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下远程教育项目成败原因探析》评论

时间:2022-10-13 10:04:17

《全球环境下远程教育项目成败原因探析》评论

摘 要: 作者在翻译Why some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s fail while others succeed in a global environment(《全球环境下远程教育项目成败原因探析》)的基础上,从简介、讨论和总结三部分对该文进行了总体概述,继而从研究问题和方法角度评价了该论文的优点,同时指出了内容方面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论文《全球环境下远程教育项目成败原因探析》 优点 不足

一、论文概述

Alfred P. Rovai与James R. Downey撰写的《全球环境下远程教育项目成败原因探析》(Why some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s fail while others succeed in a global environment),全文共7页,被收录在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0年第13期里。正文由简介、讨论和总结三部分构成,主要研究了全球视野下远程教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影响成败的七大重要因素。

(一)在简介中,作者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

1.远程教育具有强经济潜力,有利于推进学术全球化。作者首先借助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对2020年的预计,以及远程教育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英语的日益普及,说明远程教育重要性增强和机遇巨大;其次,以出国学习机会等为例,说明跨境远程教育可以提供增强全球竞争力的额外机会,为来自不同文化国度的学习者掌握国际竞争能力创设真正的虚拟教室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2.由于远程教育的经济潜力和学术全球化吸引了众多营利性质的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因此竞争激烈,该文作者接着便以“纽约大学在线”等为例指出“有些在线学习项目取得了成功,但一些项目由于生源激烈竞争和在以下将谈到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中的不足带来的压力而质量低下,甚至失败”,继而引出下文的探讨。

(二)在讨论中,作者运用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分析了影响远程教育项目成败的主要原因。

1.计划

作者先阐述了重视计划的背景、重要意义和大学应评估的内容,然后提出国际化战略结盟与合作有利于全局策略的形成,列举“利物浦大学”和“卓越在线教育”的成功联姻,分析了其在合作中注意的问题,最后得出总结:战略计划可以确保所有相关机会和挑战都被系统地考虑和认识,是网络课程计划成功的前提条件。

2.营销和招生

作者首先指出营销和招生对财务保障的重要意义,然后通过塔夫斯大学的案例说明高校应将它的营销和招生策略与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再分析了三种战略定位(即成本导向、差异化和焦聚战略)的特点,最后提醒高校要避免“卡壳”战略和“建造它但放任不管”的心态。

3.财务管理

这一因素主要是检验营销和招生成本,作者分析了六所美国盈利院校的案例,使用了取自Form10-K年度报告的财务信息,并对它们作了整理归纳,列出被择营利学校的逐年招生增长率、每百分之一净收益的营销和招生费用、每名在校生的营销和招生费用、GCU生源和财务信息等有对比性的三图一表,此外额外的经济驱使因素(兼职教师费用)也被提到,说明成熟的财务管理对于项目成败至关重要。

4.质量保障

作者主要指出了质量保障的重要作用和其涉及的过程,以及国家相关机构应承担的责任。

5.学生留存

作者首先指出远程教育课程的完成率比面授课程普遍要低,然后分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不利因素,继而说明学校与社会的支持对于提高学生留存率的必要性及如何提供这两种支持。

6.教师发展

作者分析了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出现的不良问题和如何开展教师发展的最佳做法。

7.在线课程设计和教学法

作者首先列出了在线课程与传统面授课程的七大区别及它们所带来的主要影响,然后说明有效的教学必须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并以美国开放大学的失败证明这点。

(三)在总结中,作者先借别人的通过全球化带来的最紧迫问题来抓住机遇的主张。

作者认为远程教育带来全球化发展的全球理念,能够帮助解决全球化世界的问题,然后在全球视角下,引用众多学者的观点分析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商业与传统学术模式的平衡,最后以美国开放大学的失败教训为例重申影响成败的要素。

二、论文优点

(一)研究问题。

论文标题具体、鲜明、确切,根据题目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是一篇在国际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远程教育项目成败原因进行探析研究的论文,同时以疑问句表达,具有一定吸引力。本文的选题充分考虑到了研究背景、意义和价值。

1.紧扣热点,立意新颖。

基于远程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和优势,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竞争激烈等问题,如何成功开发远程教育项目成为其面临的热点。该选题切入点小,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涉及众多高等教育机构和远程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关心的重要命题,研究问题带有普遍性,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着一定成效。另外,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有关远程教育项目成败原因分析的学术论文较少(多是集中于质量保障一块),前人研究相对缺乏和不足,这样的选题方向无疑有着重要的研究创新点。

2.意义深远,立足全球。

本文选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在理论建树价值上,作者提出了影响远程教育项目成败的七大关键因素,丰富了远程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知识系统,为后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在社会实践意义上,该研究结果能有效被运用到现实状况,为想开办远程教育项目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失败经验和有益参考,有助于他们形成高度的战略视角和良好的策略计划,从而减小失败概率,对跨境远程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可应用性。此外,作者从全球化与国际化视角出发,立意更高远,研究更具广度。

(二)研究方法。

1.结构框架――层次清晰,思路明确。

从论文的总体结构来看,标题有层次感,详尽清楚地说明了中心论点。作者首先指出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吸引众多营利性质的高等教育机构参与的原因,其次谈到有些项目最后面临失败危险,引申出本文的重点――对影响成败的七大原因的探讨和分析,最后站在全球化视角提出远程教育带来全球理念,分析商业与传统学术模式的平衡,重申影响要素。全文结构较为完整严密,有宏观的背景、引人入胜的开头,有材料、分析的论证,有鲜明、升华的结尾。

2.分析方法――多种结合,科学规范。

本文引用大量充足的论据,可信度高,逻辑严密,主要运用了举例、引用、比较分析、归纳综合、分类等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权威的参考资料对这些方法进行综合应用,达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提升了论文质量和深度。主要表现有:案例丰富,具有一定代表性,例如在提到量化营销和招生成本时,以美国六所营利院校为例;数据准确,信息来源可靠,取自Form10-K年度报告,作者在该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归纳,以图表形式呈现了六所院校的同一内容对比,清晰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等等。

3.文字表达――措辞严谨、过渡自然。

作者的文字表达符合实际、准确规范。从整体来看,论文通顺易懂,可读性较强。句子之间前后连贯、互相呼应,例如在第二部分,每个因素分析最后都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因素。结论部分合乎逻辑思维规律,并且通过全球化视角上升到新的理论研究高度。

三、论文不足之处

本文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多集中于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只关注内部因素,忽略外部因素。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提出影响远程教育项目成败的七个要素,即计划、营销和招生、财务管理、质量保障、学生留存、教师发展和在线课程设计与教学法,毫无疑问,这些要素皆是与项目自身相关的内部原因,作者没有将重要的外部因素单列出来,例如政府的宏观政策环境等,而只是将其归入质量保障因素中,一笔带过,缺少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政府是远程教育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制定者,保证政府的宏观政策支持和统筹规划对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为例,政府明确规定,跨境远程高等教育不对外开放;还有英国开放大学,政府巨大的财政支持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从这一角度上讲,作者提出的七个因素远不能涵盖影响成败的原因,因素的全面性不够。

(二)七个因素内部欠缺逻辑关系,思路存在混乱点。

作者提出的七个因素皆与远程教育息息相关,但是彼此之间缺乏逻辑关系,部分有相互重叠性,存在包含与被包含关系。首先是营销和招生这一因素,从论文内容来看,作者主要讲的是营销和招生的战略定位与策略。就个人观点而言,这块内容应该从属于第1个因素,是整体计划的一部分,而因素3――财务管理才是真正在分析营销和招生成本;其次是概念定义不明,例如质量保障,从广义上看,因素6与7也应属于质量保障的一部分,这里便又存在着交叉性;最后是详略不得当,影响远程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应是质量保障,高生源流失率与低质量保障极度相关,目前如何实现质量保障才是跨境远程教育面临的真正、最大的困惑,而这块内容篇幅过短,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分析。

(三)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

作者虽然带着全球视角看待问题,但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特性与社会环境,只有普遍性,没有特殊性,正如上文所述的类似于我国这种政府主导型国家。而且目前相比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在跨境远程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开放程度上明显颇具优势,主要扮演着教育输出国的角色,因此本文的举例和引用也多以美国为主,存在着一定西方中心主义倾向,相对而言欠缺代表性。

(四)商品化倾向,独创性观点少。

作者将很多具有主动开创性的远程教育计划的失败归咎于最终导致巨大财政问题的因素,固然存在一定道理和实际性,但是不免给人一种商品化、功利主义的感觉,倾向于以成本为中心。最后纵观全文,作者个人的独创性观点相对较少,多以引用他人论述为主。

(作者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09级本科生)

上一篇:水墨工笔花鸟画的审美发展进程 下一篇:音乐教育中的有效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