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13 11:58: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研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濒危传统项目的静态保护、自然文化生态中的活态传承,以及未来文化资源利用的生产性开发方面,都负有神圣的使命。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市场的关系,在加大抢救性保护、深化活态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生产性开发。既要照顾好传承人的身体和生活,又要保护好传承人的文化生态,更要利用好传承人的文化品牌,走从静态保护、活态保护、进而到生产性保护之路,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社会经济服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生态;文化创新

基金项目: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的构建”(文科技函〔2011〕821号)

作者简介:黄永林,男,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图分类号:K20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2009508收稿日期:20121227

冯骥才先生指出:“历朝历代,除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军事家、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外,各民族还有一大批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后者掌握着祖先创造的精湛技艺和文化传统,他们是中华伟大文明的象征和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是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具有天才的个性创造力。……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就存活在这些杰出传承人的记忆和技艺里。代代相传是文化乃至文明传承的最重要的渠道,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天才的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往往还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推向历史的高峰。”\[1\](P140-14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在于根据其固有特点建立和健全一个适合时代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传承机制,从而使通过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条件下仍然能够得以传承,而居于这个机制核心的是传承人。因此,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在政治上,给予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评价;在经济上,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补贴和文化传承与利用的资金资助,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发挥他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孙家香、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刘德培和夷陵区的刘德方这三位民间故事家是中国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典型代表,这三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生活的年代大体相同,活动的范围基本上都在湖北宜昌地区,讲故事的能力都十分强,农民故事家的身份完全一致,都是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民间故事家,而且故事家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然而,对这三位民间故事传承人,不同地方政府却采取了不尽相同的保护模式,即对孙家香采取的是在文化基本隔离中安度晚年的静态保护模式,对刘德培采取的是在文化自然生态中继续传承的活态保护模式,对刘德方采取的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利用创新的生产性保护模式。

(一)静态保护模式

静态保护主要是指通过各种保护性措施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生命,以抢救性策略,用现代高科技工具和科学的方法,通过录像、录音、照片拍摄、文字语言记录等方式,以及声像、图书、网络、信息库、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传承人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持续的、完整的、真实的、系统的跟踪记录,在保持其真实面貌的基础上,制作成文件,建立起完整的档案,便于人们广泛使用,从而达到信息共享,起到学习、研究、传承、发展、弘扬的作用。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延续传承人的传承生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征是以人的个体或群体世代相承的活动而传承,一旦人的个体或群体活动终止,它也就消失。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与对传承人生命的保护是同步的。传承人维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衰,保护传承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这一思路,我国十分重视对一些年事已高、身体处于高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的保护,在生活和健康方面给予特别关照。各级政府纷纷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传承人生活待遇政策,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全神贯注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有的还建立了传承人医疗保障制度,保证传承人良好的身体传承条件,从而控制、降低因为重点传承人身体健康原因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北宜昌民间故事讲述家孙家香、刘德培和刘德方为例2.抢救传承人的文化遗产。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比常人更多、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对传承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与保护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2008年5月14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45号令,公布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定并细化了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与管理。第十一条明确规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应采取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全面记录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技艺和知识等,有计划地征集并保管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建立有关档案。”这一规定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全面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所掌握的项目的表现形式、技艺和知识等;二是有计划地征集并保管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建立有关档案。这项规定是对国家认定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基础性保护措施。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对民间故事讲述家孙家香的保护就是采取“静态保护”模式。孙家香,女,土家族,农民。1919年11月30日(农历十月初九)出生,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杜家冲人。她一生虽然没上过学校,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但自幼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天性乐观,从不屈服于命运,在她所生活的长阳都镇湾杜家冲这样的特殊环境、特殊历史和特殊文化的作用下练就了一套讲述故事的特殊本领\[2\]。孙家香能讲600多个故事,是第一位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土家族女故事家,是第三批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9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她的故事专集《孙家香故事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先后对她的事迹进行过专题采访报道。孙家香口头讲述的民间故事结构完整、语言通俗流畅、故事曲折动人、含义深刻,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和十分鲜明的口头讲唱风格,反映了她对民间艺术的广泛兴趣和得心应手的驾驭能力。她讲述的故事以童话故事居多,在用幻想编织的艺术世界里,洋溢着浓郁的土家族乡土风情,洋溢着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著名民间故事研究专家刘守华教授指出:孙家香讲述的故事“许多篇都不是土生土长之作,而是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著名故事类型……孙家香能够讲出这么多属于中国和世界民间故事宝库中闪光耀眼的精品,这正是她作为大故事家的重要标志”\[3\](P7)。

在成为民间故事讲述家前,孙家香一直生活在都镇湾,无论是生产劳动之中,还是休闲之时,她在哪故事就能讲到哪。孙家香讲故事与别人不同之处在于,她是“只要有人听就愿意讲”,而且听故事的人越认真,她讲得就越好、越带劲。孙家香被命名为故事讲述家之后,因她所居住的地方条件较差,加之年事已高,身患胃病、眼病,身体状况较差,政府对她实行了特殊保护,为她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医疗条件,解决其后顾之忧。2003年8月21日,政府将孙家香从穷乡僻壤的杜家冲接到都镇湾福利院,从此,孙家香由政府全面供养,成为该县第一位享受政府特别待遇的农民婆婆。为了进一步提高孙家香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水平,2005年3月16日,当地政府又将时年86岁的孙家香从都镇湾镇接到该县第一福利院,在福利院孙家香得到了更好的照顾。同时,当地政府还设立了民间文化高龄传承人救助基金,专门资助像孙家香这样高龄民间文化传承人。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还亲自过问民间文化高龄传承人的生活情况,为基金捐款\[4\](P77-80)。尽管孙家香入住福利院后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她离开原来的乡土生活后,整日与鳏寡残疾老人相处,熟悉的听众不见了,过去你一言我一语的故事场面不复存在了,她讲述的故事活动大大减少了,往日那些散发泥土芳香的故事逐渐消失了。从事民间故事传承研究的林继富教授从1997年开始一直“跟踪”研究孙家香,收集了她前后讲过的几百个故事。他通过比较发现,离开乡土情境和邻里社会的孙家香,口中那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故事渐渐少了,过去激情讲述故事的场面不再出现\[5\](P70-12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它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尽可能延续传承人生命,并把他们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技艺和知识整理出来,编印成书、刻成光盘、制作成数据库,放在图书馆和档案馆里,这种静态保护是非常必要的,但这样还很不够。我们还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让他们能够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只有活水才能养活鱼”,孙家香进入福利院前后讲述故事状态的变化告诉我们,对传承人的保护要特别注意维持“文化生态”,让传承者、传承对象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原生态文化系统内,使他们在一个适宜的环境里传承创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体性拥有的,所以应该将着眼点放在社群环境的维护上,而不是让他们脱离这种群体文化生态。保护现有传承人最好的办法是让传承人生活在他们所熟悉的特定的环境中,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才不至于走样、不会绝种,文化的传统也就不会中断。

(二)活态保护模式

芬兰著名学者劳·航柯说:“把活生生的民间文学保持在它的某一自然状态使之不发生变化的企图从一开始便注定要失败。可能被滥用或被适当地加以保存和保护的,不是民间文学说唱表演,而是说唱表演的记录。……民间文学财产的‘第二次生命’的标志是人们想利用它们……也许可以这样说,只有对做成文件的民间文学,即‘从民间文学衍生出的作品’,才能够实施有效的保护,而活生生的民间文学,传承人心目中的、在演唱过程中以千变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主题和思想是无法直接保护的。因为它随着个人的社会生活而存在、变化和消亡,而其方式又不能从外界加以控制。”\[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是活态的保护,而活态保护的关键是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必须特别注意按照文化生态的要求,让他们能在适宜的文化环境中进行传承。在老百姓中被称作手艺人或讲故事、唱山歌的能手,他(她)在群体中就必定是一个知识丰富、受人尊敬、给人以欢乐和知识的人,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他(她)要带头或积极参加群体的(族群的、社区的、村落的)民间文化活动,推动族群的或社区的或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普及、传承,活跃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增加族群的、社区的、村落的团结、稳定与和谐。因此,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保护的责任,除了尽量为传承者的传承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外,更重要的还是要使他们能在原有的文化生态中继续发挥传承作用。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政府对民间故事讲述家刘德培的保护就属于“活态保护”模式。刘德培,男,1912年出生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白鹿庄珍珠山村。他一生阅历丰富,读过两年私塾,当过长工、短工、背夫、邮差;进斋铺当过学徒,帮人捡过屋瓦;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跟戏班唱过皮影;学过算命、看病;乡里红白喜事、大小会头,常请他去当支客使或都管。他生活的足迹遍及湖北省的五峰、松滋、宜都、长阳、枝江、秭归、鹤峰等鄂西诸县市,对社会底层的各类人物多有接触。从小开始讲故事说笑话,成为他娱人自娱的方式。他能讲故事笑话512则、唱山歌1 000余首、讲俗谚2 000余条、谜语800余则等。上海文艺出版社自1989年以来一版再版的48万字的故事集《新笑府》,为他的传世之作。国内外二十多家报刊、出版社和大学文科教材发表或采用了他传承的民间文艺作品四百余篇。刘德培讲述的故事,内容从开天辟地到当代生活,各色人物生动传神,技巧娴熟,说唱兼用,语言既平实又含蓄,极具感染力。1982年他口述的故事“杜老幺”被收入《杜老幺》民间故事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83年9月他被接纳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湖北省分会会员,同年12月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和湖北省民研会授予他“民间故事家”称号。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彰“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他名列榜首。2000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成就奖颁布,他是全国民间故事家中唯一入选者,与学术泰斗钟敬文、贾芝先生等一起获此殊荣。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政府对本地土生土长的杰出民间故事讲述家刘德培关爱有加。无论是刘德培生前,还是刘德培辞世以后,都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保护措施。早在1983年刘德培获得“湖北省民间故事家”称号后,县政府就决定从1984年起对他的晚年生活实施特殊照顾,每个月给刘德培生活补贴,其后,还给他供应商品粮,逢年过节县和乡镇村负责人还上门慰问,民政部门在冬天还送去御寒的棉衣棉被,县人民保险公司还从1994年起对刘德培实行平安、医疗“双保险”,一直持续到他病故。县政府还拨专款出版刘德培的故事集和资料集,成立刘德培研究会,建立刘德培资料馆,资料馆共收藏、展览刘德培生活用品实物20余件、有关文字音像资料共计1万多件。

尽管县政府从1984年起为刘德培按月发放了生活补助费,供应商品粮,给予多方照顾,但他却从没有离开过家乡白鹿庄珍珠山,至死一直活跃于乡邻之间,传承着他的民间故事。从1938年他讲述民间故事开始出名算起,到2000年底老人作古,长达62年。他相濡以沫48载的遗孀梅祖佑婆婆这样解说刘德培:“人家在坡里搞事(做农活),他在坡里讲。路上碰到哪个哒,他边走边讲。今日跟这些人讲,明日跟那些人讲,只要有人听,哪里不讲?哪里有红白喜事呢,讲经他为主。老哒他帮人家检屋(检瓦补漏),今日讲这些子,明日讲那些子,总有讲的笑的。没得旁人的时候,他就跟孙伢子们讲几个。若是孙伢子们睡哒、出门了呀,他就跟我讲。他又不分你是在剁猪草,还是在洗衣服、弄饭。后来病了呢,只要病得不重,他都要说说笑笑的。若是三天不讲经(即讲故事,笔者注),那就是害了大病。”\[7\]笔者曾多次参加过刘德培讲述民间故事的活动,对他进行过专门的追踪调研,特别注意观察他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以及听众各种不同反应的情况下所作出的种种反应。从观察中发现,在民间故事演述现场,民间故事传承人与听众的双向互动十分明显。没有听众的参与,故事演述很难完成,即使讲出来,也是断片残简,更谈不上对故事传统的丰富和补充。由于有了听众参与,演述现场听众的类型、性别、人数、神情、反应和插话以及与讲述人之间的交流、竞争,都会影响讲述人,激发讲述人的情绪,对故事讲述人选择故事、精炼故事、提升故事的演述技巧产生作用\[8\]。因此,在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关照的同时,我们更应尊重传承人的传承习惯,保护传承文化的生态环境,让他们生活在他们所熟悉的传承环境中,与听众打成一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它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因此,对于那些身体健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不能搞“圈养型”、“温室型”的保护,而应该在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关照和身体关怀的同时,尊重传承人的传承习惯,保护好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让他们生活在他们所熟悉的传承环境中,与民众打成一片,采取回归自然文化生态环境的活态的保护,使其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一步传承,从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三)生产性保护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9\]。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主要是沿袭传统,保守家法,将过去留下来的文化财富传承下去,这是传承人的根本的义务。然而,一种文化现象如果失去了生命力,就算予以特殊保护,其前景也是可悲的。许多非遗的濒危和灭绝,要么由于其不适应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要么由于其赖以存活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巨变乃至消失。客观地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在变化发展中传承的。现在我们保护的许多所谓“原生态”项目,其中不少并不是本真意义上的“原生态”,而是我们在今天的历史横断面上认定的“原生态”,因为我们不可能阻止现代生活的改变,也很难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语境。我们应当看到,不是社会文化环境要去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得以传承,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得以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一成不变的保护只是一种理想,它既不切实际,也不符合文化演化的规律,文化创新才是保护非遗的根本出路。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是在继承传统中有能力作出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的人物,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延续、发展中,起着超乎常人的重大作用。传承人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包括工作条件与民众心理需求),在尊重传统文化根本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沿着传统文化的路径进行积极的演化,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活力及其在现代社会延展的生命力量。在抢救濒危、扶持保护的基础上,应大力提倡生产性保护,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这种生产性保护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模式,如果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能够通过生产变成产品,带来很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它就会有生命力,就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散布于广大农村的民间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其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起骨干和桥梁作用。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10\]。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政府对著名的民间故事讲述家刘德方的保护就属于“生产性保护”模式。刘德方,1938年出生,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谭家坪村人,出身地主家庭,小时候只读过两年半书,因病休学之后就迷上了故事。成年后,刘德方先后远离家乡筑河堤、修铁路,长期在外与五湖四海的人接触,听天南地北的人讲故事。刘德方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表述能力,各种故事他只要听过一遍,就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他能讲400多个故事,能演唱几十首山歌民调,他掌握的民间故事、山民歌词、皮影戏唱词和丧鼓唱词共约1 000万字。近几年来,宜昌有关部门先后整理出版了刘德方民间故事集《野山笑林》、刘德方民歌集《郎啊姐》,长篇刘德方传《奇遇人生》和DVD光碟《刘德方笑话馆》。刘德方讲述故事由于“兼收并蓄”了大量的古代和现代民间故事,再加上自己独特的创造,故事内容丰富,富于艺术感染力,具有民间文学、语言学、社会学、伦理学、民俗学、美学等多学科研究价值,备受学界和媒体关注。2004年12月8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刘德方“中国民间故事家”称号,2007年6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刘德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在当地政府的关心下,成名后的刘德方“出山”了,他从下堡坪的深山密林中迁到了夷陵城区,被安排在文化馆工作和生活;当地一民营企业家把他当“名人”看待,免费送他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他的生活费和医疗费纳入财政预算;政府还多次为他的专著和音像出版拨出专款。为了充分发挥这位民间艺人的潜能,当地政府成立了“刘德方民间艺术团”,依托三峡旅游景观,开展商业性的民间文学演唱活动。刘德方现在忙着到各地演出,到车溪、晓峰古兵寨等旅游景点为游客讲故事。他还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在下堡坪乡他招收了20多名弟子,年纪最大的56岁,最小的还不到30岁。他除讲述传统的民间故事外,还进一步吸取各地民间故事精华,创作了许多新故事。正是他对前人讲述作品的大量接收、储存、传递、创新,为民间文学的保存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才被有关专家评价为“是目前三峡地区最具活力的民间故事家和民间艺术家”\[11\](P4)。

刘德方作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政府命名,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待遇,特别是经组织安排,离开了他土生土长的村落下堡坪,离开了他故事传播传承的土壤,从农村到城市,从阶级身份重压下的痛苦挣扎到作为各级政府和的“明星”,刘德方的个人身份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他的故事讲述\[12\]。民间故事家刘德方进城前所生活的湖北宜昌夷陵区下堡坪乡属于典型的山区乡镇,地形地貌复杂,境内山峰林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人闲暇之时以讲故事为主要文化娱乐方式。刘德方就是在这个有着浓厚讲述传统的故事乡中成长起来的代表人物。成名之后,刘德方移居到夷陵区小溪塔,这是地处宜昌市近郊的一个新近发展起来的小城镇。身处城市且以故事讲述家身份出现的刘德方在讲述环境、讲述行为、讲述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完全感受不到闲暇之余乡邻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争相逗乐的讲述氛围。在这里,其讲故事的环境或是文艺演出中的带有表演性质的讲述,或是面对领导和专家学者考察有选择性的讲述,或是在旅游区面对游客带有迎合性质的讲述。因此,他更多的是把民间故事讲述推向市场,进行商业化运作,以获得一定经济效益。

笔者认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坚守传统是第一位的,同时也可作符合逻辑的渐进式演化的尝试,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进行生产性开发利用。如果不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盲目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很容易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势必导致糟蹋其本质,从而有可能加快珍贵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近些年,我国许多地方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将其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如把大量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开发成旅游项目和产品,确实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非常复杂,只有一部分可以进行生产性保护,因此一定要区别清楚,更不要让非遗项目为了迎合市场而“变味”,陷入“商业化”、“产业化”的误区。以民歌为例,许多文化工作者花大力气去寻找民间歌手,记录他们原生态的歌曲和唱腔,结果凡是唱得好的民歌手都进了旅游区,几年以后不断异化,这些源自生活的艺术形式最后与实际生活距离越来越远。在保护工作还不够完善时,就将其盲目推向市场进行开发利用,实际上是等于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这无疑违背了保护的初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要坚守《非遗法》确定的保护原则,在坚持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积极地推动它走向社会,为当代人服务,为社会作更多的贡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思考

通过上述对这三个民间故事家保护的三种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一些基本经验和规律。

(一)发挥不同保护主体的积极作用是传承人保护的关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主体主要有各级政府、学术界、新闻媒体、社会团体以及商界人士。宜昌市在对这三位民间故事传承人实施保护过程中,政府和民间的保护主体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行政权力的运用使这些民间故事传承人被发现,使他们从普通农民转变为有政府固定补贴、受人尊重的文化名人;专家学者的介入使他们作为民间故事传承人的身份得到认可;新闻媒体的宣传造势加快了他们故事家身份的认可进程和提升了他们的影响力;社会团体和商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使他们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活上获得更好的照顾。由此可见,只有各级政府、学术界、新闻媒体、社会团体以及商界人士发挥各自的作用,以其所具有的强大行政优势、学术优势、资金优势以及舆论优势,在政策、法律、学术以及资金等各个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扶持、热情鼓励和真心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才能落到实处。

(二)重视关照传承主体的身体生活是传承人保护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对传承主体——传承人的保护,尤其是对重点传承人的保护,这既是保护主体实施的对象,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因为即使政府的权力再大,商界的资金再多,学界的水平再高,新闻媒体的影响再大,都不可能取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传承主体的作用。因此,保护主体对传承主体实施保护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坚持以传承人保护为本,通过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照顾他们的身体,达到保障他们的健康、延续他们的生命,进而延续他们文化传承生命的目的。无论是长阳县政府将孙家香将送到县第一福利院,为她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医疗条件的全面供养保护,还是五峰县政府对刘德培每个月发放生活补贴、供应商品粮,实行平安、医疗“双保险”等特殊照顾,以及夷陵区政府将刘德方从偏僻的山村迁到了城区,安排到文化馆工作,提供住房、将他的生活费和医疗费纳入财政预算等特别措施,都体现了各级政府对传承人本体生命与生活的高度重视。重视对传承人生活的关照、健康的保障,尽量为传承人解决后顾之忧,提供较好的医疗条件,使他们能够健康长寿,延续他们文化传承的生命,是对重点传承人保护的首要的、最基本的措施。

(三)针对传承主体状况实施不同模式是传承人保护的重点

在对上述三个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传承人保护的三种模式——静态保护、活态保护和生产性保护模式,而这三种模式分别适应不同状况和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

第一,“静态保护模式”有利于年迈体弱型传承人的文化生命延续。对于那些老无所依、生活困难、健康状况不佳、年龄较大的传承人来说,为其生存、生活提供保障,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助,并且将其安置于敬老院(福利院),让传承人能安度晚年,尽可能延续他们的人体生命和艺术生命,这种保护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然而这种“圈养型”、“温室型”的静态保护模式,往往将他们隔绝于现实的生存土壤,使传承人脱离传承的文化生态,割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传统与空间,容易导致其艺术生命的枯竭。这种“养起来”的静态保护模式,对像孙家香这样一类年迈体衰、风烛残年的传承人的抢救性保护是适合和有效的,但是不适用于那些成百上千健康活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二,“活态保护模式”有利于身体健康型传承人的文化生态保护。汤普逊指出:“我们把当事人的行为归位到他们的生活史中,再把他们的行为归位到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场景下的历史中。个人生活的叙述,是相互关联的一组叙述的一部分,它被镶嵌在个人从中获得身份的那些群体的故事中。”\[13\]每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个人的才能与创造,都无一例外地与他所处的社会场景、生活群体密切相关,体现着他们对民众集体智慧和审美取向的综合与归纳。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口传心授为主的传承,只有将其放在活态中进行保护,才有可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和传承下去。五峰县对刘德培的保护与长阳县对孙家香的保护不同,刘德培没有离开原来的乡土生活,而是继续生活在他所熟悉的特定的环境中,在原有的文化生态中继续发挥传承作用。传承人是社区文化的积极弘扬者、保护者,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民众生活是传承人故事素材的重要来源,社区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准则成为传承人故事世界的审美原则,社区的民俗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了传承人故事活动的文化背景\[14\]。因此,在给予他们身体、生活关心和照顾的基础上,活态保护对于那些身体健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是最重要和最好的保护模式之一。

第三,“生产性保护模式”有利于健康活跃型传承人的文化品牌开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指出:“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当今,在努力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处境,提高他们社会地位的同时,更应该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作用,通过生产性保护措施,将他们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效益。与前面两个案例不同,成名后的刘德方依托三峡旅游景观,开展商业性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这种生产性保护模式就是给传承人以社会表达的机会,给他们扩大社会影响、传承文化遗产的社会空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活动融入社会、融入生活、适应时代。比如为他们提供专门面向公众的讲述与表演机会,在大型文化演出活动中邀请传承人参与;努力将他们传承的文化艺术楔入传统节日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及旅游活动之中等等,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从静态到活态再到生产性保护是传承人保护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静态的“非遗”信息储存、活态的口传技艺的传播以及生产性的开发利用方面,都负有神圣的使命。目前在抢救濒危、扶持保护的基础上,应大力提倡活态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现在我们对这些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要在抢救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为其找到市场、营造市场、找到销路,让其在市场中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存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走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保护,进而到生产性保护之路,既要照顾好传承人的身体生活,又要保护好传承人的文化生态,更要利用好传承人的文化品牌,为传承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服务。当然,生产性保护就是要走市场之路,然而市场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宗旨,有其弊端,所以我们反对非遗保护的市场化,反对将所有非遗项目都推入市场,更反对一些经营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任意“恶搞”,我们要及时掌控、正确引导市场。

总之,我们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必须立足于中国实际,在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合理有效的中国化的保护新路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能够得到切实保护。

(本文是笔者于2012年4月底至5月初在美国纳什维尔市举办的“第二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案例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的主题报告。)参考文献:

\[1\]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2\] 林继富.土家村寨盛产故事能手都镇湾民间故事多广奇趣\[N\].中国文化报,20100902(8).

\[3\] 刘守华.土家族故事讲述家孙家香故事集序\[A\].土家族故事讲述家孙家香故事集\[C\].萧国松整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4\] 林继富.宜昌民间故事家孙家香\[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5\] 林继富.民间叙述传统与故事传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 刘守华.故事村与民间故事保护\[J\].民间文化论坛,2006,(5).

\[7\] 王作栋.他是一座珍珠山——追忆五峰民间故事家刘德培\[N\].湖北日报,20031205(9).

\[8\] 黄永林.从信息论看民间故事的讲述活动\[J\].中国民间文化,1991,(4).

\[9\] 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是最好的保护\[N\].光明日报,20111007(11).

\[10\]黄永林.充分发挥传统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60515(11).

\[11\]刘守华.长江三峡民间故事家刘德方传讲故事集野山笑林序\[A\].长江三峡民间故事家刘德方传讲故事集野山笑林\[Z\].余贵富采录,黄世堂整理.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12\].从乡村到城市的文化转型——刘德方进城前后故事讲述变化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9,(2).

\[13\]\[英\]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4\]林继富.传承人保护策略研究——以湖北省民间故事传承人保护为例\[A\].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A global network model of the earth’s heal... 下一篇:中国“十二五”环保项目投融资特征与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