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时间:2022-10-13 12:42:26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摘 要】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维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而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重要课程,本文将探究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38

数学是属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基础的数学知识。在高中时期数学课程的难度有所增强,学生们在刚接触高中数学课程时可能会有一段适应期,这是因为相比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来说,高中数学的学习范围比较广泛,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因此学生们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重视高中数学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新课改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促使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水平得到提高。笔者认为,高中数学教师想要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工作。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课程,学习高中数学能够使学生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得更加出色,促使学生们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高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们的学习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们进步的重要诱因,高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注意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这对于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第一,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们每天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如果高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采用比较严肃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课堂氛围就会比较凝重,在紧张的环境中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可能会比较低,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找好方法,以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讲解相关的知识内容。数学课本上的许多知识是非常抽象的,如果高中数学教师单纯的为学生们分析相关的数学理论,那么学生们学起来就容易觉得混乱,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寻找一些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进行讲解,找到数学理论和生活实际的结合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来理解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们学得会比较快,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容易得到提升。

比如,高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关于利率的知识时,就可以以学生们春节期间将压岁钱存入银行的事例为引子,讲解一些与此有关的数学小知识,学生们在了解了相关的利率知识后,对于这堂数学课就会显得更加期待,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如果能够顺应学生们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们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课堂中的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们举出一些小例子,然后让学生们思考问题的答案。例如:假设某人春节时期收到了500块的压岁钱,他把这些钱存入了银行里面,银行有三种存款方式,1年期的年利率是5.22%,3年期的年利率是6.21%,5年期的年利率分别为6.66%,如果这个人要连续存两个五年,那么请问他的本利和是多少?学生乍一听这个事例会觉得比较熟悉,因为在生活中他们常常有机会和银行打交道,因此对这个问题会有着一定的兴趣。在高中数学教师的耐心指导之下,学生们就会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投入到课堂中来,假设这个人的本利和是x元,那么这个问题的方程实际上可以表达为:x=500×(1+6.66%)×2。这样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的兴趣就被很好的激发出来了,而数学课堂的氛围也会更加融洽,这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注重进行激励式教学。数学这门课程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数学学习水平比较好,但是进入高中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数学成绩会变得比较差,两相对比之后,学生们就会在数学课堂上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习好这门课程。这种情况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们的长远发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转换思维方式,采取激励式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讲解。

在课堂上如果发现某位学生无法很好地回答提问,教师就要及时向学生了解情况,确保学生们能够吃透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批改数学作业和试卷时,教师需要认真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们有知识上的漏洞之后,需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们查漏补缺,让学生们的数学知识更加完善。在学生们取得进步时,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们表扬,在学生们成绩落后时,数学教师要懂得适当的激励学生,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这种激励式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会更加主动的参与进来,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注重进行激励式教学,使学生们对数学课程抱有学习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的自制力有所发展,但是一些学生还是存在着种种需要改善的不良习惯。比如许多学生在开始学习新课之前没有预习数学知识的习惯,因此在数学教师讲课时,他们不能够很快的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这将使学生们跟不上教师的步伐,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变得不尽如人意。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们学会主动预习新课程,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学生们就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学起来就会更加轻松。除了需要培养学生们预习的习惯之外,高中数学教师还需要对学生们强调复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学会在复习中寻找自己的不足。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们对数学课程充满兴趣,使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上一篇:论高中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下一篇:气象基础数据在影视节目制作中的可视化应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