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

时间:2022-10-14 12:40:31

浅谈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

摘 要: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也尚未形成有效机制,建立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刻不容缓。本文对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现状和学业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深入探讨学业评价的内涵,结合中职学校实际,提出了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 学业评价体系 改革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对社会某一领域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在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同时,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评价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考试成绩,轻综合素质评价等现象,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改革职业学校学生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本文笔者拟对当前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构建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力求评价能真正客观、公平、全面地考核中职学生。

一、当前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业评价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了普通教育的学业评价体系,虽然有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改进,但总体来看,还没有形成具有中等职教特色的学业评价体系。中等职校的学生学业评价现状如下:

在评价形式上,仍然以笔试为主要形式,大多数中等职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通常是在课程修完和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笔试,其结果作为学生的最终学业成就。有的学校还在学期中段进行一次期中考试,然后把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按一定权重进行处理,最后得到的分值作为学生学业成绩。有的学校也做了一些改进,把平时考核成绩加入到期评成绩权重处理中,但是也只是流于形式,平时考核部分的评价标准较单一,随意性比较大,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客观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这样导致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在评价内容上,评价过于关注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因素、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容易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更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是实践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评价标准上,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结合各自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虽然加大了实训课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却没有修订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评价主体上,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教师掌握着评价的绝对主动权,学生很少参与评价,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使得评价缺乏多方的交流和理解,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不利于教学相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创新思维。

可见,当前的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着不少弊端,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中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二、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依据

1.根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

2000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然而,中职教育和教学评价总是与一定的培养目标相联系,根据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施因此有了依据。

2.依据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

中职学校教育属于专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某一领域专门人才的教育。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用普通教育中采用的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方法对中职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并不适合。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是为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培养并输送新型的、合格的、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中等职业教育看成是基础教育的文化课加上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的机械结合,而应以“能力为本位”为指导思想,真正把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作为全面衡量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出发点,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措施

中职学生学业评价应该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评价。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其表现在潜能、天赋的不相同。“一刀切”的评价方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业评价为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留有余地,允许能力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水平。只要学生在学习活动环节中能体现出自己的最佳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且全心投入、认真对待,都可给予学生最高的评价。

结合中职学校实际,在学业评价过程中,评价关注的重点应由过分侧重结果转向侧重过程,强调过程性评价;倡导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成果的评价上,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平日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行评价,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性评价,逐步形成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匹配,能促进课改深入开展的具有科学性又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在本着评价的激励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的基础上,改革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的具体方法如下:

把学生的学业成就分为两个模块:一是过程性评价,即平时表现的评价。二是终结性评价,即阶段考核成绩的评价。按以下权重处理进行学业水平评价:

①过程性评价(占50%)=课堂表现(占35%)(见表一)+作业(占10%)+出勤(占5%)

②终结性评价(占50%)=操作技能成绩(占30%)+笔试成绩(占20%)

各教研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量表进行合理的调整。最终的学业水平可按百分制或等形式进行评价,85分以上的评价为优秀,70~84分评价为良好,60~70分的评为一般,60分以下的评为不及格。

以上的评价策略改变了过去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方式单一的不合理性,进行了科学的、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把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相结合,把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把知识评价与方法、能力、态度评价相结合,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督促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能够有效地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中职教育的质量。在中职课改的背景下,要深入研究中职学生评价,进一步探索中职学生评价体系,改革完善评价的实施方法,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德昭.促进发展:学生评价之本[J].教育导刊.2007.(1):21~24.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董奇等.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杨兆兰.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7.(9).

[5]霍力岩,赵清梅.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学生发展评价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4).

作者单位:广西药科学校

上一篇:如何加强计算机类产品资产管理 下一篇:如何对农村高中英语后进生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