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融入农村美术课堂研究

时间:2022-10-14 12:06:16

乡土文化融入农村美术课堂研究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有校本美术教材,以贴合学生的生活。因此,笔者以为运用乡土文化资源来激活、充实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我们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笔者之五个方面探索:“寻乡之物,做艺术之品”;“集乡之人,画历史名人”;“观校之美,描校园美景”;“感乡之情,绘家乡风情”;“取废弃之材,拼贴新艺”,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乡土文化 美术课堂 有效利用

地处农村,没有美术馆、画廊、历史博物馆等艺术展览,我们可以利用些什么呢?怎样去开发和利用农村的美术教学资源?怎样延伸美术课堂和我们的生活相结合?笔者认为利用乡土文化这片活水来激活、充实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将乡土文化融合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的美术课堂肯定会带来更多的魅力和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就如何挖掘乡土文化,在美术课堂上有效利用阐述如下。

一、寻乡之物,做艺术之品

自然是美术的大课堂,在这个课堂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大自然中色彩斑斓的花卉,形态各异的石头,品种繁多的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都是美术手工制作课绝好的材料,这些自然材料能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为美术学习提供无限的情趣。

教学《竹》一课,让我想到既然不起眼的竹子通过大家的巧手设计、制作,都能出现丰富的造型,那么色彩和造型更丰富的蔬果就更吸引眼球了。于是,我让学生搜集家乡现有的各种蔬菜、水果,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制作各种水果、蔬菜造型的工艺品。当学生面对日常所吃的蔬果时,情绪非常高涨。原来这些东西不仅可以吃,还可以做成艺术品啊!这不有的同学用茭白、苹果、黑豆组合成了一只漂亮的小鸟,有的将西葫芦削去一角,与洋葱、青豆拼成了一只可爱的蜗牛等。平常的材料换一个角度思考,就能形成全新的面貌。学生大胆的想象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这些洋葱、土豆、小西红柿一个个变成了鲜活的生命。学习中学生与原材料接触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大胆的尝试与制作,唤醒了学生原始的生命活力。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快乐。

二、集乡之人,画历史名人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咱们的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名人辈出。人口理论家马寅初;音乐家任光;辛亥革命志士王金发;近代山水画家郑午昌、当代画坛名家刘文西;围棋国手马晓春、琵琶演奏名家章红艳,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王文娟等。这些都为学生学习美术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都可以成为不可多得的美术教学资源。教《简笔画》,我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各种渠道向长辈聆听、收集家乡名人的故事。课堂上,我让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心目中最崇拜的家乡名人。画时便注入了情感,不一会,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便跃然纸上。达到了既提高学生作画能力,又了解了历史,增强了爱国、爱乡情感的目的。

三、观校之美,描校园美景

徐特立曾经说过:“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染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去,使教科书与学者生活联系起来……”他还指出,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不仅可作教科书的补充,同时它本身就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有便于学生创造力的展示。我校是一所绿化学校,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校园内长满了各种植物。有这么先天的优越条件,正好为我们提供了环境美育的前提条件。于是我有目的的多增设了一些写生课,包括风景写生、静物写生等等。如在教学《祖国美景知多少》后,我增设了《校园美景知多少》这一课,我给它安排两课时。第一节以欣赏、交流、探讨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风景画的魅力,感受自己与校园的深厚感情。让学生明白风景画不仅是画面美的享受,而且还是艺术家感情的流露。通过学生的讨论把他们对校园的深厚感情激发出来。

四、感乡之情,绘家乡风情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一个地方其地域风情也大不一样。家乡也有着形式多样的民风民情,人民的生活淳朴而又丰富多彩,人们以其特殊的方式创造着美的活力,它们是艺术沃土上盛开的奇葩。如: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包粽子、吃粽子;迎娶新娘第三天就要回娘家,俗称“回门”;正月十五要吃汤圆,舞龙舞狮、猜灯谜等。为了让学生体验这一份民间传统的特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开设了《热闹的节日》这一课,让学生在亲自参加传统节日活动,目睹节日盛况,感受节日气氛的基础上,把家乡的传统活动画下来,对家乡传统文化进行审美体验,了解民风、民俗及相关知识。在创作中激发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艺术情感。

五、取废弃之材,拼贴新艺

农村学生出门见山河,抬头见树木。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春天有金黄的麦秆,秋天有柔软的稻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一堂手工课或拼贴课。现在农村商店和城市一样,糖果、香烟的种类繁多,装潢精美标致,图案新颖美观,色彩鲜艳夺目,内容丰富多彩,我组织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收集,然后再课堂中按自己所需拼、贴、剪、画等形式制作成各种图案。我们这一地带有过年挂年历的习俗,学生们利用旧挂历同样可以制作、结串成门帘、窗帘等装饰品。有很多学生的家长在服装厂工作,我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布角、废弃毛线等,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剪贴成不同题材的布贴装饰画、毛线拼贴画。

通过对废弃物的收集、再加工,让学生明白了废弃物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我们肯动脑去创新,废弃物在我们的手里同样可以变成别具一格的工艺品。这正应了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美术课程资源在乡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善于在生活当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本地方的学生的乡土美术资源,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乡土美术资源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们的美术课堂将会是形式各异,多姿多彩,乡土文化也会在美术课上独放异彩!

上一篇:从欹器的形制演变看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下一篇: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拥有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