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14 07:00:18

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评价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儿童营养性佝偻病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为防治儿童营养性佝偻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 148名0~6岁儿童应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对部分BALP检测结果异常者进行治疗后复查,观察BALP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BALP>200 U/L检出率为73.5%;以BALP≥250 U/L为临床诊断界限值,异常检出率为35.4%。134例病例用维生素D制剂治疗后复查,有效率为79.9%。 结论 BALP检测对儿童营养性佝偻病诊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骨;佝偻病;治疗结果;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59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5-0439-02

Analysis on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of the Children/CHEN Kai, GUO Tiejun, CHENG Jingwen. Zengcheng Maternal and Children Hospital, Zengcheng(51130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ve valuation of 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 in the early diagnoses and the treatment to the nutritive rickets in the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2 148 children(aged 0-6) were examined by BALP test. After giving treatment to parts of abnormal cases, examination was conducted to observe BALP changes. Results About 73.5% of the children were unusual in BALP(>200 U/L). With BALP≥250 U/L as the clinical diagnosed standard, 35.4% of the children were diagnosed to the rickets. After giving Vitamin D tablet, the effective rate was 79.9% among 134 cases. Conclusion BALP is effective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children’s nutritive rickets.

【Key words】 Alkaline phosphatase;Bones;Rickets;Treatment outcome;Child

佝偻病是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1],而目前对佝偻病的诊断和治疗仍不理想,特别是早期诊断和规范合理的治疗。为此,希望能寻求一种更加客观、简便、经济的方法,为佝偻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笔者于2001年10月-2003年6月对2 148名0~6岁儿童采用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进行检测并指导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2001年10月-2003年6月增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及儿科门诊体检和就诊的0~6岁儿童中,随机抽取2 148名为研究对象,经体检,排除各种肝、肾、内分泌代谢及先天性疾病,无遗传病家族史。其中男童1 250名,女童898名。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法及判定标准 培训后专人负责实验检查,试剂全部采用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生产的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进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测定,并根据佝偻病简易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BALP≤200 U/L为正常水平;200 U/L

1.2.2 疗效判定 对BALP>250 U/L者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贝特令每日1粒(含维生素D 600 U)加钙剂每日100~200 mg口服,并嘱每日正确晒太阳及食奶制品等;钙剂治疗组为不含维生素D成分的单纯钙剂,每日100~200 mg口服。2个月后跟踪复查,BALP下降超过50U/L或降至200 U/L以下为有效;BALP下降

2 结果

2.1 BALP测定结果 BALP≤200 U/L者569例,占26.5%;200 U/L

2.2 佝偻病组与正常组BALP测定结果 佝偻病组759例中,BALP>200 U/L者615例,占81.0%;正常组672例中,BALP>200U/L者448例,占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与简易诊断的符合率 以BALP≥250U/L为临床诊断界限值时,1 431例中检出559例,检出率为39.1%。与BALP比较,简易诊断的符合率为73.2%。

2.4 治疗前后BALP值观察 对BALP>250 U/L者进行治疗,用药2个月后复查,对资料完整的185例观察分析。治疗组134例,有效率为79.9%;钙剂治疗组(对照组)51例,有效率为3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4,P<0.01)。

3 讨论

佝偻病初期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以往的血钙、血磷、全血碱性磷酸酶及X光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不高,不适用于早期诊断。25(OH)D3是国际公认的反映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但此项测定只能对未接受过维生素D制剂者有意义[3],并且设备昂贵,实验操作步骤繁琐,不能反映骨钙的修复与否。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是由成骨细胞合成的,当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时,骨钙化不足,成骨细胞活跃,BALP活性上升,其改变先于影像变化,是诊断小儿佝偻病的敏感指标。此次调查BALP异常(>200 U/L)检出率(73.5%)较高,表明部分儿童虽然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BALP已经升高,提示可能处于维生素D缺乏的亚临床状态。如果单纯依据临床诊断小儿佝偻病,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应用BALP检测可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早期诊断率。

本组资料中,BALP异常患儿用贝特令等治疗,2个月后进行复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值降低,表明BALP能比较灵敏地反映治疗效果,不仅可协助诊断,并且可指导合理的治疗,防止病情进展及治疗过度[4]。本组治疗有效率为79.9%,低于其他相关报道。是否与小剂量使用维生素D和钙剂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有研究证实,日光照射和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可治疗佝偻病[5]。

由此可见,BALP检测为佝偻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可作为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简便易行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判定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此外,BALP检测采取微量末梢血,具有微量、安全、操作简便、痛苦小,儿童及家长易于接受,可多次复查等优点。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儿童青少年体成分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临沂市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感染及免疫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