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主要内容与方法

时间:2022-11-24 11:11:15

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主要内容与方法

1研究背景

1.1文物影响评估的发展概况

对涉及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进行文物影响评估,是近些年来才形成的文物保护理念[1]。其最早可追溯到1964年加拿大在“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1994年,世界银行在《环境评估原始资料》中提出凡是建设项目涉及文化遗产时,都需要将遗产影响评估内容加入进环境影响评价中;直到2007年,我国国家文物局编写了《关于加强基本建设工程中考古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物影响评估”这个概念才首次在中国正式出现[2],并且指出应该由文物考古机构搜罗建设项目所涉及和影响区域内的文物分布情况,并提出初步文物保护意见[3],向设计单位提交《文物影响评估报告》;在200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制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导则》奠定了之后的世界文物影响评估编制框架的基础。

1.2文物影响评估面临的困境

(1)文物影响评估缺乏完整系统的评估体系[4]。我国尚未有文物影响评估的单项法规,评估依据主要依托于相关法规条例中提及到文物影响评估的有关内容,如《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内的相关条款规定[5]。这导致各机构编制的文物影响评估报告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现在的建设项目的建设需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2)文物影响评估缺少精细化的评估策略。现有的文物影响评估策略偏重于对工程影响环境要素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少必要的景观、美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分析。

2以文物建筑为核心的文物影响评估工作流程

2.1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包括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文物建筑基础资料以及其他所需的资料。其中,文物基础资料主要指文物本体价值和真实性所需的基础信息。

2.2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主要指对文物本体现存状况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文物本体进行详细测绘和勘察,以便于从实际出发周全地考虑周边环境即将发生的改变的后果。通过实地比照,可有效控制和调整方案至最佳状态。

2.3影响评估

影响评估主要对两个方向的评估,一方面是从建设项目对文物本体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建设项目对文物周边历史风貌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建设项目对文物建筑的影响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得出评估结论,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与建议[6]。此外,对评估结果的应用也分为两种:一种情况是有多个项目方案参与影响评估,可根据影响结果进行比选,择最优方案选用;另一种情况是有且仅有一个方案参与影响评估,评估结果则是建设项目方案修改的参考方向。

3案例应用研究

3.1项目概况

博学中学旧址前身为“博学书院”,位于武汉市硚口区解放大道347号武汉市第四中学博学中学校内。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已获得了面向全国招收体育特长生的资格。为满足“中小学生游泳进课堂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需要,整体提升武汉四中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功能,武汉四中于游泳馆改建项目2018年9月3日获得武汉市国土资源局和规划局硚口分局审批,拟建该项目名称为——武汉市第四中学游泳馆改建项目。游泳馆建设范围内涉及省级文保单位——博学中学旧址建设控制地带(图1)。

3.2文物建筑概况

博学中学旧址原为1896年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牧师杨格非创办的教会学校,现包含两栋建筑,分别为主教学楼和教堂(图2)。主教学楼为一栋两层砖木结构的英国古典主义建筑,平面呈左右对称式布局,中部是突出的塔楼。教堂位于主教学楼右侧,是一栋单层砖木结构的英国乡村哥特式建筑,平面布局呈拉丁十字型布局。迄今已过百年历史,博学中学旧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武汉市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两栋建筑风格独特,对研究武汉市近现代建筑具有参考价值。2014年6月22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3.3影响评估

3.3.1建设项目与文物建筑的位置关系分析新建游泳馆与文物建筑间由一栋教学楼隔开,且新建游泳馆高度均低于文物建筑和现有教学楼,从文物保护管理要求上,严格控制区域内建设项目的位置、体量、高度、形制、色彩等;从视觉和安全上,对文物建筑不产生直接影响,且对文物建筑间接影响小(图3)。3.3.2建设项目对文物建筑的影响分析将文物本体分列清单。根据多渠道获取的各项数据来评估建设项目对文物本体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的影响程度。(1)用地选址部分位于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符合保护区划的管理规定(表1)。(2)拟建设区域与博学中学旧址历史建筑间存在一定距离,且中间隔有教学楼,设计中严格控制了游泳馆建筑高度,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完整性影响较小(表2)。(3)结合外部环境,合理组织交通,布置出入口,通过绿化和铺装与改建游泳馆主体建筑进行空间隔离,相对独立。游泳馆无单独车库或车位,行车流线按照学校现有道路不变,车位为路边停车位,改建游泳馆主要到达路线为隆平路,游泳馆、教学楼与文物建筑呈平行排列,互不影响,待游泳馆改建完成后,隆平路将增加三个路口以形成多环线,有利于车行流线,避免外来车辆乱停至文物建筑周边。

3.4评估结论

(1)地面建筑均在控制范围以外,对文物安全影响很小,地下工程则对文物安全有一定影响,在施工中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方能保证文物安全。(2)地面建筑距文物本体较远,均处于保护范围以外,且中间有一栋教学楼遮挡,后期适当地进行景观绿化,对文物风貌影响小。(3)加强项目周边环境的整治,使拟建项目与文物本体相互协调融入校园环境,对校园氛围起带动作用,以更好地对文物本体进行保护展示。

结语

文物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制定有针对性的文物影响评估报告,分析建设项目与涉及文保单位的位置关系,预测相关影响因素,判断其影响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并提出减缓措施与建议,有利于建设项目在最初的开始阶段就取得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平衡。博学中学旧址是湖北省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历史佐证和研究资料,维护其安全和完整性具有充分的必要性。本文对博学中学实际案例的应用与研究,在带动使博学中学旧址文物建筑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探索与扩展评估的范围与深度,以望为我国文物影响评估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金松.田野考古学在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中的作用[J].草原物,2018(01):120-123.

[2]冯艳,叶建伟.国内外遗产影响评估(HIAs)发展述评[J].城市发展究,2017,24(01):130-134.

[3]常海青.历史文化名城地铁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的概念界定及评估技术路线研究[J].南方建筑,2016(04):35-39.

[4]蔡志伟,贺小华,张舒尧.基于文物保护展示最佳化的文物环境影响评估探索——以郑州市欧洲时尚中心(钱塘路连片开发)(项目)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文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11.

[5]王琬琼.我国文物建筑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3.

[6]常海青.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作者:祝笋 沈梦丹

上一篇:医院电子医疗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下一篇:医院医疗设备使用保养与维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