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小伙的藏香情缘

时间:2022-09-01 04:13:03

初识来自四川阿坝州阿坝县的藏族小伙仁青德哲,是在2009年仲夏的拉萨,他裹着头巾,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细细研磨藏香原料。那时,他就说,想建一个自己的藏香厂。没想到时隔一年,他真的将厂子开起来了,厂房里既没有机械,也没有其他工人,只有他自己。他甚至不打广告,并坚信藏香本身才是最大的广告招牌。

富商子弟遭遇家道中落

“我父亲曾经是阿坝县最富有的商人之一,在上世纪70-80年代是拉萨一家牛奶公司最大的股东,后来遭遇了纠纷,家里负债累累。父亲去了青海开金矿,本想东山再起,但因为劳累过度,突然发生了脑溢血,当家人接到消息时,父亲已经奄奄一息了,我和家人连夜赶路,却依然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父亲的离去,让仁青德哲和哥哥背负着一身家债,债主们则隔三差五上门催促。他们哥俩从家乡阿坝来到父亲创业的拉萨,决定拉蜂窝煤赚钱还债。

“一次拉500个煤球,从现在的纳金路转到嘎玛古桑,再拉到八廓街,不记得我们卖出了多少个煤球,只知道拉萨每一个巷子,甚至哪里有个坑,我们都十分清楚。”

拉了3年煤,并变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后,终于将债还清。仁青德哲的哥哥选择回到家乡,而他说,我要留在拉萨。

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想学习做藏香,现在,他才敢将梦想慢慢点燃。

七旬藏香师收下关门弟子

仁青德哲一边卖煤,一边四处打听哪里有最好的藏香师。2002年,他将煤卖到了后藏日喀则地区,傍晚时分则去扎什伦布寺转经祈祷。于是,转经路上,总能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身影缠着路人询问哪里有好藏香师,一位被问了好几次的喇嘛被仁青德哲的执着感动,便告诉他,附近有个70多岁的藏香大师丹增,研究了一辈子的藏香,只是脾气有点怪。“我兴奋极了,第二天日落后,上山敲响了藏香大师的门。”

意料之中,藏香师丹增直接拒绝了仁青德哲。小伙子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并说:“我想学做真正的藏香,而不是用粉碎后的纸箱、牛反刍过的杂物做成劣质香。既为供奉上师、三宝、天神,也为预防疾病、安神、保健。”

就这样,仁青德哲洗干净沾着煤灰的双手,成了藏香师丹增的关门弟子。

藏香师手把手地将藏香制作工艺传授给了仁青德哲,从如何配药,如何磨制藏药,如何选择上好的药材,各种药材之间如何搭配……算是将毕生的心血和心得和盘托出。“印象最深的是,师父让我拿起一个小秤盘,命令我把秤砣放在1两处,他随手抓了一种藏药丢到秤盘内,秤盘是平的,居然一丝不差!”

斗转星移,草原黄了又绿,一年过去了。

一天,藏香师丹增告诉仁青德哲,“你已经学到了我所有的本领,可以下山了。但要记住三点,不要打着我的名号去捞资本;第二要坚持手工制作藏香,不要让金属沾上药材;第三不要投机取巧,必须严格按照配方去做。”

仁青德哲对这位恩师抱着无比的尊敬,他说自己人生有两大遗憾:一是师父教过的一种藏药香水配方自己没有完全领会;二是2005年再去拜访师父时,师父已经去世了。

坚持制作纯粹藏香

带着丹增师父的叮咛,仁青德哲回到了有着经商传统的家乡,他想寻找合伙人投资筹办藏香厂,但没人肯相信他这个毛头小子。四处碰壁后,仁青德哲返回拉萨,专门到藏香厂来打工,因为干得好,有的藏香厂老板给他涨过工资。他也碰到过有的企业往藏香里加香精,对原料偷工减料,仁青德哲劝说无效后,只好辞职。

辞职后,仁青德哲在拉萨北郊租了廉价的房子,开了藏香手工作坊。

他对藏香所需的檀香、藏红花、丁香、砂仁等38种天然药草的要求很是苛刻,2010年的整个秋天,他都在、云南、甘肃、四川等地奔波忙着收购藏药材,一到夏天,他会去拉萨附近的山头采集藏药材,每一样药材都要亲自挑选,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2011年的春天,仁青德哲在研究着要制作糅合40种藏药材的藏香新配方,他在等待草原花开,“那时候,风一吹,花香味会汇集在空气中,动物会吸收这种花香,最后慢慢形成了麝香,动物会用爪子将麝香刨下来 ,牧民每年会去草原上捡,那是新配方不可缺少的原料。”

仁青德哲讲述这些藏药材的故事,更像是在分享一个美丽的童话。

而对藏香制作的虔诚,也让他成为了很多顾客镜头中拍摄的对象。在搓揉藏药之前,仁青德哲事先要洗手和清洗器具,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藏香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要洗去内心的杂念,一尘不染,心如明镜。

如今,靠着口口相传,香港、台湾以及内地慕名来买藏香的人不少,他对藏香纯手工制作和传统工艺的严谨态度深得顾客的肯定。一位顾客在博客里写道:“这位藏族朋友的坚守,在机械化如此发达、市场化令人急功近利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一个人的藏香厂

2011年年初,仁青德哲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工商营业执照,他为自己的藏香厂取名叫做“拉萨雪域仁青德哲藏香厂”,托朋友设计了包装盒,厂子里没有工人,这是一个人的藏香厂。仁青德哲也不喜欢别人叫他老板。

如今,仁青德哲的藏香主供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我不敢接大单,因为必须保证质量,所以产量就有限。”这也是他的藏香厂将来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仁青德哲说,这是以公元15世纪的藏医药大师第悉桑杰嘉措所著藏医名著《善言立法之匙》中的藏香配置技巧理论为依据,利用17世纪拉萨研制的藏香“金聚圣香”的配方精华技巧制作而成的藏香,用了30多种藏药材,一小捆卖30元的藏香,刨去成本,他只赚4元。

仁青德哲今年33岁,拥有天生自然卷的披肩头发,身材挺拔,曾当过模特,也曾像所有年轻人一样,喜欢追影视明星,甚至也梦想,能够有他老乡蒲巴甲那样的好运气被导演发掘成名。

但,现在他只剩下对藏香工艺几近苛刻的完美追求:“我会三种藏香配方,最难的那种还没制作出来,因为工期长,过程非常的复杂,稍有差错,就要作废重头开始。”不过,仁青德哲已经决定要挑战了,虽然他的藏香在外人看来,工艺已经足够的好了。

当2011年的初夏即将降临雪域高原时,仁青德哲搬新家了,在静谧的拉萨河边,一个宽敞的藏式小院,他准备将小院打造成有藏香主题的家庭旅馆。

阳光充足的房间成了仁青德哲的藏香制作间,他想让“每个来这里的人都可以欣赏到藏香制作工艺,并希望能够成为他们在的美好记忆。”

仁青德哲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在信息化时代丝毫不落伍,有自己的博客,也经常用QQ和顾客们聊天。他在自己的博文《我的藏香情缘》中写到:“我,这辈子,就注定与藏香相依相偎,情缘不断。”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 下一篇:浅议服装画的表现风格