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工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建设

时间:2022-10-14 03:21:35

加强政工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建设

【摘 要】当前,我国正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担负宣传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政工干部,应着力加强自身科学发展能力建设:加强形势判断能力建设,提升审时度势水平;加强统筹兼顾能力建设,提升驾驭全局水平;加强把握局势能力建设,提升随机应变水平;加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建设,提升化解危机水平。

【关键词】政工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D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508-01

当前,我国正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担负宣传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政工干部,应着力加强自身科学发展能力建设,深刻把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顺应职工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一、加强形势判断能力建设,提升审时度势水平。

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审时度势,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和未来。善于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要求和进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能够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发展变化中保持清醒头脑,高瞻远瞩,正把握时展的趋势。既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透过表面现象发现本质和关键,从大量信息中发现问题、捕捉目标,识别“势”之真伪、优劣、利害;又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政工干部的组织指挥才能,合理使用力量,巧妙驾驭形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借势而行,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以最佳的态势争取成功。要做到准确地审时度势,关键在于政工干部要有工于战略的眼光、精于预见的能力和勤于思考的功力。

一要工于战略。就是要目光远大,对时局和态势有深刻的洞悉力,对影响时局走向和趋势的各种因素有准确的辨别力,善于从战略上、宏观上正确把握形势的发展。

二要精于预见。就是要有面向未来的超前思维,在充分了解事物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准确预测事物长远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紧紧把握住发展的主流和走向。

三要勤于思考。就是要从上情与下情、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洞悉形势,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趋势,从而做出合乎时势、顺应潮流的正确决策。

二、加强统筹兼顾能力建设,提升驾驭全局水平。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提高广大政工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只有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善于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上统筹规划,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科学统筹好各方面发展,使各项工作分主次、有轻重、按秩序地展开,才能变劣势为优势,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把握关键环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局,就是要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善于抓住关系全局、牵动大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集中精力,倾斜人力、物力和财力,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直至抓出成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政工干部只有用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善于准确把握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适时提出有效贯彻和应对解决的政策,举纲带目,才能有效地推动全局的发展。

二要加强薄弱环节。实现科学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种因素相互制约、错综交织,各个环节紧密相联、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网状结构。牵一发而动全局,只要其中一个因素或环节出了差错,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的后果。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和“链条原理”告诉我们,补齐了短缺部分,加强了薄弱环节,就等于加强了全局。

三要善于统筹安排。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自觉处理好上与下、内与外、主与次、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正确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体制机制,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把握局势能力建设,提升随机应变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情况复杂多变,不避免地会有大量随机、偶然因素出现。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但要有坚定的原则性,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而且要深刻把握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局势的发展变化,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一要把握规律。对事物发展规律和全局的深刻了解是随机应变的基础和依据。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局势,政工干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善于从全局高度对发展局势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力求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决断。

二要临机权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既要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多目标并存和多目标选择的需要出发,善于在权衡利弊得失、分清轻重缓急和主次的基础上,灵活变换决策目标和策略,又要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加以灵活调整,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变化,促进科学发展。

三要抢抓机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善于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只有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利用好发展的有利形势和条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实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科学发展的先机和效果。

四、加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建设,提升化解危机水平。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因素日趋增大。如何成功地应对复杂局面,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既是检验政工干部素质强弱和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又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要迅速控制事态。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工干部首先要从容应对,快速反应,果断行动,及时控制局面,力求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

二要注重标本兼治。处理突发事件的首要目标是迅速果断地控制局势,就必然要求突发事件的决策指向必须是针对表象要害问题,先治标后治本,在治标的基础上再去谋求治本之道。

三要勇于创新求变。突发事件犹如瞬息万变的战场,必须打破常规,最大限度地使用决策资源准确定性,善于运用非程序化决策灵活处置,迅速作出决断并付诸实施。

四要迅速制订可靠方案。处理突发危机事件应倾向于选择比较稳妥的阶段性控制方案,尽量回避可能造成的不必要震荡的方案。在突发事件基本得到控制后,再循序渐进,最终使突发事件得到圆满解决,达到维护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

上一篇:浅议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下一篇:The Effects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