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

时间:2022-10-13 09:49:03

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具体地,是学生围绕着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或支持下,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处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式学习相比,探究式学习更注重学习者的深入参与,并突出强调学习主体自我感悟与发现,使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自然地交织在一起,达成认知变化与情感变化的统一,从而促成其先前体验和经验系统的变化发展。

一、 基于“问题导学”的探究式学习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学生“学习”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实施问题导学,促进教师由“传授”转换为“导”,学生由“听受”转换为“学”,将“教”为重心转换到“学”为重心,这是“问题导学”的核心,这三个转换也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基石,构成了现代教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案例1:在学习“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时,可通过提出以下的问题生成定理:

学生准备一支笔芯和一条细线,放在桌面上,保持笔芯固定不动,并当成轴,细线当成函数图像,活动细线的两个端点A,B,观察细线与笔芯的交点的个数,思考以下问题:

1.如果两端A,B在笔芯的两端,则细线与笔芯所在的直线有几个交点?交点会在何处?

(1)如图1,算不算一种情况?

(2)如图2,算不算一种情况?

2.如果两端A,B在笔芯的同侧,则细线与笔芯所在的直线有几个交点?

3.什么条件下,细线和笔芯所在直线一定有交点?如果细线断了,还能保证吗?

4.结合函数零点的概念,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上述结论?

执教者利用4个问题引领学生构建了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直观、自然,学生理解是深刻的。

二、 基于“变式引申”的探究式学习

变式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如果我们能对已有的例习题进行变式、拓展、引申,那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达到深化理解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的目的,实现“纵向到底”的功效。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师生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猜想,大胆提问,小心求证。

案例2:已知f(x)=x2-2x+b2,若?坌x∈[0,],f(x)>1成立,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变式:?埚x0∈[0,],f(x0)>1成立,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引申:已知f(x)=x2,g(x)=()x-m,若对于?坌x1∈[-1,3],?埚x2∈[0,2]使得f(x1)≥g(x2),求m的取值范围。

三、 基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式学习

由特殊到一般,属于合情推理中的归纳推理,这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特殊问题一般化方法,可以是由具体数字推广到一般性字母,也可以由有限项拓展到无限项,其中由数字到字母,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发散性,由有限项拓展到无限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通过解决一个问题从而解决一类问题。

案例3:(苏教版必修《数学5》习题3.4探究拓展第11题)如图3,有一壁画,最高点A处离地面4m,最低点B处离地面2m,若从离地面1.5m的C处观赏它,则离墙多远时,视角θ最大?

改编题:国庆长假,小明去参观画展,为保护壁画,在壁画前方用垂直于地面的透明玻璃墙与观众隔开,小明在一幅壁画正前方驻足观看。图4是小明观看该壁画的纵截面示意图,已知壁画高度2米,壁画底端与地面的距离BO是1米,玻璃墙与壁画之间的距离OC为1米,若小明身高是α米(0<α<3),他在壁画正前方x米处观看,问x为多少时,小明观看这幅壁画上下两端所成的视角θ最大?

解题思路:本题要分小明身高0<α<1,α=1,1<α<3三种情况讨论,再利用两角的和、差的正切公式列出tanθ的表达式,通过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出视角θ的最大值。

原题均为数字计算,思维张力略显不足,改编后,情境符合生活实际,问题探究得更深刻,由数字到字母,涉及分类讨论思想方法,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四、 基于“构造创设”的探究式学习

解数学问题,常规的方法是由条件到结论的定向思考,但有些问题的解决用常规方法比较困难,甚至无从着手,这时要重新审视题意,要对题目的信息进行加工、构建、变形、迁移、想象,构造出新的数学模型,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新途径。这种依据题设特点,假借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依托已知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出新的数学模型,沟通数学模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转换命题,使相关问题得到迅速破解,称为构造法。

案例3: 已知sinA+sin3A+sin5A=a,cosA+cos3A+cos5A=b,求证:当b≠0时,tan3A=

证明:如图5,因点M(cosA,sinA)、N(cos3A,sin3A)、P(cos5A,sin5A)均在单位圆上,连结OM、ON、OP,则有│MN│=│NP│,于是MNP为等腰三角形,其重心必在NO上,又MNP的重心坐标x=( cosA+cos3A+cos5A)=b,y=sinA+sin3A+sin5A=a,故tan3A=a÷b=。

案例4:求证:Cn1+2Cn2+3Cn3+…+nCnn=n×2n-1。

证明:设某班共有n名学生,今要从中选若干人组成一个队去慰问学校的老教师,要求队中有一名队长,求有多少种组队方法?

分两步:先决定队长,有Cn1种方法;对余下的n-1人,每个人都选上或选不上两种可能,由乘法原理知共有n×2n-1种组队方法。

另一方面由于队员数未定,故按选出的人数分类,在选出的人中再选队长:若选1人则有Cn1×1种;选2人则有Cn2×2种,……,选n人则有Cnn×n种,由加法原理知共有Cn1+2Cn2+3Cn3+…+nCnn种组队方法。

综上,Cn1+2Cn2+3Cn3+…+nCnn=n×2n-1成立。

五、 基于“类比迁移”的探究式学习

当人们遇到一个新问题(靶问题)时,往往想起一个过去已经解决的相似的问题(源问题),并运用源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程序去解决靶问题,这一问题解决策略被称之为类比迁移(analogical tansfer)。在一些情况下,类比迁移发生在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概念领域,这种类比迁移称为不同领域间的类比迁移(between-domain analogical transfer);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类比迁移发生在相同或非常接近的概念领域,这种类比迁移称为相同领域间的类比迁移(within-domain analogical transfer)。许多研究者都认为类比迁移是解决所有新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

案例5:

原题:如图6,F为双曲线-=1(a>0,b>0)的左焦点,直线x=c交双曲线于B1,B2两点,直线B2F交双曲线于点B,连接BB1,则直线BB1恒过定点H(-,0)。

类比1:如图7,F为椭圆+=1(a>0,b>0)的左焦点,直线x=c交椭圆于B1,B2两点,直线B2F交椭圆于点B,连接BB1,则直线BB1恒过定点H(-,0)。

类比2:如图8,F为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直线x=m(m>0,m≠)交抛物线于B1,B2两点,直线B2F交抛物线于点B,连接BB1,则直线BB1恒过定点H(-,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有关类比迁移的研究表明,类比迁移是学习新技能、学习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进行科学发现和探索、培养创造性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因为人类逐渐认识到,学习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增加新知识,掌握抽象规则,成功的学习经常依靠我们从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为出发点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即类比迁移。因此,有关类比迁移的研究,必将对我们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

六、 基于“批判反思”的探究式学习

教师以“认知冲突”为诱因创造问题情境,揭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使之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状态,促使学生为了达到新的“知识结构平衡”,不得不去寻找探求新的理论和知识点,以弥补这种不稳定的状态,这样一方面可以纠正学生已有的认识错误,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心理智力产生刺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知识建构、思维慎密递进的需要。

案例6:已知函数f(x)=│x2+2x-1│,若a<b<-1且f(a)=f(b),求证:-1<ab+a+b<1。

学生常用以下解法:函数f(x)=│x2+2x-1│的两个零点为-1±,

并由函数图像可得:-3<a<-1-<b<-1,且a2+2a-1=b2+2b-1,即a2+b2=2-2(a+b),ab=(a+b)2+(a+b)-1,所以ab+a+b=(a+b)2+2(a+b)-1=(a+b+2)2-3,由-3<a<-1-<b<-1,得-4-<a+b<-2-,从而得-2<ab+a+b<2结果显示范围扩大了,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由-3<a<-1-<b<-1,得-4-<a+b<-2-,扩大了a+b的取值范围。原因是什么呢?原来a,b是有联系的,即a向-3靠近时,b并不是向-1-靠近。为此,求a+b的范围还应从a,b的关系入手,那么a,b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

由a2+b2=2-2(a+b)变形为(a+1)2+(b+1)2=4,即为圆的方程,从而产生:

解法1:数形结合法,如图,点(a,b)(其中a<b<-1)的轨迹是以(-1,-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的(不含端点),设t=a+b,由线性规划知识可得t∈(-2-2,-4)。

解法2:参数法,由(a+1)2+(b+1)2=4及(a<b<-1)可设a+1=2cosθb+1=2sinθ(cosθ<sinθ<0),可规定θ∈(π,),故ab+a+b=(a+1)(b+1)-1=2sinθ2cosθ-1=2sin2θ-1,所以得ab+a+b的范围为(-1,1)。

解法3:不等式法,由(a+1)2+(b+1)2=4>2(a+1)(b+1),其中a<b<-1,所以0<(a+1)(b+1)<2,而ab+a+b=(a+1)(b+1)-1,所以得ab+a+b的范围为(-1,1)。

考虑到:由图像可知,当a向-3靠近时,b正好向-1靠近;同样当a向-1-靠近时,b正好也向-1-靠近,因而可得:

解法4:由-3<a<-1-<b<-1,得,-2<a-b<0,于是 a2+b2+2a+2b=2=(a-b)2+2a+2b,ab+a+b=1-(a-b)2

从而得ab+a+b的范围为(-1,1),这样使运算过程最简,思维最明了。

数学中的学习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要结合数学学科的基础和特点,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考试大纲》要求命题者精心设计好三种题,这三种题是: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试题;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研究型、探究型、开放型试题。这警示我们,必须改变学习方式。研究型、探究型、开放型试题只能用研究性学习来应对,很难设想用知识归类、题型训练的方法来解决高考试题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想、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

参考文献

[1] 陈华曲.基于“问题导学”的“反函数”教学设计与心得.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1~2).

[2] 陆.探究性学习.教育研究信息,2000(6).

[3] 孙东升.基于学生体验过程的探究课.数学通报,2010(3).

[4] 卓斌.例谈改编高中数学教材例习题的常用方法.数学通报,2011(2).

[5] 曲衍立.类比迁移研究综述.心理学动态,2000(8,2).

[6] 林新建.对新课程数学高考复习教学的实践与认识.数学通报,2010(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问题切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