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学法在大学日语会话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3 09:48:37

发现教学法在大学日语会话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简述了“发现教学法”的基本理论;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探讨“发现教学法”在日语会话课程中的应用途径;教学实践表明,“发现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综合能力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发现教学法 会话教学 独立思考

在经济形势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可能教给学生毕生所需的全部知识,但是可以教给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大学教育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承,更注重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也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发现教学法正是在这一时代要求下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近几年,笔者在大学日语会话课堂上也开展了关于发现教学法的教育实践探索。就此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发现教学法理念

发现教学法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证,并使之更为广泛的发展。概括的说,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发现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教师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

发现教学法的基本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第二阶段、引导学生提出答案的假设;第三阶段、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第四阶段、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发现教学法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思考问题,使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目前,发现教学法在英语、语文、化学等很多课程的教学中得到应用,但是在日语教学中尚未得到广泛推广。笔者将日语会话课程的教学特点与发现教学法理念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发现教学法在日语会话教学过程中应用途径,希望能够为日语会话教学模式的改革贡献力量。

二、发现教学法在会话课堂中的实施步骤

1.创设问题情境。

在进入会话课文之前,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本课要学习运用的重点语法,而是先通过视频、音频等手段把学生带到课文的会话场景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进入课文的学习。

例如在讲解《买东西》一课时,先让学生以“买东西”为题目进行会话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完成交际问候等简单的内容,但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很多陌生的语法点而中断会话,如 “多少钱,我要买……”等句型。通过课前的练习,学生们对会话过程中对可能遇到的新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准备;同时,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充满了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笔者先是给学生们播放一段课文会话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视频的情节与画面对课文的对话内容有了一点的了解。此时,笔者请学生们自己思考和推测,在这样的会话情景下,视频中的人物所说的每一句对话的含义。此时,学生又进入了下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对此,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并开始积极的寻求答案。

2.提出假设答案。

面对眼前生动的会话情景,结合自己在课前会话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们开始进入思考阶段。当视频中的发话者指着一瓶红酒对售货员说“これをください”时,听话者把一瓶红酒递给了发话者。此时,学生很快推测出这句话的含义应该是“我要这瓶”或“请把这瓶给我”。

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所需时间很短暂,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它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坚持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老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多一些宽容和耐心,要允许学生中出现不同的声音,对于复杂的问题,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否则,发现教学法将无法体现它最重要的价值。

3.验证假设答案。

当学生推测出“これをください”等新句型的含义后,笔者带领学生开始进入课文的学习阶段。语言教学无法用科学实验证实推测的答案是否正确,但是可以在语言环境中,检验其推测的合理性。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语境讲解,发现“これをください”一词的真正含义与自己推测的结果非常相近,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此时,笔者及时的对整个句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讲解,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4.总结、提升。

学习课文后,要求学生再一次以“买东西”为话题进行会话练习。在这次练习中,要求学生首先把所学到的新知识进行总结梳理,然后应用新知识把课前的模拟会话补充完整,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课堂实践后的启示

1.坚持发现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中应用发现教学法,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而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自己观察力和分析力去发现新的知识,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坚持发现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发现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尝试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答案的发现源于学生的自我分析和理解。它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的更新与掌握,从而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也就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

笔者在实验中发现,相比老师直接传授的学习内容,学生对于自己发现并理解的知识点记忆时间比较长,而且学生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反复应用此类知识点。因此,发现教学法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3.坚持发现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发现教学法在形式上要求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场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学生在对现有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大胆假设,小心论证最后解决问题。其本质不在于对教学内容本身的理解,而是使学生经过长期的思维锻炼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学习能力。

当学生发现问题的的时候,独立的思维已经产生,随着教学环节的深入,学生开始自主的对现有资源进行筛选、分析,再通过联想和假设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最后得出结论。在反复的操练中,学生的意志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都得到了发挥和锻炼。坚持此种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结论

发现教学法是一个侧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中实施发现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日语学科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成为自主的思考者。笔者多年来坚持用发现教学法进行日语教学,使日语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们自我探究,独立思考的锻炼过程。学生在独立探究的思维习惯中获得了日语知识,也获得了思维技能。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希望更多的日语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发现教学法的应用,共同促进日语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陈芳.浅谈发现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

[2]李燕.发现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1年10月

[3]王红燕.发现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年

[4]云霓.发现式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2006年7月

[5]田晖.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0年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湖北武汉)

上一篇:浅议服装画的表现风格 下一篇: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设举措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