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0-13 01:09:3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 要: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的实现。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的转变,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适应和漏洞,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分析当前的工作形式及问题存在的原因,为今后如何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及服务意识,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现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控制新的污染,加快治理原有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是贯彻保护环境,“预防为主”方针的关键性工作,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负责设计任务书和经济合同中的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的审查;负责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负责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的审查及建设施工的检查;负责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负责环境保护设施运行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2 目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建设项目漏批漏管。从主观上讲,首先,部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人员个人素质不高,不能全面掌握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法过程中缺乏执法依据,没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法;其次,部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执法过程中、。从客观上讲,首先,部分中小型企业缺乏环保意识,为了寻求非法经济效益,选择较为隐蔽的厂址,擅自建设生产,不易被发现,有的企业虽然报批了审批手续,但是擅自扩建或进行其他项目生产;其次,行政干预较多,部分地方政府对当地产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淡化了环保法律意识,降低了环境管理要求:另外,出现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的问题时,相互推诿扯皮,延误了现场取证的有利时机。这些都形成了管理中的漏洞,助长了环境违法者的气焰,给以后的执法工作带来了许多障碍。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中普遍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和日常监督监测工作,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的审查和验收负全部责任。”但是环评审批后,部分建设单位不能严格按照审批意见进行建设,审批手续成了一纸空文,失去了实际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三同时”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建设项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严格把关,保证审批意见落实到位。所谓“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其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长期以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重前期环评审批、轻后期“三同时”管理的所谓“重头轻尾”现象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一是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人力不足,尤其是基层单位,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二是部分管理人员对“三同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监管力度不够,忽视了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环保设施的建设情况,只是把眼光放到了建成后运营期的管理上,使监管工作失去了连续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环境保护验收实施分类管理并详细的规定了验收的九项条件,但是由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过程中,监测数据真实、准确的程度及参加验收的人员在验收调查中可能产生的偏差,都会使验收工作达不到实际目的。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问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保持客观性、严肃性、科学性,只有把握好这几项原则,才能使环评审批真正达到防止生态破坏,杜绝新污染源产生,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目的。但是目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较多,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无序化竞争、收费混乱,导致了环评质量下降,为了环评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对这种状况进行整顿。

(4)建设项目生态保护管理能力较差。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与任务的要求与建设项目生态保护管理标准和评价技术基础薄弱、环评队伍生态评价能力不足之间,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目前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管理能力总体上还较差,对区域生态影响问题,尤其是土地退化、湿地保护、林地保护、草原保护、物种保护等问题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生态保护管理措施与生态保护控制目标的制定还难以指导具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尤其是缺乏全国性、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或部门的生态保护规划或生态功能区划,缺少具体的生态保护控制指标,一些流域、区域的生态平衡问题得不到充分的考虑。上述内容,都属建设项目生态保护管理的基础能力建设,需要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评价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加强。

3 针对目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面对的

新形势、新问题,探讨解决对策

(1)认真学习相关条列及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学习相关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把技术规定、审批原则、环保设施验收等相应法规政策落实到位,更关键是严格执法。严格按相关条例规定的分类管理原则和审批权限,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双重要求;改扩建项目执行“以新带老”方针;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按规定时限进行竣工验收;对违反相关条例规定的行为,严格按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予以处罚。

(2)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政策、法规都要靠人去执行,法律赋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审批权,这项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又是接触社会的窗口,建设一支高效廉洁、政治强、业务精、具有良好服务意识的管理队伍,不仅是完成任务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

(3)整顿评价队伍,坚持“少而精”原则。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迅速发展,从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评价、设计及科研的专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机构建设、管理队伍、评价队伍以及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部分。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由国家环保总局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后公布其名单,持证评价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根据国务院相关精神,凡是资格条件不符的,长期不做环评工作的,弄虚作假和乱收费的评价单位,在重新核发证书中一律不再发给评价证书。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开展环评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对管理人员和环评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和环评技术水平。

(4)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加强对有污染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同时,必须对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虽然我们对生态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做了很多工作,但目前无论从环境影响评价还是环保措施实施和监督,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我们必须本着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强生态保护领域的监督管理力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搞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从综合决策、监督管理和协作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健全体制;围绕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个核心任务,把好审批关。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紧迫感、责任感,激励我们奋发努力,开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上一篇:建设绿色城市 构筑低碳环境 下一篇:当代维修电工的基本要求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