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还学生主体地位

时间:2022-10-14 12:37:27

以生为本,还学生主体地位

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不做作业或者减少作业量,不是说教育教学的要求降低了,而是要在学生身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尽量让学生费时少而收获大,鉴于以上认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我做了粗浅的尝试,即,真正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向40分钟要质量,具体做法是:

一、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说,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明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读书。一节课40分钟时间,教师讲解多,学生读书的时间就少了。一篇课文讲完后,学生仍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就不得不让学生加班加点,拼命记,拼命背。这样,学生学习的担子不就越来越重了吗?因此说,语文课堂上,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相当重要。平时上课,一节课,我硬性规定让学生有不少于10~15分钟的读书时间,力求做到学生不读熟不开讲,让朗读训练到位。同时,我还注重圈出课文中的可读处让学生反复读,读出理来、读出

情来。

二、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

我们知道,学贵有疑。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敢问、善问。只有学生敢问善问才能迸发出学习积极性。教师只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质疑,把问的权利给学生,学生就能到达知识的彼岸。比如,我教《穷人》这课时,其中课文第二段是写桑娜抱回孩子时的种种矛盾心理。我问学生,读了这段话,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经过一阵思考后,学生纷纷举手了。一位男生问:“老师,本篇课文主要突出桑娜乐于助人的品质,而第二段重点写她抱回西蒙孩子的不安,这对刻画桑娜善良的形象有影响吗?”我觉得这个学生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对学生体会桑那高大的形象十分有益,就让学生展开讨论。有些学生认为这种矛盾心理影响了桑娜的形象,这段可删去不要。还有多数学生认为这种矛盾心理写得真实,叫人可信,是真情实感的表露,这对刻画桑娜的形象没有影响,不能删去。学生的意见不一致,为了让大家弄个水落石出,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再次默看课文,进一步弄清作者要写这一段的理由。课堂上,学生讨论十分激烈。学习委员说:“桑娜已有五个孩子,又抱回别人的两个孩子,对这个家庭来说,今后的生活太艰难了。而桑娜思想斗争的结果是:宁愿自己挨揍,也要收留孩子。可见,她是在不顾一切地帮助他人。作者这样写,只能使桑娜的形象更伟大。”还有位学生说,“作者对桑娜抱回孩子时的种种矛盾心理写得太真了,我简直对作者、对桑娜太敬佩了。”一番讨论后,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程度也加深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课堂上,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质疑、解疑,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从而使课堂更加生动,更适应学生的口味。

三、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语文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的精讲固然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更不容忽视,因此,在课堂上我还特别注重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平时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课型特点,尽量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像议论文的学习,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让大家都讲,指名回答,纠正不对之处,让学生讲出原因。比如在分析较简短的课文或自读课文时,就让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课,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把练的内容交给学生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所以,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把练的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练说、练写,打破从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框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现行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个园地都设有“听话、说话”的训练题。我认为,这类题很值得学生一练,能拓宽学生发展语言的天地。于是,我根据教材实际,把这一练的内容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题目的要求,自己选取说话内容,大胆地练说。课堂上,让学生先自己说,再小组说,然后小组推举代表说,最后老师点拨再说。并且要求学生注意说话时的语脉清楚、语流顺畅、语句规范,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用词准确性、说话条理性的训练。又如,在讲授某篇课文之后,我觉得学生有可练之处,也把这些内容交给学生,让他们动笔练练,这样练笔写出的文章内容具体,语言朴实,挺具真实性。

总之,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素质教育的育人特点,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充分尝试、锻炼学习能力的机会,拓展学习渠道,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探索实践,真正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发挥潜能的重要阵地。

上一篇:论小学英语语篇把握的能力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