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11 12:19:16

语篇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主战场――英语课堂教学也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各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以词、句为单位,注重语法讲解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合新的形势和要求了。从事语言学方面研究的专家认为,人们在交际中所使用的基本语言单位不是词或句子,而是表达相对完整意思的语篇。语篇教学的重要性与作用因而日益凸显出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研究。本文拟就语篇理论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进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语篇理论及其应用

那么什么是语篇呢?语篇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分析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对文章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把文章当做一个整体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观点,以及作者的写作态度,以语篇为单位来分析文章的内容,如: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性格,作者论证过程中体现的思维规律、思维模式等,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加深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注重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连贯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为之服务的写作技巧,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对文章进行研读,对其内容了如指掌,最终将文章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语篇理解的过程大致应为:老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语法方面、词汇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所学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文章内容以及文章中所使用的逻辑手段来确定其类别与结构;引导学生捕捉文章的特定信息,确定、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风格和特点;最后发动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中学英语教师若能了解到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在课堂上灵活巧妙地加以运用,那么,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必将取得显著的提高。

我们知道,语言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学习语言点,更重要的应该是真正地掌握一门语言,达到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一定要牢牢记住在传授给学生语言规则的同时,也要传授文化规则。那么,什么是语言规则,什么是文化规则呢?简单来讲,语言规则指的是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则,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文化规则是语言的使用规则,即某一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社会所形成的言语习惯和言语行为规范。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忙于讲授单词、句式的用法,而忽略了“语篇”的讲解,也就是说,他们重视语言规则的讲解,而忽略了文化规则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修订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了,因而必须改变,必须融入新的语言教学理念。语篇教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有机地结合了语言规则和文化规则的传授,重视语篇的两个方面――形式与内容,是一种适合当今时代背景的教学方式。

二、语篇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实例

下面,笔者就高中英语选修6中第5单元的阅读课文An Exciting Job(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二版)为例来探讨语篇理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借以抛砖引玉。

这篇课文的作者从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对他的工作进行阐述。根据语篇教学的要求,在讲授这一篇课文时,教师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词汇、句式、语言点的讲解之上,而应该对其中的语篇结构和文化规则进行分析。

1.理解课文内容,获取主要信息

对于课文的理解应该具有两个层次: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结合这两个层次,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应布置预习的任务,提出明确的要求,设计合适的问题来考查学生对课文表层理解的掌握程度。问题大多以Wh-questions为主,如:1)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about his job?And why?2)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bout the writer’s job in his own opinion?…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寻求答案的状态之中,这也符合认知教学规则的要求。进行表层理解之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小组讨论题,如:1)The writer looks upon his job as an exciting job. How does he support his view?2)What would you think about your job if you were an volcanologist like the writer?…这些深层理解题目难度较大,学生可能不会马上得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和他人进行交流、思辨,处于更为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中。之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这样可以给学生思维一个推力,一个应激点,从而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做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在这一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学会分析东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如东方民族保守、内敛,西方民族崇尚冒险、开放等等文化价值取向。

2.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使其连贯的逻辑手段

文章的主题线索――an exciting job贯穿了全文,从而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作者首先对他的工作进行简单描述,突出unusual、dangerous和greatest三个字眼,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在第一段末,作者点明:他的工作是观察火山活动。这可能大大出乎学生的心理期待:众所周知,火山学家的工作可能充满了危险,但是何谈令人兴奋呢?这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作者将从什么角度来阐述火山学家工作的令人兴奋之处呢?在第二段中,作者对其工作进行详细描述,强调他的工作已经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使学生对他的工作的exciting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接下来在第三段和第四段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他所目睹的第一次火山喷发的瑰丽壮观的景象,更加使学生确信这一工作真的是非常的exciting。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回归主题,表明自己一方面关注火山的破坏性,一方面依然惊叹于火山之美。全文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根据语言学家Halliday和Hasan在1976年出版的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提出的语义衔接理论(cohesion),教师可以对课文中所出现的同义、反义、整体、部分的现象进行分析,来探索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以及这一技巧对体现文章主题的作用。如:文中job以及和job语义相关的名词有12处,动词有24处,形容词有8处;和exciting相关的各类词汇以及语句描述有10处。这些词汇与语句以及相应的一些体现作者心理活动和身体动作的词汇都服务于主题,使文章做到了形式连贯。教师如果在讲授课文时能够引导学生使其注意到作者对这些词汇的运用,就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最终提高学生在语篇基础之上的语言理解能力。

当然,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教师还应尽量遵循相关的原则:如注意所设计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应考虑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经过思考后所给出的答案,当然也不要一味地盲目迁就学生;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就不要代劳等等。

综上所述,语篇教学是传统英语教学法的一次革新,它结合了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和交际教学方法的优点,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语篇理论的提出,尤其是文化规则的提出,对于英语语篇教学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广大英语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语篇教学,真正地把理论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来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这应该是英语教师长期思考探索的问题,身体力行的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1976.

[2] Robert-Alain de Beaugrande and Wolfgang Ulrich 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London & New York:Longman,1981.

[3]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4]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 教育部.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 姚灯镇.试论文化规则对英语教学的制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史内容比较分析 下一篇:词块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