于家庭成员生存。而以丈夫为代表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家庭成员经常一次作为凌虐女性的理由。女性只能默默忍受家庭暴力,最终导致精神崩溃,实施犯罪报复。

最后,很多研究都表明,女性在特定时期的情绪波动较大,焦虑不安、烦躁易怒,容易实施攻击行为。这时如果承受了家庭暴力行为的刺激,容易促使女性狠下心来实施犯罪行为。

三、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防治

防治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应当以犯罪原因为基础,且首先需要遏制家庭暴力现象的泛滥。鉴于此,本文认为,应当从一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此类犯罪的防治。

(一)针对自然原因的防治方法

女性家庭暴力犯罪主要发生在家庭之中,因此需要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加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并将半封闭状态下的家庭与邻里、开放的社会联系起来,防止女性在压抑的家庭之中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使家庭回归为给人们带来温馨快乐的港湾,而不是一个利于实施犯罪的场所。

(二)针对社会原因的防治方法

首先,应当完善我国家庭暴力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国家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干预。目前我国规范家庭暴力的法律多为原则性的禁止性规定,法官的实际操作性不强;而刑法中虽然有包括家庭暴力犯罪等各类犯罪的详细规定,但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犯罪的情况则无一不要求“致人死亡”“致人重伤”“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形,对于那些经常实施的,一定时期内又无法表现出危害后果的家庭暴力几乎没有适用机会,但受虐女性却时时刻刻在忍受这样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崩溃而以犯罪反抗。因此要减少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发生,就要降低家庭暴力发生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国家立法进行保障,给受虐女性提供最后的保护平台。

其次,应当完善社会救助机构对女性受虐后的救助。社会救助机构较法律相比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能够在不造成家庭破裂的情况下,以最小的代价帮助因受虐而可能实施反家庭暴力犯罪的女性走出困境。女性在遭受家庭暴力后社会救助机构能够及时介入,对施暴的家庭成员进行教育、劝导,甚至定期到访,减少家庭暴力的可能性,也就为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减少作出了贡献。

最后,还应当进行普法教育,反复强调犯罪的危害性。这样不仅能够给施暴的家庭成员造成心理威慑,对潜在的女性犯罪人也有较好的教育和预防作用。

(三)针对女性个人的防治方法

对于女性情感和性格上存在的缺陷,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宽容理性的处世态度,减少不良情绪对自身的干扰。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女性的心理辅导,关注女性的情感宣泄问题。帮助和引导处于困惑和逆境之中的女性找到自我放松、自我开导及摆脱不良情绪的途,以便通过自身的积极调整,尽快走出困境,以此避免长时间压抑的家庭生活成为激化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导火线。

参考文献:

[1] 许章润主编.犯罪学[M].法律出版社,2004,5

[2] 寇学军.人格塑造与犯罪预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第177-188页

[3] 李永红.女性家庭暴力犯罪与防治[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6,15

[4] 陈芬,张丽娟.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N].中国妇女报,2000,03

[5] 林少菊.浅析女性犯罪人由加害到犯罪的“恶逆变”[J].公安大学学报,2002,95

作者简介:

刘霜(1989.6—),女,湖北宜昌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2011级刑法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上一篇: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中的美术基础教学 下一篇: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增设诉讼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