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

时间:2022-10-14 06:07:16

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

[摘 要]本文从民营快递企业目前的现状开始分析,建立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民营快递企业缺点和不足,最后对其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快递企业 竞争力指标体系 建议对策

一、民营快递企业现状

根据2011年1 月19 日的国家邮政局工作会议的报告统计,2010 年全国 36 家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完成 503 亿元,同比增长 15.3%,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达 45.5%。快递业务量完成 19.6 亿件,同比增长 26.5%。在与外资快递、国有快递企业的竞争中,民营企业中涌现出了像顺丰、申通、圆通等渐具独特竞争力的大中型优秀企业,但真正实力超群、具有竞争力的寥寥无几。本文对民营快递企业之间竞争力指标的研究有助于引导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二、影响指标体系的因素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 在占有市场、满足顾客需要、创造价值、维持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企业竞争而形成的一种比较能力。影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制度环境、政府政策、行业因素、地理位置、技术体系等。民营快递企业内部竞争力,它是基于企业的内部资源,主要有经营优势、技术优势、营销能力、资本运营和人力资源等。目前民营快递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企业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水平较低;货物延迟,货物损坏现象严重并缺乏合理的赔偿标准;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运作标准,科技创新能力低等。文中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在考虑我国快递产业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从民营快递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着手来进行的。

三、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调查问卷和专家意见法,对我国民营快递行业分析报告中的准确数据进行收集。从构建民营快递竞争力指标体系入手,选取多个综合性指标要素,合理的赋予其适当的权重,并恰当的进行调整,对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进合理行构建。

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四、竞争力指标体系评价

1. 时效水平

以最快的速度,在客户指定的时间内送达指定地点,是快递服务的本质特征。民营快递企业经营理念灵活,对市场的反映迅速,运用多种交通工具,使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比国营、外资快递企业做到了速度最快。

2. 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快递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质量的度量上可从客户满意出发,因为企业就是为客户进行服务,其服务是否为客户认可。民营快递企业服务品种单一、经营手段单一,运作模式和网络趋同。

3.员工素质

目前民营快递企业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企业员工的构成比例不协调,不难发现公司的技术人员、客服人员数量较少,高学历、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比较匾乏。

4.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的衡量采用对不同企业所定的不同寄达地区价格最高限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无论是竞争力比较研究的结果还是顾客的反映,我们可以得出价格低是民营快递企业的最大优势。

5.信息技术水平

目前民营快递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客户对服务要求的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将成为提高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一个瓶颈。

6.安全性

货物安全问题是目前民营快递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随着快递网络的迅速拓展,快递的安全性也在迅速降低,丢件、损件更是成为常态。

五、对民营快递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基于本文建立的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通过分析研究,笔者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力。

1.建立人才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民营快递企业一方面要引进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民营快递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建设,为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2.加大网络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技术水平是现代化快递的生命线,体现了快递企业现代化的程度,构筑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形成快递企业内部的“高速公路”,使它快递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

3.加强品牌建设,培育自主品牌

从服务产品质量、性能到价格,从产品介绍、广告投放到服务态度,从企业名誉、媒介舆论、大众口碑到广告设计风格等,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快递品牌的理解及其购买决策。民营快递企业必须像所有成功的国际品牌一样,重视品牌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邮政局工作会议的报告,2010年1 月19 日

[2]张理.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08(11).

[3]徐勇.中国民营快递现状与发展趋势解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9).

[4]高晓红.提升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2).

上一篇: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分析 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源审计的主要内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